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23XD/2024-78622 | 成文日期: | 2024-08-15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望海街道 | 有效性: |
品味非遗韵味,玩转海盐滚灯! |
||
|
||
为传承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让辖区青少年深入了解和学习传统文化知识和技艺,近日,在北荡未来社区幸福里1号开展非遗滚灯制作体验活动,让孩子们在感知、体验中感受非遗的独特魅力。本次活动共有20组亲子家庭,35人参加。 竹,可食、可用、可赏、可奏。此外,你可能想不到,竹子也可以很好玩。海盐滚灯,将竹子的这一功能无限放大。滚灯源于海盐,至今有 800多年的历史,由于海盐濒临大海,海盗经常侵袭,因此海盐民间用滚灯竞技比武,展示力量。 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海盐滚灯归入其中的舞蹈类,成为了国家级文化瑰宝。 制作前,老师向小朋友和家长介绍了海盐滚灯的历史起源,以及滚灯的构成和滚灯制作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进入制作阶段,老师耐心地向小朋友讲解每一个步骤,带领大家一同感受滚灯的精妙之处。扎圈、套圈、穿编、接头……藤条在同学们的手中变换着形状,看似简单的滚灯,实际制作起来却有些难度,小朋友和家长通力协作,拼拼搭搭间,滚灯渐具雏形。小朋友们也在制作滚灯的过程中,体会到了手艺人的艰辛。 滚灯传非遗,继承为根,发扬为本,让非遗看得见、摸得着、代代相传,让文化在孩子们手里“活起来”,让每一代人都产生一种对本民族、本地区的历史认同感,共同行动守护非遗,做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本次活动是由北荡未来社区运营方组织开展的“北荡未来社区民俗体验”系列活动之一。本次系列活动包括古法腌制、漆扇、簪花、竹编、扎染等各传统民俗体验项目,敬请期待。通过本次系列活动,寻找逐渐消逝的民俗技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打造幸福北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