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053K/2024-78150 | 成文日期: | 2024-06-17 |
文件编号: | 盐文广旅体函〔2024〕15号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有效性: |
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第119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朱其良委员等提案联名人: 您在县政协十届三次会议上领衔提出的《关于筹建杭州湾区域桥梁博物馆打造海盐文旅融合新亮点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我县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遗留至今的历史文化遗产较多。经历次文物普查、专项调查,目前登记公布的不可移动文物有252处,包括55处文物保护单位、81处县级文物保护点和116处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内容涵盖古遗址、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古建筑、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等六大类,其中桥梁类文物建筑有101处、占比四成。为保护、宣传海盐古桥,前期我局以摄影赛、征文、图片展、实地走读、公开讲座等多种形式,在全县各级各类文化场馆和中小学内广泛开展古桥知识传播,县博物馆汇集历年古桥研究成果在2018年出版《海盐古桥》一书,近期西塘桥街道正将老粮仓改造建设“海盐桥文化清廉展示馆”。海盐县委县政府历来重视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已建成国有博物馆2家、乡村博物馆6家,近年来,博物馆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持续显现,给人民群众带来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已经成为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的一部分。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针对要在海盐建造一座杭州湾区域综合性桥梁博物馆的建议,答复如下: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各地考察调研时多次“打卡”博物馆,对博物馆建设提出要求,并曾在向国际博物馆高级别论坛致贺信中指出,“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是连接过去、现在、未来的桥梁”。海盐地处江南水乡,境内水网密布,历史上留存下来的内河桥梁众多,东临杭州湾海域内的杭州湾跨海大桥和在建的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又为我县桥梁建造史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桥是技术也是文化,从古到今各式桥梁的更新迭代,成就了丰富而独特的桥文化。鉴此,为推进桥文化的研究与展示,我局对在海盐筹建杭州湾区域桥梁博物馆的建议表示支持。会根据县委县政府统一部署,积极协助相关行业主管部门或社会力量做好筹建工作。 (二)针对博物馆地址可以选择目前跨海铁路大桥项目经理部、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资金和力量支持等的建议,答复如下: 博物馆建设是一项复杂的工程,前期需要充分的论证和规划。《博物馆条例》第十条从馆舍、藏品、人员、经费、安全保障等五个方面明确了博物馆设立必须具备的条件,并把“固定的馆址以及符合国家规定的展室、藏品保管场所”作为首要条件。博物馆的选址对博物馆各项建设工作的开展有重大影响。因此对于“可以选择目前跨海铁路大桥项目经理部”的选址是否能得到业主单位的认同还需协调,用地是否符合规划还需商榷,建筑是否符合博物馆建筑标准还需论证。如果杭州湾区域桥梁博物馆筹建进入议程,我局会配合筹建主体做好博物馆筹建的可行性调研、专家论证等工作。 (三)针对要及时做好资料的收集及建设规划的建议,答复如下: 建议中提及的“成立杭州湾区域桥梁博物馆筹备工作小组,整合县铁办、发改、交通、文旅、城投等部门的力量,发挥建设业主单位或省沪嘉甬铁路筹建协调小组的统筹作用,把史料征集、实物征集与博物馆建设同部署、同落实”等建议,有一定的可操作性。鉴于杭州湾跨海大桥主要由宁波市杭州湾跨海大桥发展有限公司施工建设,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目前由通苏嘉甬铁路有限责任公司负责建设管理,均不属我县管辖范围,因此须由县委县政府统筹,积极向省委省政府争取工作支持,协调大桥建设单位、管理部门予以配合,参与博物馆筹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我县桥梁博物馆筹建的建设主体(一般为博物馆主题所涉行业主管部门),组织制定筹备方案,落实筹备资金,确保工作顺利进行。我局会配合建设主体,从功能规划、场馆建设、藏品征集、展陈策划等方面给予业务指导。对于相关资料的收集,建议由县轨道交通建设指挥部牵头负责两座大桥尤其是杭州湾跨海铁路大桥建设过程中相关图文资料的收集记录,文旅、交通部门分工做好古桥和现代桥梁的资料收集、整理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加强杭州湾区域桥梁博物馆建设的可行性和必要性研究,与相关行业主管部门、单位保持沟通,对建议中提出的筹建杭州湾区域桥梁博物馆各环节进行进一步确认对接。感谢各政协委员对我县博物馆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欢迎再提宝贵意见。 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 2024年6月17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