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1412/2024-78525 | 成文日期: | 2024-07-30 |
文件编号: | 盐政办函〔2024〕8号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县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县十届政协第三次会议第9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九三学社海盐县基层委: 你委在县十届政协第三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抓统筹 强规划 续写“千万工程”新篇章推动我县乡村旅游融合发展的建议》悉,感谢你委对海盐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海盐县深入实施新时代“千万工程”,规划建设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集中力量进行片区化、组团式建设,助推农文旅融合发展、加速美丽经济转化。累计创成省级未来乡村8个,省级城乡风貌样板区2个,市级美丽乡村精品线6条,省A级景区村庄68个、3A级景区村庄12个,省级新时代美丽乡村达标村实现全覆盖,获评浙江省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县。2023年乡村休闲旅游总人数达到498万人次,实现乡村旅游经营总收入1.78亿元。 二、意见建议落实情况 (一)关于“突出政府统筹,强化规划引领,坚持融合发展”的建议 一是强化规划引领。聚焦村庄景区化建设,将乡村旅游作为重要内容贯穿全域旅游发展,先后编制《海盐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2018-2025)》《海盐县“绿野仙踪”乡村旅游品牌策划》《海盐县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总体策划方案》等。二是强化风貌管控。注重农房审批及施工环节的风貌管控,农民建房严格落实按图审批和施工,组织编制农村住房设计通用图集并根据当地实际与农户需求及时更新,指导农村村民做好住房设计,编制通用图集6套,其中单体4套,双联排2套,风格主要分为江南水乡风、现代简欧风和新中式风。三是整治提升城乡风貌。全域推进城乡风貌区创建,通元-秦山“共富示范”县域风貌样板区成功列入2023年度第一批城乡风貌样板区名单,同时大力推进澉浦-通元“湖光山色”、望海-西塘桥“田园牧歌”县域风貌样板区创建。四是注重文旅融合。加强文化保护传承,不断提炼、传播与延展特色文化内涵,促进特色文旅产业发展。实施丰义村江南灶画馆改造、北团村红旗书屋序厅及景观配套改造提升等项目,注重箍桶技艺、竹编技艺等民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开展各类民俗文化节,大力推广灶头画、海盐骚子、米酒酿造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将非遗文化与城镇建设深度融合。 (二)关于“针对加大企业扶持,增强社会导入,打造核心IP”的建议 一是强化项目招引。积极引进品牌民宿,完善功能配套,通元丰义村利用闲置工厂招引木心居度假酒店入驻,目前,全村共有经营床位260张,年游客接待量达5万人次,年收入超1500万元。沈荡谷仓创业园内引入白日梦民宿,计划投资1000万元,打造21间风格多样的特色民宿,项目自带客流,同时也丰富谷仓创业园整体配套。今年以来,秦山街道和美片区已新招引个体项目经营主体4个,片区内累计招引主体89个。 二是打造“海盐龙虾”品牌。结合省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创建,提升改造海盐县小龙虾专业批发市场。新市场2023年正式运营,当年度小龙虾交易量约800吨,营收约3000万元,预计2024年交易量将突破1000吨。树立“吃小龙虾首选海盐”的口碑,与县内热门烧烤餐饮店合作,打造海盐甘泉坊生态龙虾城,并连续六年举办稻田龙虾文化系列活动,今年五一稻田龙虾美食周期间,累计吸引游客超20万,消耗小龙虾38吨。“海盐龙虾”上榜浙江省第三批名优“土特产”百品榜名单,并在全省“浙农优产 百县千品”名优“土特产”系列活动上作专题展示推介。 三是激活乡旅消费。策划开展稻田龙虾美食节、沈荡黄酒开酿节以及状元故里研学之旅等特色活动,丰富乡村旅游的休闲娱乐内容,带动餐饮、观光、文创产品、农产品销售。加快推进南部样板带马永隆历史街区,月湖商业街餐饮、购物等服务设施建设,片区内先后入驻大北山营地、山前乐郊本草园、艾文化产业园、这里咖啡等20余个项目,有效带动本地村民就业。 (三)关于“扶持村级经济,激发村民活力,‘双创’助力发展”的建议 一是持续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集体经济市场化改革,累计开展45家共富工坊创建,吸纳农村劳动力946人,其中低收入农户95人,平均增加人均工资收入2673元。积极探索镇(街道)牵头组建的强村公司,促进村集体和低收入农户增收。目前全县共建立21家强村公司,强村公司实现营业额7669.52万元,利润1540.17万元,吸纳农村劳动力961人。二是推动村民参与乡村建设。推进闲置农房盘活利用,通元镇丰义村与浙江联众集团合作,将15户闲置农房整体租赁给联众公司,由其主导开发以乡村为主体的乡村度假项目,目前打造的“欢庭 丰义院子”游客络绎不绝,节假日一房难求。推动“优美庭院”与旅游、民宿、美食、文创等农文旅产业相融合,打造“庭院+旅游”“庭院+民宿”“庭院+文化”“庭院+产业”等“庭院+”模式,通过链接“妈妈的味道”等巾帼创业品牌,引导村民利用庭院发展农家乐、民宿、花卉栽培、蔬菜种植等产业项目,逐渐盘活庭院闲置地与剩余劳动力,发展庭院经济,实现“美丽庭院”向“美丽经济”转化。三是推动农村“双创”。通过搭建农创平台,出台扶持政策,加强农业技能培训等措施,积极培育农创客,搞活乡村经营。目前全县共累计培育农创客784名,其中大专学历385名,本科学历378名,硕士及以上21名,分布在种植业、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等多个产业领域,成为海盐乡村振兴生力军。 (四)关于“完善配套设施,谋划节庆活动,打造特色品牌”的建议 一是持续完善配套设施。在和美乡村建设的基础上,围绕“吃、住、行、游、购、娱”6个重点要素,在和美乡村建设时,对标识系统、公共厕所、游客中心、休憩座椅、景点游步道等基础设施进行完善,避免后期重复建设。结合“星级厕所”创建,完善休憩、购物、医疗服务等功能,创新打造小型田园商业综合体“乡村驿站”。二是积极谋划特色活动。精心打造年味海盐、湖羊肉美食节、柑橘采摘节、沈荡立冬开酿节、稻田龙虾系列活动、农民丰收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节庆活动,持续推进农文旅深度融合,实现美丽乡村精彩蝶变。围绕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特色精品村创建,余华文学IP等热点元素,创新“旅游+”休闲产品开发与整合。借助嘉兴三农、海盐三农等微信公众号,不定期推出海盐乡村旅游线路,和美乡村宝藏店铺打卡、业态项目招引等。今年4月,推出“丰山溢水 乡愁线”乡村游线路,推介了金星村造梦体感式牧场、丰义村欢欢萌宠乐园、雪水港村喜番乐有机生态农场等亲子游玩休闲点,深受大众欢迎。 最后,感谢你委对我县农业农村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恳请你委继续关注海盐农业农村发展,为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建议。 三、办理过程 (一)研究提案。3月份收到该提案,对提案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制定集体提案办理计划,与提案者联系,准确了解提案的意图; (二)提案办理。针对提案具体内容,部署涉及相关责任部门开展工作推进和问题整改。5月份起草提案办理复文; (三)提案答复。6月份与提案者见面,交流办理工作,征求提案者意见。正式办理复文,报送相关领导审定,正式答复提案者,完成提案办理工作。 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6月21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