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政务公开回应关切工作制度 |
||
|
||
为进一步做好政务公开工作,增强公开实效,提升集团公信力,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信息公开回应社会关切提升政府公信力的意见》(国办发〔2013〕100号),结合县水务集团实际,制定本工作制度。 一、明确回应责任。各部室、子公司要认真按照“职权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进一步加强政务信息回应工作,做到线上线下、信息实情同步处置。 涉及县水务集团重大政策、重要决策部署的政务信息,县水务集团党政办公室为第一责任主体;集团各部室、子公司按照职责分工做好配合工作,要加强沟通协调,确保回应的信息准确。 县水务集团党政办要会同各子公司综合科做好组织协调、督促指导工作。对特别重大的政务信息,集团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领导责任,指导、协调、督促做好信息回应工作。 二、信息收集重点。水源保护、污染防治、公共服务、科技创新等经济社会热点、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引发媒体和公众关切、可能影响集团形象和公信力的信息;涉及重大突发事件处置和自然灾害应对的信息。 三、加强收集研判。各部室、子公司要紧扣收集重点,结合本部室、子公司立足实际,建立健全政务信息收集、会商、研判、回应、评估机制。要加强协调、提高效率、精准发力,建立健全监测报告制度,一般性信息定期报告,重大信息第一时间形成监测报告。 四、做好信息应对。要细化分级分类的政务信息界定标准,原则上按照特别重大、重大、较大、一般等四个等级,区别不同情况,进行分类处理。 五、做好源头处理。各部室、子公司应坚持标本兼治、源头治理,客观全面调查事实真相,依法依规进行处置,按程序及时发布权威信息,讲清事实真相、政策措施以及处置结果等,正面引导社会舆论,消除公众疑虑;对突发公共事件引发的政务信息,要按照突发公共事件新闻发布应急预案要求,在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向社会发布简要信息,随后发布初步核实情况和政府应对措施,并根据事件处置情况,做好后续发布工作。要按照提升治理能力的要求,注重总结经验教训,以信息处置为契机,加强体制机制建设,补齐相关工作短板,从根本上杜绝再次出现类似信息。 六、提升回应效果。对群众关切和社会热点,要主动快速引导、释放权威信号、正面回应疑虑,推动解决实际问题,赢得群众理解和支持。对涉及群众切身利益、影响市场预期和突发公共事件等重点事项,要及时发布信息。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信息,要快速反应,最迟要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对其他政务信息应在48小时内予以回应,并根据工作进展情况,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有关部室、子公司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 七、激励约束机制。将回应关切情况作为政务公开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体系。集团党政办要会同各部室、子公司定期对政务信息回应的经验做法进行梳理汇总,对先进典型以适当方式进行推广交流,发挥好示范引导作用;对工作落实好的单位和个人,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表彰。 要建立政务信息回应通报批评和约谈制度,定期对信息回应工作情况进行通报,对工作消极、不作为且整改不到位的部室、子公司和个人进行约谈;对因回应不及时、不主动、不到位导致政务信息升级的,应视情采取通报、问责等形式对相关部室、子公司和责任人予以惩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