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053K/2024-77436 | 成文日期: | 2024-04-07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有效性: |
中国科幻的源流——宝树在家乡海盐举行科幻文学专题讲座 |
||
|
||
4月6日下午,刚刚入围雨果奖、星云奖等多项大奖的海盐80后作家宝树应邀做客涵芬讲坛,为家乡海盐市民带来一场主题为“中国科幻的源流”的科幻小说专题讲座。160余位读者汇聚张元济图书馆三楼报告厅,在清明节假期尾声,跟着宝树展开一场奇妙的科幻之旅。 讲座开始,宝树大体介绍了科幻作品的界说,所有科幻小说均基于现代科学世界观,同时也需要具备可认知性、系统性与自洽性,而科幻小说也具有“思想实验性”,通过虚构的文学推测人性与社会的走向。随后,宝树从《论月面》《乌托邦》《弗兰肯斯坦》等早期科幻文学讲起,介绍了科幻小说“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曲折发展史。从时代精神层面,宝树介绍了20世纪以科幻“黄金时代‘新浪潮”’赛博朋克”为特点的西方科幻文学发展史,极大调动起听众的兴趣,为读者打开科幻小说的大门。 针对中国科幻小说的发展史,宝树援引鲁迅先生在20世纪初期翻译的科幻小说《月界旅行》《地底旅行》《造人术》,介绍了梁启超、徐念慈等人的早期科幻尝试之作与民国时期老舍、顾均正等人创作的科幻小说的特点。建国后,技术发展为科幻创作注入新力量,《梦游太阳系》《古峡迷雾》等创新作品诞生,而七八十年代郑文光、叶永烈、童恩正等科幻作家的《小灵通漫游未来》《飞向人马座》《珊瑚岛上的死光》等经典作品也唤起在座部分读者的回忆。20世纪末,随着境外流行科幻传入与科技的快速发展,新生代科幻作家群逐渐崛起,涌现出刘慈欣、韩松、何夕等优秀科幻作者。进入21世纪后,《三体》的发表、各相关奖项的设立与高考作文的导向,让越来越多中国读者关注喜爱上科幻文学,科幻作品与新兴数字媒体的结合,让科幻小说作品走上大荧幕,也让中国科幻文学在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力。在讲座末尾,宝树还从海盐历史与传说、人文传统海盐作家与幻想文学,以及当代海盐的科技文化等层面拓展介绍了科幻与海盐文化的联系,并透露自己正在创作一些有海盐文化元素的科幻作品。 一个半小时的讲座后,不少读者热情向宝树提问交流。有资深科幻迷与宝树探讨了对人工智能与区块链相结合的“硅基主义”的思考;也有读者认为可以在短视频时代将科幻小说与短视频有机结合,扩大影响力;还有小读者提问宝树的科幻创作灵感来自于何处,宝树也对其一一展开细致解答,分享日常生活的细节对于创作灵感的影响。讲座现场还有许多曾经教导过宝树的中、小学老师,向在场的读者分享了宝树读书时的趣事,也唤起了宝树对美好的学生时代的回忆。交流环节结束后,很多读者拿着宝树的作品,排起长队请宝树签名留念。 “海盐才子”宝树的科幻之旅让读者们不仅感受到科幻文学的魅力,也体现了阅读的重要性。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离不开海量的阅读积累,从小热爱阅读的宝树打开了自己文学创作的大门,也希望未来能在海盐这片土地上孕育出更多优秀的文学创作者,用笔尖传递阅读和文化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