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标准化整治提升紧固件企业“主动安全”能力


  • 发布时间: 2024- 04- 01 14: 42
  • 信息来源: 县应急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海盐县紧固件制造企业产业集聚度高,占浙江省的1/4,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亿元。为助力紧固件企业安全发展,海盐县立足工作实际,聚焦紧固件企业安全管理问题,创新企业负责、行业自律、政府监管的“共治安企”模式,为企业“主动安全”服务,以标准化排查整治提升安全治理质量,助力企业安全发展。

一、“点线面”结合,助推整治出成效。一是标准化治理,聚焦“关键点”。通过调查摸底、实地走访、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根据企业重点工艺是否具有代表性、现场整治的可推广性等多方位标准,选取2家企业作为试点企业,对照紧固件行业团体标准和紧固件制造指导手册,对企业生产现场进行逐条检查,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整改,形成标准化样本,引领全县企业开展整治。二是差异化管理,筑牢“监督线”。海盐县开展紧固件制造企业安全现状调查,摸清紧固件制造企业信息,建立海盐县紧固件制造企业清单,并将涉及有限空间、裂解制氢、涂装作业、危化品储存年使用量超10吨的生产经营单位,评定为较大风险企业,进行差异化管理,指导企业做好安全管理。三是联动式执法,提升“覆盖面”。联合县生态环境分局、县应急局、县综合执法局,组成紧固件专项检查小组,对15家重点企业进行抽查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94条,其中重大事故隐患5条;全县上下完成对涉及重点工艺的183家紧固件企业全覆盖检查,共发现问题隐患790条,责令整改122家,已全部完成整改。对企业涉及违法违规行为及时进行查处,共行政处罚3家。

二、发挥制度效能,打造安全新格局。一是组建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分工。建立以县领导为组长的标准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成员单位责任分工,建立工作协调机制。二是编制团体标准,明确行业要求。县安委办召开团体标准编制工作会议,分析、探讨紧固件行业在实际生产中涉及的重点难点问题,不断修改完善团体标准,促使标准更具实际指导意义。2023年12月5日,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发布《紧固件制造企业安全生产基本规范》团体标准,明确紧固件行业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要求。三是编制检查指导手册,规范检查内容。县应急局协同第三方安全专业机构,共同编制《海盐县工贸企业紧固件安全检查指导手册》,梳理隐患检查方法,明确重点检查事项,制定紧固件企业专项检查表,让企业检查更具可操作性,避免隐患反复查、反复改、反复出现等问题。四是完善考核制度,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县安委办将企业紧固件制造“主动安全”能力不足问题纳入县对镇(街道)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每月晾晒通报工作进度,推进各镇(街道)落实属地监管责任。

三、加强宣传教育,营造“主动安全”氛围。一是拍摄宣传片,长鸣企业“安全音”。县应急局与县传媒中心合作,共同拍摄紧固件企业安全宣传推广片,从紧固件企业不同作业场所切入,告知各工艺的安全作业注意事项,并通过多渠道播放宣传,扩大社会知晓度,增强安全意识。二是编制紧固件“十必须”,织密安全“责任网”。根据紧固件制造企业生产工艺特点,编制紧固件制造企业安全管理“十必须”和宣传标语,突出检查重点,便于企业员工记忆,让安全意识深入人心。三是强化培训教育,念好安全“紧箍咒”。组织各镇(街道)应急办负责人、紧固件企业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分多批次共531人参与培训,对紧固件制造企业检查指导手册、团体标准、《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定》等进行讲解,解读条文重点内容,提高企业思想意识,配备有限空间作业监护人员,完善应急救援装备,切实降低危险作业风险。


信息来源: 县应急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