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新闻】一出“好戏”在海盐!


  • 发布时间: 2024- 03- 29 09: 50
  • 信息来源: 潮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不下古村,怎知春色如许;不听戏腔,怎知江南之美。

有一种戏曲声腔以“海盐”命名,被誉为中国“百戏声腔之源”,它就是——海盐腔。元代澉浦人杨梓对其痴迷,明代戏曲大师汤显祖更依托海盐腔创作了《临川四梦》。

1772385390364344320_720px.jpeg

几丝声腔,一梦江南;寻声而来,在澉川中相遇。

近日,一场名为“澉浦腔调·一出好戏”的长三角戏曲交流活动在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六里村朱家门举办。来自江浙沪各地的戏曲非遗传承人齐聚一堂,献上了一场精彩绝伦的戏曲盛宴。

活动现场,结合海盐非遗元素和民间艺术创造的戏曲舞台剧海盐腔《蚌精记》成为了焦点。市级非遗“蚌精灯舞”代表性传承人许晓萍巧妙地将海盐腔与传统灯舞结合,她饰演的“蚌精”在舞台上翩翩起舞,一边演唱着悠扬的海盐腔曲段,一边用双手抓住蚌壳扇动表演,将故事中的情感与戏曲的韵律完美融合。

1772385390364344324_720px.jpeg

表演结束后,非遗传承人徐频、许晓萍通过互动的形式,带领现场的小朋友们穿上“量身定制”的道具蚌壳,学习灯舞中的独特舞步。跟随许晓萍学习舞步的胡茗熙十分认真,她告诉记者,自己今年12岁,接触戏曲已有1年了。“感觉戏曲具有独特的魅力,我平时学习的是越剧,今天能在交流活动上见到不同种类的戏曲、唱腔,还有互动小课堂,我觉得很有收获。”胡茗熙说。

1772385390364344328_720px.jpeg

除了本地代表性戏种海盐腔,昆曲木偶戏、苏州评弹、皮影戏等好戏轮番上演。吴江七都昆曲木偶以昆曲为媒介,以人偶为形式,演绎出“双手提活生旦净丑千般态,一腔唱妙喜怒哀乐百样声”的文化魅力。“今天也是第一次来到海盐、认识海盐腔,我感觉戏曲之间有很多共通的内容,希望以后也能不断交流、学习,通过观摩,激发新的创作灵感思路。”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艺术”代表性传承人孙菁说。

1772385390364344330_720px.jpeg

1772385390364344332_720px.jpeg

海盐腔作为中国戏曲声腔演化史上的重要南戏声腔,上承“传奇旧腔”,下启“昆山水磨腔”,其历史地位和文化价值不言而喻。通过本次长三角戏曲交流活动,各剧团非遗传承人得以博采众长、融合创新,为传统戏曲艺术注入了新的活力。

1772385390364344336_720px.jpeg

海盐在戏曲文化传承方面的努力

近年来,海盐在海盐腔传承与发扬方面做出了大量努力。记者了解到,四十多年来,海盐挖掘整理海盐腔遗音曲牌五百多个,为海盐腔的保护、传承作出了贡献。同时通过传承人生动的现场演绎让更多人能够亲身感受到这一古老艺术的魅力。

1772385390364344338_720px.jpeg

此次“澉浦腔调·一出好戏”戏曲交流活动的举办,不仅为海盐腔戏曲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江浙沪的戏曲文化交流搭建了一个重要的平台。通过此次活动,各地的戏曲艺术家、非遗传承人得以相互学习、交流心得,共同推动戏曲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接下来,我们还将推动戏曲进村社、进校园,并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持续开展交流活动,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党委委员肖也佳表示。


信息来源: 潮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