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125C/2024-77304 | 成文日期: | 2024-03-25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海盐县科学技术局 | 有效性: |
海盐县高新区获省高新区建设成绩突出集体表彰 |
||
|
||
近日,经省政府同意,全省10家高新区获“2023年度浙江省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成绩突出集体”表彰,海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位列其中。2023年,海盐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功认定为省级高新区,并在年度评价位次中实现跨越式提升,争先进位表现突出,获省委科技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发文表彰。 一是构建产业生态。落实浙江省政府与中核集团战略合作,全力打造“中国核电城”一轴五区产业平台。编制系列专项规划,出台全国首个核电产业专项扶持政策,构建集核电生产性服务、装备制造、数字信息及核技术应用于一体的产业生态链,核医疗被列入省未来产业目录。连续三年举办国家级核技术产业顶级盛会,核技术应用产业国际大会即将永久落户高新区。已培育集聚关联企业111家,其中央企20余家、核级生产许可企业6家、中核集团供应商企业59家。 二是攻关核心技术。建成国内首个商用堆同位素研发平台,集聚了核电大数据中心、核工程创新技术联合研发中心等4个核领域创新平台和沪浙核电产业协同创新平台,汇集了以苏州大学柴之芳院士等为代表的顶尖人才和以清华大学刘亚强教授等为代表的国家级高层次人才,联合开展同位素提取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同时培育了一批高层次的技术攻关人才,其中研究员级高工164人,高级工程师1298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人才15人。首次实现商用堆生产碳-14同位素,将实现8种主流同位素的进口替代。近三年入选省“尖兵”“领雁”项目7个,一民企研发的核级深孔钻项目获评省重大科技成果。 三是培育科创环境。科技创新投入促转化,迭代升级支持政策,其中新一轮科技、人才政策提升奖补比例近40%,对企业开展的产学研合作给予最高35%的奖励。近年来园区规上工业企业研发经费年均增长40.8%。集聚清华系、浙大系和复旦系三大高能级科创载体,与中国原子能院等20多家大院名校开展技术攻关和产学研合作,每年实施产学研项目近百项。截至目前,高新区集聚高新技术企业308家,科技型中小企业523家,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589亿元,三年实现科技企业数和营收实现双倍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