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4325/2024-79634 | 成文日期: | 2024-12-04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秦山街道 | 有效性: |
喜报!秦山街道北团村获评"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 |
||
|
||
近日,浙江省文联公布第二批"浙江省艺术乡建特色村"名单,秦山街道北团村榜上有名! 北团村位于秦山街道东南面,从澉浦城向东出发,经青山折北,平展展、白茫茫的优质盐田延绵数里,这便是宋代举国闻名的鲍郎盐场的正北团所在地,北团村也因此而得名。因盐而生、“盐”续未来的北团村拥有深厚的文化底蕴,获得了全国文明村、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省级乡村博物馆、嘉兴市级艺术村落等一系列荣誉。 近几年来,北团村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在省市县文联的关心指导下,以“文化深耕”为模式,“引育用留”文艺人才,致力于打造盐文化艺术村落样本,以文艺之力注入和美乡村建设,让乡村焕发新“盐”值,让村民享文化红利。激活文艺创新引擎,引智用才显新作为。以“艺术村长”等文艺人才扎根乡土,做实以艺兴村新篇章。经文艺乡贤、文艺村长陈双虎牵线,联合嘉兴市诗词楹联协会、市作协、市美协、市摄协等37位协会骨干,围绕“北团八景”开展文艺创作采风、研讨等活动,深挖本土传统文化资源。其诗词、散文、美术、摄影等作品先后在读嘉发表,集结后作为《文化北团专著》文艺部分核心内容,并争取入选中国名村志,现已获得省级推荐。 搭建艺术有机载体,营造鲜明文化空间。以艺术思维介入北团改造的手段,深化艺术与乡建的双融合。打造艺文馆暨名师工作室,作为中国百姓摄影协会创作基地、海盐县书法家协会创作基地、海盐县摄影家协会创作基地、秦山街道文联创作基地。收纳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原海盐县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张东良入驻开设工作室。同步开设书画展及摄影活动。书画展展出浙江省书法家协会、嘉兴市美术家协会会员、海盐县书法家协会、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李建军名师作品;今年,联合中国百姓摄影家协会成员、中国浙江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倪祥科共同打造“追光逐影”摄影馆,持续深化乡村振兴及推动精神文明共同富裕,实现艺术融合。围绕“一村一品”重点,重塑文化品牌特色。以市级艺术村落为抓手,整合本土化艺术类项目,推动盐文化附加值,形成具有区域影响力的乡村名片。2022年7月,邀请原中国作协副主席黄亚洲等来自全国各地的25位著名诗人相聚北团,举办中国诗人清廉海盐采风活动启动仪式。深入挖掘盐文化中的廉洁因子,2023年正式出版并在全国发行诗集《轻轻地,廉风吹过海盐》。联合杭师大、中科大等院校引进文艺人才三批次落地实践艺术采风。今年中国民俗学会理事、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民俗学博士祝秀丽一行来村开展“端午与农耕文化”田野调查,同题共答艺术乡建工作,有效确保高校团队、艺术人才落地,彰显文艺工作合力。推动“艺术+非遗项目”发展。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竹编大师殷超达成合作,在竹编馆内,引入由他编织的作品《中国百帝图》。引入艺术价值高的竹编字画、竹编平面画,以及与北团盐文化契合的竹制戒尺、竹笔等文创产品。今年,竹编馆成功获评省级乡村博物馆。 推动“艺术+旅游项目”发展。深入挖掘本土盐文化特色资源,融合民俗文化、传统艺术等元素。如2022年,开展大型“盐味乡村、科技共富”盐文化活动,深度融入艺术实景互动、打卡等元素,真正在村民家门口实现“诗与远方”。以文旅融合惠民乐民为驱动,2023年开展盐文化节,结合寻盐记研学、手工活动、文艺汇演等多环节,吸引350多人次打卡体验。在省3A级景区村庄的加持下,先后引进村咖等3家新业态,为当地百姓拓宽了就业渠道,实现村集体经济增收。更好地吸引了传统文化研学、红色研学、文化调研等团队,2023年参观团队已达一万五千多人次。 从艺术创作激发乡村高质量发展,到艺术活动丰富群众文化选择,再到“艺术+”创新业态带来发展新机遇,北团村以留住乡愁为实践,真正将艺术融入生活,扮靓乡村美好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