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吴明玥 通讯员 谭畅 覃红梅
本报讯 随着电动自行车数量的日益增加,小区电动自行车充停难等问题逐渐凸显。2024年,海盐多措并举,聚焦建设、安全、价格、出行等方面,系统解决电动自行车充停难问题,让居民充电更方便、安全、便宜。
近日,记者在武原街道欣悦佳苑小区内看到,8个新建成的室外充电棚已经投入使用,96个充电桩上都张贴了二维码,居民只需要用手机扫码支付,便可直接充电。
“新建的充电棚很好,不用再担心没地方充电了。”居民廖岳芬在该小区住了很多年,她告诉记者,以前电动自行车充电很不方便,现在基本上想什么时候充都可以,电瓶充满后,多支付的钱还会退回支付账户。
除了室外的充电棚,欣悦佳苑小区还改造了8幢高层住宅楼的室内架空层,海盐宜居物业副总经理高明娟告诉记者,以前架空层电动自行车乱停放现象突出,有些居民甚至将车子停放在单元门口。如今,通过改造,电动自行车充停井然有序。
“以前住在高层的居民有时候会从家里拉电线充电,非常危险。我们对架空层进行了改造,划分了区域,可以同时满足320辆电动自行车充电,如果有老人不会扫码,可以停放在室内投币充电。”高明娟说。
据了解,2024年,县城投集团、交投集团、杭州湾集团分区域开展住宅小区室外充停场所新建工作,全县住宅小区完成新(改)建室外充电棚1157个,停车位16221个,室内充停场所改建206处,架空层改建84处。
同时,为了解决电动自行车充停安全隐患,在充停场所新(改)建中,统一安装了具有过充保护、短路自停以及故障预警等功能的智能充电口,实现起火区域电源一键切断。“增设了防火门、喷淋、监控等设施,将室内既有充停区域与楼道有效隔离。”高明娟表示,截至目前,全县已安装智能充电端口3917个。
记者了解到,除了解决充停难,充停场所新(改)建后,充电价格也明显下降,以前1元钱充4个小时,现在1元钱可以充8个小时到10个小时。
“我们现在实行价费分离,电费和服务费分别计价。”县城投集团海诚物业经理毛星星介绍,现在实行居民合表电价,8:00—22:00是0.588元/度,22:00—8:00是0.308元/度,服务费0.2元/度,较之前降低了75%。
除了普通的充电棚,海盐还新(改)建光伏室外充电棚265个。近日,记者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场前佳苑小区看到,铺满光伏板的充电棚已经投入使用。“2024年,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新增光伏充电棚87座,在150座车棚加装光伏充电板。”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工作人员汤建国告诉记者,通过建设“光伏一体化”充电站,利用光伏发电上网补贴充电服务费,进一步压低充电价格。
此外,海盐还着力解决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难题。2024年10月,海盐在中心城区范围内投放共享电动自行车,设立约300个点位,基本覆盖小区、广场、学校、医院等重点区域。截至目前,共有500辆共享电动自行车投入使用,总订单超5万单,行驶里程累计突破15万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