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滚灯擦亮“文化名片” |
||
|
||
■撰文 王灵 黄凌芝 近年来,海盐县秦山街道依托着悠久的文化历史资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推动包括海盐国遗滚灯馆在内的3个乡村博物馆先后入选省级乡村博物馆名单。借着乡村博物馆建设的东风,秦山街道让优秀的传统文化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绽放新光彩。 拾遗 打造非遗基地 海盐国遗滚灯馆坐落在秦山街道丰山村黄家山山脚下,环境静谧清幽。3棵古树矗立在馆门前,仿佛是忠实的守卫者。正值初冬时节,一阵风来,焦黄的树叶翩翩落下,笔者踏着这一地金黄,走进了国遗滚灯馆。 一入馆,就看到大大小小的滚灯陈列于影壁前,透着大气磅礴。讲解员董丹辉告诉笔者,其中的部分滚灯可谓“身经百战”,参加过不少大型表演。 据了解,秦山街道丰山村作为海盐滚灯的发源地之一,近年来,在街道的大力支持下,深耕非遗文化,专注拾遗、传遗,于2021年打造了国遗滚灯馆。2023年,该馆入选浙江省第二批乡村博物馆名单。 在此基础上,丰山村还组建滚灯表演队,积极参加展演,还组织开展滚灯研学活动,进一步推动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展现海盐滚灯800余年的力与美。 “每年的春秋两季,是滚灯馆的研学旺季,几乎每个周末都有团队前来研学参展。我们村也通过整合资源,结合时令特色,推出不同的‘非遗+趣味乡村’研学主题,丰富研学内容。今年以来,接待量已经超过了2000人次”董丹辉说。 传遗 助力非遗“走出去” 除了不断地丰富研学展览内容之外,丰山村还积极链接多方资源,以多种形式将非遗滚灯“送出去”,让滚灯走向更广阔的天地,走到更多人的面前。 笔者了解到,仅2024年,丰山村滚灯表演队参与的各级演出就高达19场次,其中国家级2场。最远去到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跨越了4500公里的距离。 “今年我们到阿克苏地区沙雅县演出,大家都很高兴能将我们的国遗滚灯传播到那么远的地方。表演时,当地居民的反响很热烈,对我们的滚灯也很感兴趣,我们这次参演带去的11个滚灯最后都留在了沙雅县。”滚灯表演队队员宋春秋说到。 随着国遗滚灯参演地图的不断扩展,越来越多的人认识滚灯,了解滚灯,对滚灯的兴趣也越来越浓厚。 谢莉莉,就读于武汉音乐学院舞蹈系。今年是她研究生的最后一年,在毕业设计选题时,谢莉莉选择了海盐国遗滚灯。暑假期间,谢莉莉来到海盐,辗转各处,翻阅文献古籍,了解国遗滚灯的“前世今生”,又“扎根”国遗滚灯馆,与滚灯传承人屠尧璋反复编排打磨舞蹈动作。谢莉莉表示,除了完成毕业设计之外,也是想深入了解滚灯,将国遗滚灯带到更远的地方,被更多人看见。 “谢莉莉的毕业设计选择国遗滚灯,对国遗滚灯的传播是非常有利的,我们非常支持她。为了让她的毕业舞蹈有更好的完成度,我们综合考虑了她的力量和身形,专门定制了一个非常规尺寸的滚灯赠与她,希望借助她的力量,将滚灯带到更远的地方。”宋春秋说。 承遗 焕发非遗新活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一代代“守艺人”技艺的承续,更离不开一批批优秀人才的引领和担当。 在多年经营下,海盐国遗滚灯的传承和传播都有了较为完整的脉络,滚灯表演有以非遗传承人屠尧璋为代表的表演团队,将滚灯“舞”出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舞”向更广阔的天地;滚灯制作也有以周四玉为代表的“守艺人”,为滚灯的传承和发展注入蓬勃生机。 但说起滚灯的传承和后续发展,宋春秋略有感慨:“现在的孩子几乎都在城市生活、读书,我们本村的孩子对国遗滚灯接触都不多,更不用说学习滚灯,加入表演队伍。我38岁了,传统27式,6分钟的表演,已经有点吃力了,所以还是要扩充表演团队,吸纳更多的年轻人加入进来。” 据了解,为了国遗滚灯能吸纳更多新生力量,丰山村积极谋划,策划各类活动推广滚灯,扩大滚灯知名度和影响力。例如每年举办滚灯制作大赛、创新文创产品、将滚灯元素融于乡村文旅,同时赴全国各地参展演出等。 在传播和发展中,海盐国遗滚灯也积极“变装”,丰富制式,适应不同群体的观赏需求,同时探索开发更多小巧精致的文创产品,让越来越多的人知晓海盐国遗滚灯。 “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千年历史积淀下来的瑰宝,在城乡文化建设乃至整体发展中都有重要地位。”秦山街道相关负责人说。下一步,该街道将继续做好乡村博物馆阵地建设,并以此为平台,在传承体验设施建设、理论研究体系、人才队伍体系、传播推广体系等方面继续发力,扎扎实实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优秀的传统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