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山街道绘就睦邻幸福圈 |
||
|
||
■撰文 吴媛媛 黄凌芝 社区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小单元,承载着居民对美好生活的寄托与向往。近年来,海盐县秦山街道以“睦邻议事、睦邻服务、睦邻自治”为方向,聚焦“睦邻”目标,联动社工、社区、社会组织、社会资源、社区自治组织五社力量,不断提升基层治理能力和服务水平,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绘就美好生活幸福圈。 微家睦邻点 构建和谐家园 “村里绿化做得越来越好,环境一天天变美,空气都清新了许多。”“村里存在电动自行车乱停乱放的现象,挡住路口影响出行。”走近秦山街道北团村的“邻里微客厅”,远远就听到阵阵议论声,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一起谈家事,聊发展。 近年来,北团村从村民需求出发,以“聚人气、聚人力、聚人心”为目标,依托睦邻客厅,设立百姓说事日,让“陌邻”成“睦邻”,营造人气集聚、睦邻友好的浓厚氛围。 “村里遇到什么事情,大家到‘睦邻客厅’说一说,一起交流,邻居之间多了沟通,增进了感情,再难的事情也能商量解决。”北团村村民张俊英笑着说。 据了解,睦邻议事模式是秦山街道打造“微家睦邻点”的一个缩影。近年来,该街道充分发挥社区治理作用,构建“微家睦邻点”三级网络治理体系,“一级问题点上协商,二级问题村里共商,三级问题街道多部门联合解决。”推动单一治理走向公共治理,明确一级网络(社区睦邻站—超市睦邻点)功能定位,全面推进“睦邻点”品牌建设。 与此同时,该街道坚持党建引领,通过培育睦邻服务队伍、夯实睦邻议事规则、研发睦邻服务项目、规范睦邻服务系统、提升睦邻文化品牌等举措,发挥“学、乐、助、治”四大功能。 此外,该街道定期开展“睦邻点”村民学习活动,包括政策宣导、老年知识讲座等。通过共同学习,不断提升村民知识水平与文化素养,逐渐形成“人人皆学,时时可学,处处能学”的良好学习氛围,提高了村民参与社区事务的能力。数据显示,截至目前,该街道已开展相关活动60余场。 睦邻直通车 提供 “精细微”服务 秋雨瑟瑟,微风凉凉,金秋十月,秦山街道社会工作站工作人员走进永兴村,开展了一场以“爱在深秋”为主题的“睦邻直通车”活动,为村民带去关爱和帮助,为秋天增添一抹温暖。 活动现场,村民们纷纷前来体验爱心服务。74岁的张阿姨听说村里有活动,早早就来到现场,先在义剪摊位理了个新发型,随后又来到美食摊前,品尝了软糯香甜的红豆糕。“活动真是太热闹了,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这么多服务,真是太方便了!”张阿姨说。 据了解,“睦邻直通车”是秦山街道为满足群众多元化的需求,整合辖区各方资源,大力推行的志愿服务品牌。以社工站为主阵地,辐射周边村(社区)睦邻客厅,聚焦“睦邻”总目标,每月定期开展多形式、常态化的志愿服务活动,以“巡回车”概念创新基层治理新模式,开通微服务、微宣传、微课堂、微兑换、微招募五微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满足群众实际需求,日前“睦邻直通车”品牌对服务进行了升级拓展,从传统的“五微”服务升级为“六微”服务,新增“微心愿”邻里问题协商治理,发挥居民自治作用,为社区居民带来更全面、更细致的服务体验。 据统计,“睦邻直通车”已全面覆盖秦山街道12个村(社区),开展活动35场,受益超8000人次。“下一步,我们将深化‘微心愿’服务,进一步收集居民需求,畅通心愿征集通道,建立跟踪反馈机制,确保居民需求与矛盾都能及时化解,营造和谐社区环境。”秦山街道相关工作人员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