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
涉企服务创增值 营商改革促发展 |
||
|
||
海盐县在对企业发展需求深刻理解基础上,不断推出涉企创新服务,通过横到边、纵到底、表到里的具体举措,展示在推动产业升级和优化营商环境方面的坚定决心,助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横向到边,企业事项全数统筹 为更有效地支持县域内企业发展,满足企业个性化需求和产业发展独特要求,海盐县全面承接《省级涉企服务事项清单指导目录S0》,落地服务事项162项,并推出了16项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服务。这些服务涵盖金融、开放等多个领域,旨在为企业提供具有强针对性、宽覆盖面的支持措施。 一是金融服务领域多指导。特别引入交易所专家上门指导服务,为企业提供一对一的专业咨询与辅导,帮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市场动态和资本运作。此外,还开设了线上上市培训课程以及上市挂牌再融资的指导服务,旨在帮助企业顺利实现资本市场的接入和发展。 二是开放服务领域多护航。提供海外客户资信调查服务(由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支持),帮助企业评估海外交易的风险,确保国际贸易的安全与顺畅。 三是法治服务领域多检测。海盐县推出企业法治体检业务,全面覆盖合同审查、用工合规、知识产权保护、产品质量监控以及投融资项目等方面,企业可获得风险预警提示单,及时发现并解决潜在的法律问题。根据自身在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劳动用工、法律风险等问题,企业可预约专业律师进行精准“体检”。律师团队将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提供定制化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并生成详尽的法治体检报告,帮助企业规避风险,促进健康发展。 (二)纵向到底,政策落实全面到位 海盐县积极构建全面、立体化的企业服务生态体系,旨在确保各项政策措施深入实施,力争惠及全县企业。 一是线下实地走访汇难题。海盐县探索性实施跨部门服务团队定期走访企业的机制。每周在县内精心挑选4至6家新入驻或初创企业,组织多领域的服务专员组成专项小组,主动上门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精准服务。不仅有效地收集了企业最迫切的需求与难题,并即时予以解决,还显著提升了企业服务中心的公众认知度和服务效能。截至目前,这一举措已经惠及超过152家企业,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好评。 二是线上服务平台广到达。在“海盐发布”微信公众号上,上线“和盐悦企”企服平台入口,同时开辟政务服务网、“爱海盐”APP等多个端口,按生命周期、按身份、按办事主题实现所有涉企问题登记、审批、变更、审计;同时同步各类涉企政策动态,不仅拓宽服务的渠道和范围,也进一步提升政策的覆盖面。另外围绕“企业有事就找企服中心”主题,在县内主流媒体上系统宣传增值化改革整体情况,发布八大服务板块的具体服务事项及涉企问题化解案例,让更多企业群众更加深入了解并参与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共发布相关报道20余篇。 三是乡镇服务网点长延伸。为了进一步打通企业服务“最后一公里”,海盐县在关键乡镇的企业密集区域设立了“企业综合服务驿站”。驿站作为一站式服务平台,为企业就近提供包括政策解读、审批协助、问题快速解决等在内的全方位服务。以县经济开发区内的“智汇湾”服务驿站为例,该驿站通过下放相关政务服务职能,配置全天候自助服务设备,实施“一次性清晰告知、全面接收需求、跨部门协同办理”的高效服务模式,真正实现了企业事务的“家门口办理”和“一站式集成服务”,极大提高企业办事效率和满意度。 (三)由表及里,企业痛点全心化解 为全面强化涉企服务能力,进一步聚焦市场主体关切,海盐县进一步加强制度、平台与涉企服务业务办理间的联动,破解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堵点痛点。 一是复杂问题严处理。通过引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交办单与督办单制度,明确涉企服务问题处理流程与责任主体,还以督办机制为驱动,确保环节有效执行。在问题处理结果的评价上,实施“通报表扬与批评制度”,将其与年度综合考评紧密挂钩,通过正向激励与反向鞭策,激发各层级解决问题的积极性与责任感。同时,采用约谈与常委会专题汇报等方式,进一步强化问题解决的跟踪与推进力度。 二是办理时限严要求。积极迭代升级县企服平台2.0版本,对问题诉求流转与交办流程进行深入优化。新平台引入了“1、3、5”高效工作机制,即确保问题在接收后1天内响应、3天内提出解决方案、5天内反馈进展,以此明确办结时限,提升处理速度。 三是跨部门信息严监督。在“和盐悦企”企业综合服务平台上创新设立“纪企直通”监督模块,利用大数据技术实时监督,公开晾晒“超期办件”与“不满意件”,增强问题处理透明度与相关部门协作度,从而确保涉企问题在办结过程中的高效性、准确性与真实性,为企业发展营造了更加公平、透明、高效的营商环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