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镇(街)动态
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新港社区积极构建现代社区治理新格局
发布时间:2023-09-08 08 : 03

■撰文 翁人羽 徐晓萍

社区是社会治理现代化的最小单元,也是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基本单元。近年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新港社区坚持为民惠民,创新以党建为统领、社区为平台、社会组织为载体、社会工作者为支撑、社区志愿者为辅助、社会慈善资源为补充的“五社联动”机制,从“单一”治理到“多方”融合迭代跃升,助力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

“五社”融合协同共治 打造可感可及服务场景

“你们每次来都带东西了,那么多就我们两个在家也吃不完,只要能过来陪我们聊聊天我们就很高兴了!”近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新港社区工作人员来到新港花苑金桂苑,像往常一样拎着慰问品去看望儿女不在家的郭师傅老两口,陪二人唠唠嗑、谈谈心,了解两人的身体情况。

据了解,这是新港社区自今年1月起开展的针对辖区部分老人的公益微项目——“窗帘行动”。每个月,社区工作人员都会走访慰问辖区内10户服务对象,读报、打扫、解读社区政策、安排与子女打视频电话等暖心服务,让他们空巢不空心。

“‘窗帘行动’是我们‘红色义仓小站’的其中一个微项目,为社区部分老人、特殊人群构建了安全灯塔,助推了邻里守望社区新风尚常态化发展。”新港社区党委书记徐勤兵介绍。2021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在新港社区精心打造了“红色义仓小站”平台,鼓励居民定期将小额生活物资捐赠到“义仓”,用于帮助困难人群。2022年,该区(街道)又结合实际,围绕城市社区“三微”治理体系建设,让“红色义仓小站”不拘泥于实体仓库,而是延伸至邻里互助空间,共同推动邻里之间有序自治并提供及时、便捷、有温度的补充性公共服务,不断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今年,新港社区又通过借力“红色义仓小站”衍生出了针对不同人群的服务项目。5月,“小站”启动“益”瓶水公益行动,引导大家“捐助1瓶水,解渴一方人”,为户外劳动者送去一份爱心。截至目前,“益”瓶水活动得到了7家爱心企业商家的支持,设置了9个爱心供水点,拥有一支20多人的志愿者团队,举办了三次送水活动,已有610瓶水被领取,项目惠及500余人次。

针对部分家庭存在收入低、家庭不和睦、青少年教育、老年人赡养和健康等问题,“红色义仓小站”发动辖区老党员、居民议事会议事员、爱心企业等共同参与。通过网格排摸、社区发现,共帮助57人解决就业问题,调解化解11起婚姻家庭纠纷。社区党员干部还结对了21户困难家庭和11户空巢老人,社区慈善帮扶基金也为23人次提供了7.7万元的临时救助。今年8月,“红色义仓小站”共富行动荣获海盐县第二届“邻里节”最美邻里服务项目。

创新“流动力量”管理 构建共建共享治理格局

服务不断档,关怀不掉队。新港社区流动党员杨万相来自贵州都匀,在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金鼎机修厂工作多年。这两年,他爱上了吃海盐本地产的阳光玫瑰葡萄,同时也萌生了回老家种植葡萄的想法。

今年2月,杨万相在新港社区的一次流动党员座谈会上,表达了对本地葡萄的喜爱和渴望学习葡萄种植技术的强烈意愿。没过几天,社区工作人员就对接了辖区内的海滨果蔬基地,帮助他学习棚式葡萄栽培的种植技术。“真的很感谢,我马上就要回老家创业种植葡萄了。要离开生活多年的地方心里也不舍得,但是我不会忘记新港社区对我这份情。”杨万相感激地说。

“新港社区的流动党员分布于各行各业,文化学识不一,需求特点也不同。我们坚持党员教育管理与服务相结合,搭建学习和交流平台,定期组织举办思想政治教育、廉政党课、创业就业指导等培训服务,加强提高流动党员的专业素养能力。”徐勤兵介绍。近年来,新港社区紧扣辖区自身实际,把脉流动党员需求,探索建立流动党员管理新模式,通过完善服务阵地和服务本色,推进流动党员管理规范化、制度化、实效化建设。社区建立流动党员服务驿站,以小区党支部为单位,做好各自党支部片区的流动党员摸排、纳管、服务管理工作。同时,每月更新排摸纳管数据。截至目前,新港社区共排摸到30名流动党员,已全部纳入红色根脉系统管理和建立流动党员微信沟通交流群。

为流动党员成功搭建交流平台后,新港社区党委抓住春节、七一等重要节点,除了每月定期开展主题党日活动之外,还组织交心“恳谈会”、暖心“入户访”、初心“奋斗史”等活动,丰富流动党员的业余生活,让流动党员回归“家”的归属感,更好地发挥他们“责任担当”的党员本色。

流动党员纪烈燃随孩子居住在新港花苑百合苑,年近70岁的他,在新港社区找到组织后,非常激动。“除了带好孙子孙女共享天伦之乐外,我也没啥事情做,现在在第二故乡找到了党组织,真的非常开心!”纪烈燃说。他主动要求参加每月主题党日、上党课、外出学习、做志愿服务,样样不落,俨然已经把新港社区当成了自己的“家”。在参与社区事务过程中,纪烈燃还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他们一起活跃在社区治理一线,争当民情收集、政策宣传、纠纷调解先锋,推动基层党建与社区治理互促共融。

“接下来,我们将进一步探索社区治理创新机制,以现代社区建设作为社会基层治理的重要抓手,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标准服务、高品质生活、高治理效能、高水平安全’的幸福美好家园,让社区变得更加文明幸福,让居民的幸福之路在社区建设中不断向远方延伸!”徐勤兵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