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王海滨
本报讯 入伏后,气温逐渐升高,很多海盐市民选择在晚上出门,夜购、夜游、夜餐成为新时尚。多姿多彩的夜生活,在为市民带来更多样化的夏日生活体验同时,也点燃了夏日夜经济,让“烟火气”更加旺盛。记者从县商务局了解到,1至6月,海盐县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02.67亿元,同比增长12.8%,较一季度上升0.2个百分点,增速列全市第3。
晚上7点多,天色渐暗,海盐吾悦广场室外氛围灯逐渐亮起,商场内外,熙熙攘攘,好不热闹。“夏天首选逛商场,带着孩子来,吃喝玩乐一站式都能解决。”市民朱欢说。在一楼的某品牌服装店,店长程平正忙着给顾客推荐当季的主打产品,她说:“6、7月是消费旺季,这两个月营业额将近20万元,同比增长了50%。”
“今年以来,整个商场销售额2.5亿元,同比增长了25%,日均客流在3万人左右,而且一半以上的消费行为都发生在夜间。”海盐吾悦广场总经理王卫斌说。记者了解到,为了满足顾客多元化消费需求,今年以来,海盐吾悦广场新引进品牌27个,涵盖餐饮、精品服饰、零售、互动娱乐等,包括喜茶、霸王茶姬等顶流品牌,集聚商场人气。为了应对夜间消费需求,商场还不断植入新主题、新形式、新趣味的消费内容,为顾客创造传递多元文化的平台,策动形成新的夜间流行文化。
海边风车下,成为消暑好去处。夜幕降临,高温热浪渐退,记者沿着海塘来到风力发电机下,看到前来纳凉消暑的市民络绎不绝,大家或悠哉散步,或欢乐骑行,还有不少市民在大草坪露营,观看露天电影……市民崔李娜告诉记者:“晚上吹吹晚风,听着歌,来一场夜跑,一天的疲惫都消失了。”
漫步在海边,有结伴骑行的年轻人,有推着婴儿车有说有笑的宝妈宝爸,有沿着海塘散步的老人......不同年龄层的人都在夜游中找到了不同的乐趣。紧挨着风车边的空地上,后备箱集市悄然兴起,20多个摊位在道路两侧摆开,各式各样商品受到年轻人青睐。“生意还可以,一晚上营业额能有好几百元。”“00后”创业者张俊杰说。
小彩灯散发点点星光,装饰不同的摊位上摆放着各色美食。晚上10点,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滨海美食城夜市也热闹了起来,个大肉嫩的小龙虾,麻辣鲜香,让人口舌生鲜,烤苕皮、烤面筋、拇指生煎、蒸肠粉等美食则让人食欲大增。
滨海美食城位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西塘路和西场路交汇处,所处地段住宅小区较多,消费人群集中。目前美食城已吸引了“遇上洋洋烧烤”“张亮麻辣烫”等众多知名及网红品牌入驻。“我们充分用好本地夜宵、大排档的特色优势,集中打造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业态,填补该区域综合美食城空缺,努力打造成一个特色餐饮与生活休闲相结合的生活理想地。”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说。
为了让“夜经济”持续火热,该区(街道)创新服务,完善配套,将“夜经济”与旅游经济、小店经济、网红经济等相结合,引入体验式、娱乐式、互动式、沉浸式等多元业态,让繁荣的“夜经济”成为城市“新名片”。
去电影院看一场最新上映的电影,在美丽乡村点上一杯咖啡……日光下的海盐喧嚣繁忙,月光下的海盐各自美丽。夜色撩人,燃动的“夏日夜经济”不仅满足了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繁荣了市场、创造了就业。站在风口,海盐将越夜越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