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部门信息
我县以实干实绩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激发市场活力
发布时间:2023-07-14 09 : 13

■全媒体记者 潘成豪   通讯员 吴达青

本报讯 今年以来,海盐以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为抓手,加快惠企政策兑现速度,解决企业发展中的“急难愁盼”问题,为企业发展提供优质服务、创造更多便利条件。

“这笔补助资金非常及时,对缓解近段时间的困难起到很大帮助。”不久前,位于通元镇的嘉兴奥力弗光伏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了一笔322.77万元的补助资金。据了解,奥力弗是一家生产光伏组件的企业,前期,该公司投入3000余万元对车间进行数字化改造,根据海盐支持“数字经济发展”的专项政策,该公司申请到了这笔补助资金。

当前,奥利弗正处于扩大产能的关键时期,一边是正在建的新厂房,一边是亟需进行技改的老旧生产线,这笔钱的发放为企业送来了“及时雨”。该公司副总经理许敏良介绍,由于公司还有部分车间生产的产品规格已经不符合市场的需求,为此,急需要进行改造升级,预计需要投入500余万元资金。“有了这笔钱,可以立即对这个车间进行改造,计划停产2个月进行改造,改造后可以生产最新规格的单晶硅产品。”许敏良表示,海盐不仅在政策上给予扶持,在帮助企业发展壮大方面也给予了非常多的支持。

近年来,得益于良好的营商环境,奥力弗发展形势良好,现有的厂房已经满足不了生产需求。得知这一情况后,通元镇为企业提供了22亩土地用于新厂房建设。“今年5月项目开工,计划到今年底竣工,明年3月份投入生产。”许敏良介绍,新项目将具备生产1GW光伏组件的能力,达产后将为公司增加7亿元的年销售额。

今年以来,海盐相继制定出台了“专精特新”“两化改造”“有机更新”和“氢能、5G通讯、同位素三合一”等专项政策,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8+4”稳进提质政策体系要求,积极落实企业减负、降低成本等各项举措,推动政策措施精准滴灌、直达快享。截至6月底,已兑现各类资金9645.2万元。

为高效服务企业,今年,海盐组织全县20多个涉企部门的骨干人员成立“助企帮扶团”,300余名助企服务员通过线上问询、线下走访等方式与对接企业建立常态化联系,实现758家规上企业助企服务员选派全覆盖。同时,通过打造周末“政企有约”“周六在线助企”“先锋书记惠企直通车”等特色助企服务载体,面对面了解企业诉求,切实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面临的人才引留、要素制约、园区环境完善等实际问题,帮助攻坚项目全速推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公司所在的盐东片区位置相对较偏,周边配套设施不够全面,希望能进行完善,方便住宿员工的生活。”近日,在位于望海街道浙江弘观科技有限公司的一间会议室内,该公司行政经理何娟芳正向街道企业网格员提出诉求,网格员一一记录。像这样的实地上门走访,是街道企业网格员的定期工作。

据了解,望海街道企业网格员在“周六在线”走访中,发现浙江弘观科技有限公司因新厂房未办出房产证而无法接外贸订单,中间的空档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得知情况后,企业网格员第一时间深入了解,并对接望海街道项目推进中心,协同自然资源等部门,主动对接上级部门,帮助收集产证办理材料,让原本6个月办结的企业房产证,仅用4个月就成功交到了企业主手里,极大简化办证流程、缩短拿证时间。“从项目立项到现在,望海街道协调解决了我们公司很多困难,让我们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何娟芳说。

今年以来,海盐共走访帮扶企业6320家次,开展助企服务人数1680人次。同时,“助企帮扶团”依托“企业服务直通车”数字化平台,建立诉求收集、协调办理、回访评价的全程跟踪闭环机制,通过“线上+线下”协同推进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困难,目前累计受理诉求1520个,已办结1450个。

县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继续强化部门工作协调机制,加强沟通力度,推进走访联系企业频度和力度,帮助企业解决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提振企业发展信心。

记者手记:采访过程中,不少企业负责人表示,虽然当前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但是政府部门积极主动地为企业提供帮助,坚定了大家在海盐投资兴业的信心。哪里营商环境好,优质产业就往哪里集聚。政府部门只有当好企业“娘家人”,用心用情用力为企业做好服务,才是学习贯彻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的最佳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