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凤凰”现身海盐


  • 发布时间: 2023- 07- 12 08: 51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沈雨菲 张北辰   摄影 通讯员 顾月良

本报讯 近日,海盐鸟类摄影爱好者在南北湖蝶来亭附近的荷花池内拍摄到两只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水雉。

日前,记者前往该地点,看到在荷叶上,站着两只通体棕褐色,翅膀为白色的水鸟,姿态蹁跹,由于后颈呈金黄色,经专业人士确认为水雉。

鸟类摄影爱好者顾月良告诉记者,这段时间,两只鸟儿一直停留在这片荷花池内。“我观察鸟类5年了,第一次在南北湖见到它们。这里水草丰茂,食物丰富,它们就一直停留在荷叶上,觅食、嬉戏。”顾月良说。

当天,美丽的荷花池和水雉引来了不少游客驻足、拍照。来自江苏的游客盛先生告诉记者,他正在南北湖休假。“这段时间晨跑,看到了好多鸟儿,南北湖景美、生态也好,令人流连。”盛先生说。

据了解,水雉是鸻形目水雉科的一种中小型鸟类,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方,为杂食性,兼食水生动植物。因其有细长的脚爪,能行走于睡莲、荷花、菱角、芡实等浮叶植物上,且体态优美,羽色艳丽,被美誉为“凌波仙子”“水中凤凰”。

目前,水雉在中国分布范围正在逐渐缩小,种群数量不断下降,2021年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野外动物名录》二级保护物种。

记者从南北湖野生动物保护科普基地了解到,水雉为夏候鸟,繁殖期为每年的4至9月,通常营巢于莲叶、百合叶、水仙花叶及大型浮草上,目前已在海盐观测记录到16次。

据了解,此次发现的两只水雉正处于繁殖期,预计在南北湖停留到9月繁殖期结束后离开。

近年来,南北湖水质断面连续8年保持在Ⅱ类水,获评为省级“美丽河湖”。同时,南北湖也是东亚·澳大利亚候鸟迁徙路线上的重要驿站,是浙江沿海地区迁徙候鸟最富集地区之一,每年有162种15万羽亚欧鸟类在这里中转停留,其中国家二级以上保护鸟类36种,是中国候鸟最佳观赏地之一。

南北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以来,本着尊重和保护原有自然资源的原则,海盐以复元生物多样性为目标,优化钱江潮源生态湿地内沼泽、灌丛等,打造亚太候鸟迁徙与越冬的国际驿站。保护生态的同时,打造南北湖生物多样性保护基地,通过科普教育,营造全社会爱鸟、护鸟,保护生态的氛围。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