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0293/2023-75028 | 成文日期: | 2023-06-19 |
文件编号: | 盐农函〔2023〕32号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 | 有效性: |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第37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王海峰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二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加强两非整治后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的建议》提案已收悉,感谢您对全县“三农”工作的关心,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耕地是粮食生产的重要基础,解决好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必须守住耕地这个根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耕地保护,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批示。2020年9月、11月以来国务院办公厅先后下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行为的通知》(国办发明电〔2020〕24号)《关于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粮食生产的意见》(国办发〔2020〕44号)两个文件,次年1月省政府办公厅下发《关于坚决制止耕地“非农化”防止耕地“非粮化”稳定发展粮食生产的意见》(浙政办发〔2021〕6号)文件,我县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采取有力措施,强化监督管理,落实好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制止各类耕地“非农化”行为,坚决守住耕地红线。我县重点抓好粮食生产功能区“非粮化”整治优化工作,累计情况腾退各类“非粮化”1.53万亩,编制新版粮功区17.12万亩,通过“机械强农”、“科技强农”、“三产融合”,实现稳粮保供促共富。 一、关于“打破刻板印象,让农业变酷变轻松,鼓励引导和提高农机设备投入”的建议。近年来,海盐县贯彻落实全省农业“双强”行动部署,全县农机总动力达93192千瓦,拥有大中型拖拉机380台、水稻高速插秧机192台、联合收割机50台、无人植保机161台,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到91.5%,积极推动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一方面聚焦主导产业,全面布局机械强农五年规划。出台《海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深化机械强农行动推进农业“机器换人”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盐农〔2021〕146号)等文件,明确实施机械强农的工作重点,2023年开展全县的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规划布局,到2027年规划建设9个集“1+X”服务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事服务中心。另一方面聚能政策扶持,着力提升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县级扶持政策,研究出台了《海盐县2021-2023年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方案》,特别对应用于农业主导产业需特别引导推广的农业机械、首次引入我县开展新型农业机械应用试验的农业机械以及列入“一县三基地”建设主体购置的农业机械,补贴标准在部省补贴的基础上提高至50%-70%,引导机械化装备的提升。 下一步,我县将从加“大资金投入,努力提高农机应用水平”,“落实用地政策,全面满足农机设施用地需求”,“完善农机购置补贴,着力补齐农机化短板”,三方面着手破难度,吸引更多年轻人,实现农机设备共享,加快农业机械普及。 二、关于“推进农业生产要素降本,引进优质良种引导种养结合方式”的建议。海盐是全国非粮食主产区的产粮大县之一,长期以来,我县高度重视粮食生产工作,贯彻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依靠良种引进、政策扶持、稻渔种养,全力推进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首先,以科技驱动,加快种业成果转化,深化与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建立万亩良种繁育基地。加强产学研合作,积极从省市农科院、大专院校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品种试验培育、优化更新,为优质稻米发展提供种源支撑,2023年,引进优质水稻新品种32个。其次,加大政策扶持,提高种粮积极性。我县在省级规模种粮基础上,对规模主体水稻每亩增加20元县级补贴,2022年规模主体每亩可享受补贴超450元/亩,全县种粮补贴资金首超1亿,2023年已落实耕地保护补贴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3021万元。最后,发展稻虾综合种养,实现稳粮富民。近年来,我县以打造新兴稻虾农业龙头产业为目标,全面建设稻虾全产业链,推广具有海盐辨识度的稻虾轮作模式,创立“盐邑禾旺”和“盐邑虾旺”区域公用品牌,建立全省首家稻田小龙虾交易市场,海盐“稻虾米”连续两年获浙江省好稻米金奖。目前全县稻虾面积4.6万亩,2022年小龙虾产量超3600吨,均居嘉兴首位,亩均增收超3000元,实现了稻虾田块肥药用量减半、绿色健康发展。 下一步,我县将继续聚焦稻虾米品牌打造、完善粮食扶持政策、强化肥药双减,深入推进农业降本增效,加快政策兑现速度,提升产业效益,使更多人愿意投入到农业生产中,为农业产业贴砖加瓦。 三、关于“推进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拓宽销路渠道和产业链延伸”的建议。近年来,海盐县大力实施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高效、农民富裕富足,现代产业升级。一是培育龙头企业。着力构建“供种+基地+收储+加工+销售”的优质粮食全产业链,建立产加销一体化主体3个,月加工能力达90吨,引进培育规上稻米加工企业浙江海元米业有限公司,年产达5万吨。壮大省级农业龙头企业浙江万好食品有限公司,建立万好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力推广“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经营理念,大力发展旱粮大豆生产,打造5万亩浙北大豆产业基地,促进粮食产业“接二连三”发展。二是突出产销联动。搭建交易市场,202O年依托海盐县农副产品交易市场,建立全省首个稻虾交易市场,今年小龙虾交易市场改造提升,日交易能力达10万公斤以上,解决稻虾产业发展后顾之忧。加强销售联结,除建立本地“盐邑虾旺”直供店18家外,成立海盐县稻虾经营公司,积极与上海、杭州等地水产协会、浙江省农产品流通协会联合,拓展大城市销售市场,累计培育本地收购商11个。三是增强文化驱动。以形成“吃小龙虾首选海盐”口碑为目标,联手盱眙龙虾创业学院,开展首期小龙虾烹饪专业培训班,共建全市首个稻虾旗舰店,推动甘泉坊打造龙虾美食城,加速海盐稻虾飘香长三角。连续五年举办稻田龙虾文化节,进行龙虾垂钓、虾王比赛等多种形式活动,赋予小龙虾文化内涵。今年第五届海盐稻田龙虾文化节5月26日-28日在甘泉坊美食街举行,海盐以淄博为榜样,以小龙虾为媒解锁“流量密码”,做活农文旅融合文章,活动期间日均客流量超万人,每日烹制近5吨小龙虾。 下一步,我县将持续做好农旅联合发展的文章,不断拓展稻虾产业链,拓宽优质农产品销路,让农业更加有人文、充满情怀,富裕农业产业不一样的意义,做精、做细、做好三农产业。 最后,再次感谢您对“三农”工作的关心,希望您能一如既往的给予支持和鼓励。我局将继续加强农业两非后农业产业发展提质增效工作,即保障全县粮食生产安全,又保障全县农民切身利益,实现共同富裕。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 2023年6月19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