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践行农业“双强”行动 提速共同富裕新进程 |
||
|
||
■撰文 朱洁 徐芳 近年来,海盐县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在向现代农业转型发展中,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发展理念,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推进“两个先行”,扎实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以继续巩固省级特色农业强镇为契机,着力在“集聚”“特色”“精品”上做文章、下功夫。通过集聚农产品资源要素,优化产业布局,提高产出效率,加快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现全产业链发展。 从农业“双抢”到农业“双强”,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通过改革提能,服务提质,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型升级。 数智赋能 打造“新引擎” 一直以来,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聚焦强村富民乡村集成改革,着眼农业人才、农创客精准培育,深入践行农业“双强”行动,提速科技兴农助推强村富民,打造致富“新引擎”。 连日来的高温,吾味农场的大棚温度持续升温,为了不影响今年“红美人”的果品,农场负责人利用物联网手机端,实时监控大棚温度,及时为大棚通风降温。 “2022年,我们农场就创建了数字农业工厂,通过项目提升建设,对农业物联网系统进行改造提升,建立气象监测站及设施环境监测设备,可实时提供棚内温度、湿度、光照、土壤含水量等数据。”吾味农场负责人姚茂根说。物联网系统搭配手机终端,使用更简捷,管理更智能。 今年年初,吾味农场更是将“有轨电车”开进了农场里。采摘后的葡萄柚和“红美人”通过连接轨道的运输车上,直接被运输到大门口装车。“太省力,以前都要自己抬到门口,一个人一次最多只能拿70斤,现在我操控运输车就能轻松运1000多斤。”工人秦加盐说。 采取机械代替人工运送农资、采摘等作业,减轻了人员劳动强度、提高了作业效率、节约了生产成本,使农业生产各环节日益智能化、机械化,助力农业节本增效。“接下来,也会在基础设施好的农场继续推广轨道运输车。” 项目推进 开拓“新路径” 近年来,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以乡村产业振兴为基础,以农民创业增收为支撑,聚焦现代农业、深挖文旅特色,积极推进“双强项目”,开拓共富“新路径”。 今年,双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农事服务中心成为全县唯一入选浙江省农事服务中心“双强”建设的项目。该项目总投资402万元,目前正在稳步推进中。 “农产品农资展示展销中心、稻麦产业文化长廊正在建设,预期今年10月完工。”澉浦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说,届时,双丰农事服务中心将与农事体验融合发展,让农业有“质”又有“趣”,以“一粒米”故事全方位展示稻米历史、稻米文化、稻米科技和稻米农业发展,以通过农事研学、互动体验功能撬动全域乡村游,推进共同富裕新进程。 该项目也将同步整合周边村、农业大户等社会资源,精心设计“夏季插秧”“秋季收割”“冬季分享”等亲子体验和农事研学项目,打造独具特色的农文旅体验品牌。 服务提质 绘就“新丰景” 优化服务农业主体,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建立“一对一”定期走访主体制度,加强与农业经营主体的联系,详细了解农业扶持政策,加强农技指导,提高业主生产积极性,引导现代农业产业化健康发展。 春天是小麦病虫草害防治的关键时期,澉浦镇的外地大包户老赵却犯了难,因为老家有事耽误,一时半会回不来。“我们走访了解到他的情况后,立马安排人手,利用无人机给他们的小麦打药,防治病虫草害,解决了他们的燃眉之急。”澉浦镇农业农村办工作人员说。 近年来,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陆续出台多项产业补助政策,持续促进农业提质增效,为融合发展提供保障,鼓励主体做大做强,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推进“农业+”融合发展。 同时,深化富硒价值链,不断提升“硒”引力,助推产业提档升级;实施精准管理,融合一二三产,实施农产品镇域统一品牌进行营销运营,推动现代农业不断发展,绘就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农业发展“新丰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