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拼抢闯”创新业


  • 发布时间: 2023- 05- 26 08: 24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撰文 翁人羽 沈祝平

今年以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紧扣“经济增长、改革创新、招大引强”等目标,以“拼”的姿态、“抢”的状态、“闯”的劲头,推动全区(街道)经济社会发展呈现稳中有进的良好态势。

构建立体化服务体系 优化惠企政策服务

5月18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两个高端装备制造类项目签约落地,总投资13亿元,分别为年产10套大型模块化深冷化工装备绿色智能制造建设项目和电梯整机及年产15万吨电梯配件项目。

据悉,两个项目从对接到签约,均在短时间完成。“只要有1%的落地可能,就要用100%的努力去争取。”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成功招引项目,成立了专门的招商团队,积极对接企业,主动上门拜访,深入对接洽谈,全力解决企业诉求问题。接下来,该区(街道)将加强与企业的沟通对接,抓好项目全周期服务,推动项目早日开工建设。

优质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长的“沃土”。今年以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全方位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着力构建立体化服务体系,在市域内率先开展工业社区标准化提升行动,锤炼助企服务“基本功”,激活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强化政企联动,成立工业社区标准化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细化网格助企,创新“一五八”工作法以及构建一套覆盖9个面的网格化服务管理规范;组建19个先锋班组、21个先锋团队,以先锋党员力量带领企业攻坚技术难题、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组织架构面,梳理重点企业名单,开展精准服务,按照“第一时间 顶格优惠”原则,加大对专精特新企业奖励力度,鼓励企业持续研发投入、提升发展能级。同时,针对重点企业用工需求,优化“一企一策”流程,开展劳务对接、“按岗推人”等个性化的用工服务。

此外,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依托加强法治品牌建设,加强法治宣传和法治服务,全力以赴推进法治化建设进程,以高水平法治服务保障高质量经济发展,为优化企业营商环境贡献法治力量。截至目前,该区(街道)诚信守法示范企业数量为全县第一。

发力“两化”改造 助推产业转型升级

近日,笔者走进位于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的浙江安盛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看到技术员只需用扫码枪扫描产品条形码,该产品的所有数据、生产环节以及工人工作量就会汇集到企业的数字化系统中。

“我们目前共有2300多种各规格产品,没有数字化精准管理,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就会面临各种纷繁复杂的情况,生产成本会成倍增加。”该公司总经理廖文峰表示,为了破解这一问题,企业投入8000多万元进行数字化改造,产品交付率从原先的50%提高到90%,产值从2017年的1.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2.62亿元,经营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和浙江安盛汽车零部件一样,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越来越多的企业尝到了数字化改革带来的甜头。今年以来,该区(街道)贯彻落实数字经济提质创新“一号发展工程”,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为企业发展带来澎湃动力,不断引育数字经济新增长点。一季度围绕10个重点数字化技术改造项目,拉动制造业投资2亿元,同比增长10%。

与此同时,该区(街道)一批批节能降碳技术改造项目也在稳步推进,传统制造业企业不断向绿色制造靠近,绿色发展动能持续释放。预计,今年全年新增绿色工厂2家,规上工业企业总能耗控制在102万吨标煤以下。位于该区(街道)的山鹰纸业积极实施绿色转型,获评2项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今年以来,在《海盐县推进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转型若干政策意见》以及区(街道)新一轮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发布后,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以政策奖励的“层层加码”,不断激发企业“两化”改造的内生动力,多措并举助力企业“快速改”。同时,引导鼓励企业通过老厂改造、内部整理等途径,盘活闲置厂房和土地,一季度已完成整治高耗低效企业12家,腾退低效用地322.47亩;继续抓好“零地招商”,将在谈项目与存量厂房进行匹配,做好同一产业链上不同项目的有效嫁接,一季度已开展租赁厂房工业项目联审1次,引进工业企业4家;创新服务带动企业“高质改”,完成工业社区标准化服务体系建设,以高标准服务为企业的“两化”改造提供有力保障,并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工厂培育库,鼓励三江化工、艾迪西和特力再生等重点用能企业开展绿色化改造。

“接下来,我们将持续以数字化、绿色化改造提升产业的含金量、含绿量,壮大龙头链主企业。同时,以更贴心、更细致、更有效的“保姆式”服务,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