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元镇“微治理”助推“大平安”


  • 发布时间: 2023- 05- 23 08: 11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撰文 王伊婷 郁群燕

近年来,海盐县通元镇持续强化组织领导,落实主体责任,扎实推进“平安通元”“和谐通元”建设。今年5月,该镇被嘉兴市委、市政府授予“平安创建优秀镇(街道)”称号,连续十八年获得平安镇荣誉。

“微治理”助推“大平安”。为进一步推动辖区平安建设,构建多元矛盾纠纷化解体系,通元全面推进“破冰联盟”调解品牌建设,切实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

优化矛盾纠纷化解体系 建立调解品牌组织架构

“既然公开道歉,只要心意到了,赔偿金我就不做要求了。”今年2月,通元镇居民王女士有一处房产交由沈先生装修,装修过程中,因质量问题双方产生了矛盾,王女士拒绝支付尾款。沈先生在微信朋友圈发布了王女士的照片并进行辱骂,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

网络虽是虚拟空间,但不是法外之地,“破冰联盟”了解到这一事件后,与双方取得联系,进行面对面调解。现场,调解员倾听了当事人各自的诉求,找准矛盾争议焦点,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释明和讲解,告知沈先生在微信中发布不实信息,侵犯他人肖像权,损毁他人名誉,构成网络名誉侵权,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为积极化解辖区内各类矛盾纠纷,2021年,通元联合警调、信访、劳动保障、消费者协会及各村(社区)、企业的调解力量,成立“破冰联盟”调解队伍。目前,联盟成员有84人,由镇调委会成员、各村(社区)调解负责人、镇妇联、镇团委等相关负责人组成。通过打造程序衔接、功能互补的矛盾纠纷有效化解体系,多元化、高效率开展调解工作。

借力品牌调解,通元构建三级组织架构,在镇(街道)层面,成立领导小组办公室,在村(社区)、工业园区、中小学校等建立工作站,在村小组一级建立服务点,通过“室、站、点”建设实现矛盾化解组织全域覆盖。

前移民生服务阵地 打造家门口的调解服务平台

邻里间有了矛盾找谁说理去?家长里短的琐事儿又该上哪去调和……在滕泾村,“宋利峰调解工作室”的成立让村民在家门口有了“说理的地儿”。

“我们这个工作室是在2018年成立的,因为本身与村民比较熟悉,现场说法讲理、就地调解等方式更容易被群众接受。多年来顺利化解了各类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土地流转纠纷以及搬迁集聚后产生的矛盾。”滕泾村党支部书记宋利峰说。目前,该调解室配有3名调解员,近两年共调解了100余件矛盾纠纷案件。

哪里有纠纷,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在基层治理中,“宋利峰调解工作室”利用其资源优势、经验优势,助力通元建设和谐文明小镇,让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更加暖心、高效的调解服务,用实际行动提升村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前移民生服务阵地,做精做细调解品牌。近年来,通元将“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理念融入到矛盾纠纷化解之中,依托法治小院、睦邻客厅等,建立了一批“家门口调解室”,包括滕泾村“宋利峰调解工作室”、雪水港村“利民调解工作室”和通元镇“王大姐的小客厅”等品牌调解工作室。三个工作室成立以来,已成功调解纠纷案件263件。

为进一步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实效,通元积极探索多元化调解方法,创新“圆桌调解”“板凳调解”“流动调解”等调解形式,广泛吸纳乡贤及当地“老娘舅”等调解力量,并培育组建一批民间调解类社会组织,妥善化解矛盾纠纷。

强化矛盾纠纷排查 发挥调解品牌工作实效

“最近家里情况怎么样?”“这是我们普法的一些宣传资料,你们看一看。”……蒋峰是“破冰联盟”的一名成员,从事调解工作已经十多年了,经验丰富的他在日常走访中认真摸排各类矛盾纠纷隐患。通过面对面了解群众诉求,畅通群众诉求表达渠道,零距离排查矛盾纠纷。

“之前排摸到一起邻里矛盾,双方因为土地归属纠纷一直不和,我们了解到后和两户人家来到实地查看,现场为他们进行调解。”蒋峰说。依据现场查看的树和界石,调解员为双方重新划分了界线,顺利化解了矛盾。

依托成员深入基层、分布广泛、熟悉民情的优势,联盟进一步加强不稳定隐患排查,落实日常排查、联合排查、专项排查相结合机制,实现对矛盾纠纷引发轨迹、薄弱区域、动态趋势等智能预警,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不断提升社会治理效能。

同时,通元健全分析预警研判,建立“日周月”工作清单制度,即服务点每日一巡查,工作站每周一研判,办公室每月一通报。加强矛盾纠纷化解,对排查出的矛盾纠纷,要发挥调解力量最大限度就地及时化解。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