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县高分通过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考核


  • 发布时间: 2023- 05- 23 08: 31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范阳

本报讯 日前,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考核评估专家组来盐,对海盐承担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进行考核评估。海盐获得92+7的高分,以优秀水平通过考核验收。

评估会上,考核评估组根据基本公共服务事项梳理是否准确、全面,标准体系编制是否系统全面、重点突出、协调配套,标准内容是否科学、普遍适用等评价内容进行百分制打分,并根据试点成果的推广价值、创新性进行十分制加分,经综合测评,打出了92+7的高分,成绩优秀。考核组一致认为海盐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合理,配套全面、层次得当、划分明确,具有较高的适用性。在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程度、保障服务水平,满足人民群众体验感、获得感上成果显著。

据了解,国家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是指通过探索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制定、实施、应用,进一步规范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运行与评价,提升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和质量。

多年来,海盐围绕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在基本民生服务、公共事业服务领域推进城乡均衡发展,探索出了一条公平均等、多元高效的改革新路,形成了一系列改革亮点。其中,海盐“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入选首批18个全国农村公共服务典型案例。2020年4月海盐获批全国首批、省内唯一的国家级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综合试点,试点涉及公共教育、劳动就业创业、社会保险、医疗卫生、社会服务、住房保障、公共文化体育、优抚安置、残疾人服务等9个领域。

日前,家住海盐县澉浦镇(南北湖风景区)永新村的徐阿姨来到该镇便民服务大厅办理退休手续,在工作人员帮助下,不到5分钟就办好了手续。“很方便,都不用去海盐城里。”徐阿姨连连称赞。

在海盐,“出门即办”的办事模式越来越融进百姓寻常生活,“一站式”服务大厅实现镇镇有、村村有。这得益于海盐多年来以标准化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积极探索,通过标准制定,推动高频业务事项科学有序地下沉至基层窗口办理,极大方便了办事群众,尤其是提升老年人办事体验,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持续增强。

同样,在教育领域得益于《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规范》标准的实施发布,海盐实现了义务教育“同步课堂”全覆盖。近日,在沈荡中学的多功能教室,孩子们正在上一节特别的课,投影屏幕上的授课老师来自县城实验中学,通过一根网线、一个摄像头,孩子们与县城中学的学生一起进行学习。

“不仅城乡学校课堂‘同步’,师资也在‘同步’。近年来,海盐积极探索校际合作发展模式,建立‘学校发展共同体’,目前27所农村学校与7所城里学校全部结对,全县交流轮岗教师占符合条件教师总数的43%,远超省教育厅15%的要求,推进了城乡教育‘零差距’。”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办事均衡”“教育均衡”只是海盐标准化建设中的“冰山一角”。海盐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打造了“一系列标准”,涉及教育、文化卫生、就业等11个领域36项基本服务标准,不断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质量。同时,确定“一个清单”全面覆盖,涵盖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军有所抚、文有所化、体有所健、事有所便等11个领域112项服务项目。

此外,海盐提炼形成了“一套评价体系”,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县域标准《县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评价指标体系》,明确41项一级指标和60项二级指标,为检验县域范围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现度、可持续等内容提供科学测算依据。

海盐通过搭建起“一张清单+一系列标准+一套评价指标”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推动了基本公共服务“软要求”向可量化可测算的“硬指标”转变,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不断增强、服务均等化水平全面提升、服务便捷性不断提高,群众综合满意度大幅提升。

在病有所医领域,实现了城乡“15分钟卫生服务圈”全覆盖;在劳有所得领域,打破了城乡就业“壁垒”,实现城乡劳动者同等、同质享受创业、补贴政策,重点群体帮扶就业率达到96%以上;在老有所养领域,形成了“医养+康养联合体”的养老服务模式,构建起了机构全托、社区日托、居家服务相衔接的居家养老服务新格局,打造“15分钟居家养老服务圈”;在弱有所扶领域,至2022年底,长护险累计享受近6万人次,基金支付7000多万元……目前,全县基本实现了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军有所抚、文有所化、体有所健、事有所便,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基本公共服务“海盐经验”。

“接下来,海盐将持续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持续增加标准有效供给,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工作发展,为共同富裕示范区标准体系建设提供‘海盐样板’。”县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