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微敏
本报讯 为抢抓毕业生春招“黄金期”,近日,海盐首趟2023年“跨省揽才专列”启程,县人力社保局“引才组”首站开赴江西,9家优质企业携61个招聘岗位921个名额,赴江西理工大学、赣州科技学院等5所高校,开展上门揽才。截至目前,首趟“专列”已收到简历投递611份,达成初步意向228人。
此次“跨省揽才专列”首站开赴江西理工大学和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前期,海盐与两所高校进行了对接,了解到两校学生来盐就业意向普遍较高。“两天的专场招聘会下来,总体来说专业匹配度高,学生来盐就业热情高。”浙江科路核工程服务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祖林表示收获不小,目前收到了120多份简历,达成初步意向60人。
“高薪+福利”,此趟跨省揽才,海盐企业各个都是诚意满满,给出的平均月薪达到6000元,部分岗位最高月薪突破2万元。像山鹰纸业、科路核工程等企业还推出了员工日常生活补助、职业生涯规划、职场升迁空间内容,提升了就业“吸睛力”。
引才“先人一步”,生产才能“快人一拍”,为提升高校引才活动的对接精准度和活动知晓率,县人社局在“引才专列”出发前便积极与当地高校对接,提前通过学校招生网、院系就业网和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发布招聘岗位信息,并由专业院系辅导员精准推介招聘信息和海盐人才政策。
“我们对海盐企业的招聘岗位做了整理,提早对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进行推送,方便学生提前了解自己感兴趣或者对口的岗位,来参加招聘的积极性会更高。”东华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负责人李志强说。
“一个小时内我们就收到二十多份简历,投递简历的学生很多都是提前关注了我们企业和岗位,方向性和目的性都很强。”浙江山鹰纸业有限公司招聘专员刘强表示,符合岗位需求的学生较多,后续将继续跟进他们就业意向和职位匹配度择优录取。
今年,浙江省提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海盐也将攻坚“科技人才”作为“三大攻坚”之一,在人才政策升级、人才生态环境优化等方面释放多重利好,为县内重点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丰沃土壤。
“我们也希望借此次现场招聘的机会,与省外高校建立引才工作站和一些长期的合作,为海盐引入更多的人才,助力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县人力社保局党委委员、副局长汪薇表示,后续吉林、兰州两地“专列”也即将“发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