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774G/2023-67560 | 成文日期: | 2023-03-02 |
文件编号: | 盐政务办〔2023〕4号 | 组配分类: | 计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海盐县政务数据办 | 有效性: |
海盐县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2022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
|
||
2022年,海盐县政务服务和数据资源管理办公室深入学习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论述,紧紧围绕法治政府建设的要求,大力开展普法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法治政府建设,不断提升工作水平,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理论学习,夯实法治基础。一是坚持领导带头学法工作,全年组织理论学习10多次,着重学习了《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社会主义学院工作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有组织犯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信访工作条例》《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等多部法律法规,进一步提高了领导干部及全体职工自觉依法行政意识。二是宣贯实施互联网领域法律法规。做好《浙江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网络虚假信息治理的决定》《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等新出台法规的宣贯实施。2022年5月,由海盐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海盐县宣传贯彻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实施方案》,部署宣传贯彻工作。5月,县政务数据办党组书记、主任在县十六届政府第四次常务会议上,向与会领导现场解读《条例》主要内容,并发放《条例》单行本供研读;同时,县政务数据办发动全县各部门(单位)、各镇(街道)通过夜学集中开展《条例》学习活动,覆盖范围约78个部门(单位)共计1500余人。 (二)开展法治教育,提高法治意识。县政务数据办运用法治知识宣传教育专题讲座、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考试等多种形式,对领导干部及全体职工强化法治意识,提升法治知识,调动广大干部参与法治政府建设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法治政府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达到学用结合的目的,为加快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起到了积极作用。通过海盐发布、爱海盐等县级新媒体做好广泛宣传,在门户网站上采用飘窗形式做好宣传,在县镇两级政务服务中心等场所,通过LED显示屏、易拉宝、宣传册等形式进行宣传。县政务数据办联合县教育局开展“海盐县《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科普暨校园数据宣传创新大赛的活动”,共收集到绘图类作品31份、视频5份、报刊6份,评选出若干一、二、三等奖,并在“海盐教育”微信公众号等相关媒体上对获奖作品进行展示。县政务数据办联合县教育局开展“海盐县《浙江省公共数据条例》科普暨校园数据宣传创新大赛的活动”,数据安全从娃娃抓起,拓宽《条例》宣传广度,共收集作品40余份。 (三)全面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方案。深化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证照分离”改革。健全全县统一、线上线下融合的政务服务体系,加快推动政务服务2.0向镇(街道)、村(社区)延伸。配合做好垂直业务信息系统与浙江省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对接,深入推进长三角“一网通办”,实现更多事项“跨省通办”。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监管,加快年度改革举措落地,迭代优化营商环境评价体系。出台《海盐县2022年营商环境优化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全面提升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持续优化便捷高效的政务环境、着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围绕安商稳商全方位强化企业服务等重点任务,责任落实到部门,开展重点任务督查。推进营商环境评价工作,每月开展无感监测指标分析,推动责任部门落实改进措施,提升指标水平,邀请第三方对年度评价情况开展精准分析,压实责任部门提升指标。利用“浙政钉”政务协同平台作用,赋能我县疫情防控精密智控。由县政务数据办、县公安局和县卫健局共同总结撰写的《差异化建设疫情防控流调溯源协同应用 实现多端并联协同推进》被省大数据局汇编收录至“浙政钉”助力疫情防控典型案例集。 (四)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一是100%实现企业投资项目“统一收件、统一审批、统一出件”,推进规划用地“多审合一、多证合一”,完成土地预审和选址意见书合一相关工作。除负面清单外,新批工业用地100%按“标准地”出让。实现测绘、检测等机构对竣工验收必要的数据进行联合测绘和检测,行政审批人员可以直接参考联合测绘单位提供的综合测绘报告,出具相关核实确定书,项目验收时间大大节省。加强综合测绘成果质量监管,开展综合测绘项目成果质量监督检查,推广使用综合测绘合同标准范本。实施项目推进容缺承诺制,将规划公示和招投标文件备案并联推进,缩短了10个工作日的办理时间。出台《海盐县“证照分离”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对我县所有涉企经营许可事项实行全覆盖清单管理,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审批服务等四种方式分类推进改革,公布海盐县涉企经营许可事项改革清单。二是每月梳理省级2.0平台上线的新增事项,以工作群形式请涉及部门(单位)及时将相应事项转到政务服务2.0平台收件,确保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工作顺利推进。截至9月30日,接入“一网通办”系统事项1832项,“一网通办”办件率为98.20%。推进“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模式,“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配置镇街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185个,村(社)政务服务“一网通办”事项7个,完成9个镇街便民服务中心网上办事大厅设置、账户开通,设备适配等,通过业务培训实现镇(街道)“一网通办”业务通畅。推动已实现86%民生事项在镇(街道)便民中心可办理,水电气等民生事项在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实现“一窗受理”,无差别综合受理实现9个镇(街道)全覆盖,公安服务窗口实现全进驻,4个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已采用“肩并肩”服务模式。“市民之窗”全县布点19台。开展政银合作,完成覆盖县、镇、街道的31个农商银行网点开通及柜面29个事项、移动pad端29个事项、丰收互联APP403个事项和自助终端180个事项的接入工作,进一步推进政务服务便利化。三是按照嘉兴市“市县一体”模式推进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建设,做好数据资源体系建设,推进县级自建系统与IRS的关联。截至10月底,IRS系统上应用系统75个,数据编目1262条,已归集数据17961 项,申请共享批量数据115个,接口106个,支撑了19个单位24个应用的建设。积极做好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特色和长三角区域公共服务便利共享工作,今年在巩固现有长三角三省一市“跨省通办”的基础上,继续和苏州相城区深化合作,建立常态化点对点的交流联系机制,并开展了事项梳理,并利用跨省专窗和依托长三角一网通办平台开展异地接件办理。参加一窗研究筹划的“跨省通办联盟”,签订《一窗·全国跨省通办联盟合作计划书》,构建起交流机制,破解跨省通办“瓶颈”。今年分别与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南京市江宁区行政审批局分别签订两地政务服务“异地通办”合作协议,扩大政务服务“跨省通办”范围。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一)干部队伍法律素养有待进一步提高。县政务数据办窗口所涉及的办理事项数量多、范围广,相应的所涉及的法律法规条款也较多,对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要求较高,窗口人员依法行政能力仍需进一步加强。 (二)政务服务改革创新力度还不够。需要进一步探索政务服务改革新举措,进一步规范政务行为,进一步简化办事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创优政务服务环境。 三、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职情况 (一)加强领导责任。严格落实法治政府建设一把手负责制,召开机关法治建设专题会议,专题研究部署年度法治建设重点工作,切实将法治建设工作作为重要内容纳入年度工作计划。 (二)带头学法用法。通过领导小组讨论学习、专题学习、集中学习等方式开展集体学法,落实加强依法行政理论学习,督促全体干部职工严格依照法律办事。 (三)提升法治观念。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示范者、践行者,引导干部职工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践行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 四、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一)加强人员培训,完善法治工作力量。积极参加省、市、县组织的依法行政工作培训,强化工作人员的法治意识和服务意识,提高业务水平,提升依法行政能力。 (二)强化法治宣传,推进依法行政工作。通过专题会讲座和月考等形式,结合窗口条线工作实际,系统宣传行政执法的重要性和如何改进和提升行政执法水平和能力的方法,在实际工作中的充分运用各种有效手段和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行政执法水平。 (三)畅通监督渠道,健全知情明政机制。加强政务信息公开,完善投诉举报渠道,做好政务信息公开反馈工作,认真做好政策解读与舆情的监测工作。 海盐县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办公室 2023年3月2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