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暖心助听障儿童回归有声世界


  • 发布时间: 2023- 03- 06 11: 21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全媒体记者 沈雨菲

本报讯 近年来,通过常态化的新生儿听力筛查、听障儿童康复训练等一系列工作,从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入手,海盐县残联联合县妇保院,不断扩大听障儿童康复治疗覆盖面,加强对听障儿童康复治疗全方位服务。

今年3月3日是全国第24个“爱耳日”,记者探访了县妇保院儿童康复中心。“一闪一闪亮晶晶,满天都是小星星。”在县妇保院儿童康复中心教学室内,一名康复医师正在带领听障儿童进行《小星星》童谣的演奏训练,随着老师拍打节拍,孩子们拍打对应的音符,成功完成了一段歌曲的演奏。现场,一名6岁男孩专注地弹奏着乐器。这名男孩患有先天性听力障碍,一直通过佩戴助听器,积极参加康复性训练,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他已经可以无障碍地进行沟通交流。

陪同男孩进行康复训练的妈妈汤女士告诉记者,康复训练不但让孩子学会了很多生活技能,也让他的性格变得活泼开朗。“训练过后,他就变得更加愿意和小朋友一起玩,他觉得和小朋友一起玩就比较开心,在家里一个人比较孤单。”汤女士说。

“通过训练听障儿童精细动作,增加他对生活的一些自理能力,通过集体课程我们可以让孩子学会主动参与到群体活动中,对以后融入社会、融入生活打好基础。”县妇保院儿童康复门诊负责人赵爱芬表示,县妇保院是省级儿童康复定点机构,通过开设的一对一的言语个性课程、集体融合课程、手工作业课程等康复课程,构建了“素质养成、康复矫治”的适应性康复模式。

据了解,目前,海盐县妇保院儿童康复中心共有172名儿童接受康复训练,其中听障及语言障碍儿童78名,共开展言语训练8013人次,康复有效率超80%。县残联通过每月为每位需要康复训练的7周岁以下儿童发放3600元补助,让患儿每周能接受2至3次的儿童康复训练,减轻患儿家庭经济压力。

近年来,海盐县残联联合县妇保院开展听障儿童康复训练、听障儿童社会融合等一系列活动,帮助听障儿童积极融入社会。县残联康复教育就业部副主任沈晓芳告诉记者,通过实行经济上的补助和就近康复机构的建设,家长们的压力也大大减小。“所有的残疾儿童,在海盐‘家门口’就可以实现就近、就便康复训练,不用再跑到大城市。”沈晓芳说。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