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045Q/2023-67636 | 成文日期: | 2023-03-23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县教育局 | 有效性: |
海盐县澉浦小学:浙派古琴传习 助推教育共富 |
||
|
||
为扎实推进“双减”工作,丰富课后服务内容及形式,增强课后服务的吸引力,澉浦小学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浙派古琴”引入课后服务体系,聘请浙派古琴姚门第三代传人蔡群慧女士及弟子入校授课,让农家学子也有机会与高雅艺术亲密接触,悠扬的琴声,拨动着孩子们的心灵,谱写着生动的成长之曲。 去年九月,在澉浦镇政府和蔡群慧女士的鼎力支持下,学校根据传统文化教育活动的需要,打造了一间具有古典气息的教室。教室里,一床床古琴整整齐齐地摆放在琴桌上,引来孩子们好奇的目光。 泠泠七弦上,静听澉湖秋。古琴课上,浙派姚门第四代弟子吴蓓珩和鲁朝阳两位老师到校,为第一批位学员授课。孩子们认真聆听了古琴的历史、款式、结构等基本知识,练习了古琴坐姿,还学习减字谱。看着老师用跳跃的手指拨动琴弦,悠扬的乐音和美妙的音色让孩子们深深陶醉其中。“我们安排每周两节次以上的练习频次可以让学员们有更多的机会探寻悠远的古典音乐世界。”澉浦小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姚海英表示。 日前,非遗项目浙派古琴“双进”活动暨“浙派古琴非遗传承基地”授牌仪式在澉浦小学举行。澉浦镇党政领导到会致辞并向学校授予了“浙派古琴非遗传承基地”称号。蔡群慧老师作《走进神秘的古琴世界》专题讲座,还带着古琴班学员演奏了《阳关三叠》《春晓》《鹿鸣操》等古琴名曲,现场响起了阵阵掌声。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澉浦小学积极探索实践,大胆改革创新,在不断完善基础托管的前提下,应需延长托管时间,为家长排忧解难。同时学校充分挖掘传统文化、乡贤、农耕+旅游等特色资源,将“国家级非遗项目浙派古琴”“大于课堂”“躬耕研学”“中医岐黄”等社会力量引入课后优服体系,丰富了育人路径,让农村的孩子可以跟城里的孩子一样获得优质教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