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002556037X/2023-00567 | 成文日期: | 2023-03-14 |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 其他工作 | |
发布机构: | 海盐县核电产业发展服务局 | 有效性: |
加速同位素产业“千亩千亿”梦!海盐举行清华“三创地方行”核医疗专场对接活动 |
||
|
||
对核医疗而言,“同位素”是一个绕不开的词汇,眼下,海盐正大力发展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致力于打造全国医用同位素产业示范基地,实现“千亩千亿”同位素产业集群发展。 3月10日,一场清华校友走进海盐之核医疗专场对接活动让一批有意向、可落地,重点围绕核医疗赛道项目与海盐加速对接。当天上午,包含BNCT强流回旋加速器、启核医疗在内的11个清华校友项目进行现场路演。相关创投机构、基金代表、有投资意向的民营企业家也参与了此次活动,并在路演现场与项目进行合作交流。 路演结束后,交互式PET成像技术项目和肿瘤微创创新型医疗设备项目与秦山街道现场签署了合作协议。 肿瘤微创创新型医疗设备项目负责人曲飞寰是第一次来到海盐。第一次来就签下意向合作协议,曲飞寰说:“我们实际上是从去年年底开始和海盐地方政府进行沟通,过程中一直能感受到海盐的诚意和当地发展核医学产业的巨大优势,这次来到海盐实地考察之后,更能感受到海盐便利的营商服务,所以也想将海盐作为我们布局长三角、未来面向出口市场的一个起点。” 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秘书长余永平表示,“海盐的同位素产业规划非常清晰,产业结构也很合理,尤其是产业政策的支持力度也非常大,我相信通过将清华校友三创大赛的同位素专项和核医疗专项落地在海盐,结合清华的科创能力,在服务好校友、服务好学校的同时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在余永平看来,海盐发展核医疗具有同位素资源、长三角中心区位以及产业政策三重优势。 当天下午,参加路演的项目代表们还实地前往秦山街道、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进行考察,并在核电科技馆进行了“项目平台面对面”交流座谈,就项目支持政策、具体落地需求等与秦山街道及相关部门进行具体交流。 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副院长王根良在对接活动中表示,“作为清华大学的地方院和长三角科技创新的平台,长三院一直坚持科技研究、坚持推动长三角区域产业发展。这次组织清华校友走近海盐之核医专场,就是聚焦海盐发展同位素产业这一优势。希望搭建一个高层次人才、科创项目和地方新兴产业发展互相交流的平台,推动海盐同位素产业加速布局长三角和进一步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为海盐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据了解,本次活动由清华校友总会生命科学与医疗健康专委会、浙江清华长三角研究院、海盐县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海盐县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专班主办,海盐县核电产业发展服务局、海盐县科技局、秦山街道、清数D-LAB承办。 近年来,海盐县秉持“依托核电、发展海盐”的理念,大力发展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产业,目前已集聚核电关联企业111家,2022年,海盐核电及关联产业总产值达318亿元。海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县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专班班长陈峰告诉记者:“依托秦山核电可大规模稳定生产同位素的独特优势,海盐瞄准核技术应用(同位素)产业,已经先后引进同位素制备、放射性药物生产、标记化合物合成等项目12个,计划总投资超40亿元。目前,省生态环境厅已批复中核秦山同位素生产基地(一期)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接下去,我们将全力推进同位素产业园建设进度,谋划设立产业发展基金,加快制定出台专项扶持政策,为企业落户做好各项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