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我们的村晚”元宵佳节热闹上演 烹一道冒“锅气”的文化大餐


  • 发布时间: 2023- 02- 06 14: 28
  • 信息来源: 浙江日报
  • 浏览次数:
  • 打印

见习记者 林晓晖 本报记者 王雨红 顾雨婷

2月5日,全国欢庆元宵佳节。19时,2023年浙江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晚”省主场活动在海盐县沈荡镇永庆村文化礼堂开演。

音乐说唱、越剧串烧、非遗表演、超级模仿秀……15个节目琳琅满目,100多位演员登台献技,演的是乡亲,说的是乡音,唱的是乡愁,舞的是乡情。自2015年举办第一届以来,“我们的村晚”已经陪伴观众走过8年时光,从村民们的小联欢成为浙江乡村百姓不可缺少的年味“硬菜”。

总导演张晓峰操办了八届“村晚”。在他看来,和其他大型晚会相比,这出由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大戏,特别之处在于冒着腾腾“锅气”。

“咱中国人吃饭就讲究‘锅气’,文化大餐也是如此。”张晓峰说,“村晚”的“锅气”来自于原汁原味的乡间素材、火花碰撞的融合编创、精心建设的文化礼堂大舞台。这些元素共同烹调出一道乡土文化盛宴。

热闹中传递生活复苏的信心

晚会在开场曲《张灯结彩》中拉开帷幕,来自全省各地文化礼堂的歌手齐声歌唱,舞者在台上欢快地舞动。这个由《滚灯》《酿酒》等多个节目融合而成的开场表演,瞬间炒热了现场气氛,将浓浓的年味儿传递给每一位观众。

海边渔民、山区果农、务农村嫂、乡村致富带头人……来自全省各地的数百位村民摇身一变,在舞台上大放光彩。

村民袁康佳参演的是舞蹈《酿酒》。该节目以沈荡黄酒酿制技艺非遗项目为原型,通过讲述它的传承历程,展现民间精湛的手工技艺。节目不长,只有短短1分钟,袁康佳却和舞伴们准备了近半年,最多一天要彩排五六次。“这是我第一次站上省级舞台,很激动,也倍感幸运。”袁康佳说。

舞台上,一群身着旗袍的“模特”十分抢眼。这是台州市路桥区路北街道和兴社区带来的乡村旗袍秀《村韵》。一群平日在田间地头劳作的村嫂换上靓丽的旗袍款款走来,展现着新时代浙江农民的抖擞精神和自信风采。

“前两年‘我们的村晚’采用云上演出方式。”张晓峰说,今年的晚会首次遇上元宵节,主要突出一个“闹”字。为此,他们设计了很多互动性的节目,让更多老百姓参与进来,闹元宵、迎新春,重振对生活的信心。

礼堂内座无虚席,主会场周边,“我们的村晚”大联欢、“老街·新味”特色年味集市、“浙里·新风”元宵灯会游园等活动现场人头攒动,游客流连忘返。

此外,当天全省还有一百多场“村晚”和“我们的村晚”同时举办,通过视频连线,以“4K矩阵”的方式让130多场“村晚”在大屏幕上同步呈现。

热气升腾自广袤的乡村大地

一场“土里土气”的表演,何以让偌大的文化礼堂座无虚席?

在张晓峰看来,这种“土气”其实是一种质朴而又热烈的表达。

村民的表演更有“泥土气”,这些“土”文化、“土”风俗都是“村晚”的“根”,大多已有几十年、上百年的历史,村民们自编自导自演,非遗文化、乡土风情就在他们的表演中自然流淌。

今年61岁的徐成正来自衢州,是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邵永丰”麻饼制作技艺传承人,带来非遗表演《排“饼”布阵》。

舞台上,只见竹匾中几十只麻饼在徐成正手中一圈圈旋转,正面磨上芝麻后,又整体腾空而起,在空中翻个身回落到竹匾中。这“银光飞舞”杂技般的表演,赢得台下观众连连叫好。

时隔三年,“我们的村晚”再次搬到线下和村民面对面,让徐成正不禁感慨:“人间烟火味又回来了。”尽管他已在国内外各类舞台表演过上千次,但上“村晚”舞台还是首次。徐成正告诉记者,希望通过这个舞台,让更多老百姓了解麻饼的制作技艺,让非遗文化传承下去。

“山风吹过光明的田野,微风中有稻花的香味,稻草人站在路的旁边”“你若寻梦,寻到水乡来,我会给你一片春暖和花开”“幸福渔家越唱越开心,唱出好心情”……

一首首村歌在礼堂回响,观众们静静聆听,记忆深处的乡愁轻泛涟漪。无论何时何地,我们总是能深切地感受到这股源自土地的召唤。

每年的“村晚”节目都在更新。为能持续不断注入生命力,文化礼堂文艺骨干培训班和“我要上村晚”系列活动贯穿全年。

今年的15个节目从各地推荐报送的近200个节目中遴选而来,其中就包括“我要上村晚”系列的村歌大赛、小品大赛等获奖作品;与“老”面孔翁仁康搭档的女主持人方佳则是来自“我要上村晚·主持人大赛”的选手。

又如节目“三句半”也是今年出炉的新花样。一支由沈荡镇本地村民组成的三句半队伍登上村晚大舞台亮相,一首朗朗上口的三句半,用诙谐幽默的话语,向全省人民分享嘉兴的美食、美酒和美景……

“热度”注解文化礼堂的浙江实践

“村里的文化礼堂,是我们平时放下碗筷就想去的地方。”沈碧云说。

沈碧云是永庆村村民。她回忆起三年前,镇、村共同出资,对文化礼堂进行了搬迁、扩建。如今,3000多平方米的文化礼堂,配套有特色展馆、书屋、多功能活动室等,在空余时间,村民都会来这里聊天、看书、运动。

乡村文化的传承到底能带给我们什么?冯骥才先生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传统村落中蕴藏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文化景观,是中国农耕文明留下的最大遗产。”乡村文化生活是传承民族文化文脉的根基,而乡村地区恰巧也是基层文化设施建设的薄弱一环。

能不能在广袤的农村地区打造一个传承文化、积淀底蕴、滋养身心的场所?2013年,浙江全省启动农村文化礼堂建设,截至2022年,全省农村文化礼堂累计建成20511家,实现了“全覆盖”。

如今,在文化礼堂办一场热热闹闹的“村晚”,已经成为浙江乡村老百姓春节期间必不可少的节庆活动。据统计,今年春节前后,已有5800余场“我们的村晚”在全省各地农村文化礼堂精彩上演。

当晚,宁波市2023年“我们的村晚”在鄞州火热开演,来自非洲的国际友人带着精心编排的杂技《世界民族风》登台亮相,热情诚挚地表达中非友谊。在温州鹿城区,辖区内的文化礼堂“草根明星们”精彩亮相,在文化礼堂先锋队及文艺爱好者自编自导自演的歌舞、瓯剧、讲书、魔术等13个节目中,传递着温州乡村的幸福味道。

浙江“我们的村晚”品牌已经走向全国,成为“国家样板”。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支持农民自发组织开展“村晚”等体现农耕农趣农味的文化体育活动。前段时间,2023年全国“村晚”示范展示点名单公布,浙江又有4个村子入选,成为全国入选示范点最多的省份。

一座座文化礼堂,搭建起一方百姓舞台,也勾画着乡村振兴的生动图景。

2022年是农村文化礼堂建设10周年。农村文化礼堂从无到有、从点到面、从“盆景”到“风景”,从“物理空间”升华为“精神文化空间”,不仅成为美丽乡村的文化地标,也成为民有所乐的乡村“会客厅”、传承文脉记忆的“乡愁基地”、凝心聚力的“精神家园”,充分彰显着浙江人奔向共同富裕的乡风乡韵。


信息来源: 浙江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