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002556213T/2023-00683 成文日期: 2023-02-28
文件编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生态环境分局 有效性:

嘉兴市生态环境局海盐分局2022年法治政府建设年度报告


  • 发布时间: 2023-02-28 14: 42
  • 信息来源: 县生态环境分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2022年,县生态环境分局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落实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紧扣七大提升行动,全面推动数字变革与美丽海盐建设深度融合,扎实推进减污降碳协同、污染防治攻坚、生态保护修复、督察问题整改,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市前列,生态环境保护交出高分报表。现就我局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举措和成效

1、严格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科(室)及局属各单位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法宣科负责组织开展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工作。年初进行专题研究部署,明确法制政府工作年度计划、主要任务、具体要求及保障措施,确保工作任务能得到有效落实。县政府常务会议专题学习《浙江省生态环境保护条例》,局主要领导作为主讲员,带头学习并回顾我县近年环保政策措施、取得的成效及存在的不足,主动吸收生态环境部门参与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决策、研究论证重大项目。

2、组织学习培训,提高全员法治意识

利用周一夜学,组织开展局干部职工能力建设培训,提高队伍能力。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学习省、市党代会和县委十五届四次全会精神,深化学习领悟,提高政治素养。组织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学习纲要》,引导全局干部职工更加自觉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忠实践行者。加强作风建设,锤炼锻造“五敢”型干部队伍。实施“一张清单管全年”,把抓好考评奖惩作为引导全局干部职工干事创业的关键一招。开展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和一般干部双向选择工作,激发年轻干部队伍活力。新提拔中层正职3人、中层副职8人。深入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开展防范利益冲突专项治理工作,共90名干部职工填报《干部职工防范利益冲突情况自查报告表》,全力实现利益冲突事项“清仓见底”。

3、规范决策、审查等行政行为

严格执行“三线一单”空间布局约束要求,对位于生态保护红线内的工业项目一律不批,对列入管控单元内禁止准入的项目一律不批,对于重大项目召开项目集体审议会,经集体讨论决策,杜绝党政主要领导干预项目审判、案件办理。

充分发挥法宣科、法律顾问的把关作用,对重大、疑难案件进行集体审议、按照少数服从多数原则,规范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充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完善文书格式、执法记录事项,指导执法人员规范文明开展音像记录。加强对执法台账和法律文书的制作、管理。建立健全行政执法过程数据化记录工作机制,积极推进信息化记录储存方式。积极推行释法说理性的行政处罚文书,并及时公开、报送备案,主动接受监督。开展工业企业财政扶持政策一票否决、服务业政策扶植单位、省专利示范企业、省高新企业、村(社区)干部候选人联审等各类审查工作。深入开展助企帮扶,对重大项目开展“点对点”服务和跟踪指导。充分运用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机制,优化营商环境,助力高质量发展。

4、严格执法,做好各项环境监管服务

全力抓好上级督察问题整改销号和回头看,二轮央督14个反馈问题、2021年省委专项督察2个反馈问题已全部完成销号。开展“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通过“三大十招”平台上报整改问题23209个。县领导带队对各镇(街道)开展督查,对发现问题进行当场交办,落实闭环整改。深入开展“绿剑”等专项执法行动,强化对重点区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精准执法。严厉查处环境违法行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69件,罚款565.8万元,移交公安涉刑案件2件。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危险废物处置率达到100%,累计建成“无废细胞”106个,成功创建全省首批三星级“无废城市”。环境信访连续五年呈逐年下降趋势,从2017年的1031件下降至2022年的264件,下降幅度74.4%,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增加。

5、广泛宣传,营造全员参与的良好氛围

抓好门户网站、办事大厅、服务窗口建设,并通过微博、微信等载体,及时公示执法信息,方便群众查询,继续创新拓宽公开渠道。连续七年发布生态环境状况白皮书,精心策划“六五”世界环境日、世界低碳日等宣传活动,增强全社会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持续推动监测站、光大环保能源等环保设施向公众开放,组织生态探访活动,有效提高了公众参与度。全省唯一连续八年发布生态环境状况白皮书,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名连续七年居全市前列。

二、推进法治政府建设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1、队伍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年来,我局新进的人员较多,环保队伍呈年轻化,新进同志缺少工作经验,尚须不断开展业务学习及素质提升。

2、营商环境仍须不断提升。近年来,人民群众对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各级政府也非常重视环保工作。省级、市级专项行动、交叉检查等较多,但企业环保管理仍有不规范现象,迫切需要指导企业加强环保工作。

3、环境基础设施有待完善。工业园区“污水零直排区”建设仍需提档升级,部分设施建设标准不高,存在管网老化破损等问题,晴天排水成普遍现象,导致个别工业园区水质仍存在劣五类。

三、2023年度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安排

1.提升业务能力。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培训和执法大练兵,提升办理大案要案能力,扩大行政处罚案件覆盖面。完善测管协同机制,强化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提升环境监测能力。构建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的问题发现机制,充分运用在线监控、无人机等非现场监管手段,提升问题发现能力。用足用好“智慧环保”、“智管服”系统,强化物联网监管手段,推进重点源自动监控设施、排污单位工况监控设施建设,提升科技治污能力。充分用好“师徒”结对“青蓝”工程,发挥业务骨干的作用,突出“传帮带”,增强新进人员的专业素养。

2.提升营商环境。大力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深化环保服务高质量发展。加强助企纾困,帮助企业解决项目选址、环评编制等过程中碰到的问题。多方探索主要污染物总量来源,统筹利用好全县环境排放指标,优先确保重大项目落地。继续推行环评制度“多评合一”改革,同一建设项目涉及多个环保事项的,纳入一个环评文件,提高办理效率。推进正面清单制度与环境信用评价、“双随机、一公开”等制度衔接,对环境信用记录好、信用评价高的企业优先给予资金补助等优惠政策。充分运用生态环境轻微违法行为不予行政处罚机制,推行“柔性执法”。

3.提升生态满意度。把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作为民生优先领域,提高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开展入海河流(溪闸)氮磷控制,确保总氮浓度较2020年只降不升,总磷达到Ⅲ类;加强突出问题整改和“回头看”,确保整改到位不反弹,妥善化解信访投诉,持续降低信访总量。以七张问题清单工作机制为总牵引,落实问题上报整改闭环,确保管控力指数稳中有进。开展“大排查、大曝光、大整治”行动,加大问题排查整改力度,确保基层防范风险排名在全市前列。以“零容忍”态度严惩环境违法行为,让破坏生态环境者付出代价,全力守护海盐的碧水蓝天,确保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排名保持全市前列。


2023年2月27日



作者: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