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原街道创新实践绘就儿童友好城市蓝图


  • 发布时间: 2023- 11- 30 08: 26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撰文 安玉

在教育界有这样一句名言——“蹲下来看孩子”,就是说,教育者要蹲下来和孩子保持一样的高度,用孩子的眼光看问题、看世界。而建设儿童友好城市,则彰显了一座城市俯下身子的关怀与温暖。

1701303848556.png

近年来,武原街道致力于为儿童打造一个安全、健康、快乐地成长环境,通过空间改造、活动拓展、安全保障等措施,优化儿童友好的公共服务和空间环境,全面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作,扎实绘就儿童友好城市蓝图,擦亮共同富裕幸福底色。

探索创新

塑造儿童友好活动空间

武原街道的楼宇、小区间,有不少精致的口袋公园,使小区居民一出门就有健身场所,更让孩子们在家门口就有玩耍空间,在水泥楼宇中亲近大自然。

为满足儿童活动空间需求和审美倾向,2022年以来,武原街道对城市空间进行全面改造,挖掘城市公园绿地服务半径覆盖不足的区域、广场用地、闲置城市边角空间、废弃地等可利用空间,集中开工建设口袋公园,并在公园内设置休憩交往、运动健身、儿童游戏等区域,充分体现适老化和适儿化的功能设计。2023年年底,第二批9个口袋公园主体将建成。

在室外,有公园和游乐园;在室内,武原街道将目光聚焦到社区公共资源上,用活社区服务资源,让孩子不出社区,便能享受到设施齐全、功能完善的学习、游乐空间。

内部温暖明亮、活动室设备完善……走进武原街道文星社区“向日葵亲子小屋”,仿佛走进了一个功能齐全的儿童乐园。每天吃过早饭,两岁的文文便跟着外婆来到社区的“向日葵亲子小屋”玩耍,玩海洋球,坐小滑梯,结交社区的其他小伙伴。“这里功能齐全,关键方便,是我们这些老人们平时带娃的好去处。”文星社区居民张女士说。

今年,武原街道重点推进20个村社“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实现村社80%服务覆盖率。“小屋”不仅在硬件上配备了适合婴幼儿发展的图书、滑梯、海洋球等,还在软件服务方面通过链接公益资源开展各项公益养育课程,培育社区专职保育员等,目前20个村社均已完成并投入使用。文星社区作为海盐县首家市级婴幼儿服务特色“小屋”,为全县铺开“向日葵亲子小屋”建设做好示范典型。

近年来,武原街道在儿童友好型城市的建设蓝图中,不断将资源下沉到社区,利用社区最小单元,为孩子们提供多元化服务。今年,河滨社区入选全省首批“家门口青少年宫”试点单位;文星社区入选嘉兴市第二批儿童友好试点单位;光明社区申请浙江省儿童友好社区;辖区内村、社区全部建立家长学校、儿童之家,其中省级示范型儿童之家2个,县级示范型儿童之家7个。

拓展活动

丰富儿童多彩世界

小雨是一名先天听力障碍的孩子,虽然他的世界很安静,但他的生活却丰富多彩。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小雨都会来武原街道海兴社区,参加活动,有时还会当志愿者。小雨的母亲说,海兴社区四年前建立儿童之家后,社区工作人员会经常给她打电话,邀请孩子参加社区活动。现在,小雨会自己跑到社区参加活动,性格也越来越开朗。

社区是儿童的重要生活及活动场所。海兴社区依托儿童之家,积极开展公益培训活动。每逢暑假,会开设“尤克里里培训”“声乐培训”“手工制作”等特色兴趣类课程;每逢周末,常态化开展1至3岁儿童“悦启蒙”绘本活动。另外,还经常组织开展“草坪故事会”隔代亲子早教小组活动及“今天我当家”亲子体验等丰富多彩的社区活动。现在,社区的儿童活动室内,每周都能看到小朋友和家长认真学习、良好互动的身影。

近年来,武原街道利用社区资源打造活动阵地,定期组织各类儿童活动,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社交能力。其中,文星社区儿童活动阵地以“一小”服务为出发点,对标服务人群,对0—3周岁婴幼儿开展家庭养护课程和社会适应性锻炼,为6—14周岁青少年儿童开设红领巾学院,进一步优化儿童公共服务;光明社区通过线上点单、线下服务的方式,聚焦儿童需求,开展形式多样的幸福学堂、六点半课堂等儿童活动,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非遗文化类、科技制作类、创意绘画类等特色活动30余场。

托育工作是惠民生的重要领域。为提升入托率,今年8月,武原街道联合社区组织辖区内10家托育服务机构(幼儿园托育部)共开办体验班10个,共计138名婴幼儿参与免费入托体验;9月,辖区内9家托育服务机构(幼儿园托育部)顺利通过普惠性托育服务机构认定。这些托育服务机构(幼儿园托育部)在提升养育质量的同时,也减轻了家庭入托负担。

安全教育

加强儿童成长司法保护

儿童司法保护是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六年来,每逢开学季,武原街道司法所所长陆明总会摇身一变,坐在三尺讲台前,给孩子们上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六年来,我们通过举办‘开学第一课’‘快乐成长·法治护航’‘陆老师说’等系列法治宣传教育活动,使法律知识扎根在广大学生、老师和家长心中,有效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陆明说。

为增强未成年人法治意识,引导未成年人养成学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良好行为习惯,学会使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武原街道积极开展不同形式的法治宣传教育活动,护航儿童健康成长。

今年4月,武原街道联合武原派出所,走进武原中学,为学生们上“反邪教”警示教育课,民警详细介绍了常见的邪教组织种类、邪教的危害以及如何识邪、防邪、拒邪,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反邪能力水平;9月,武原街道在实验小学南校区开展“开学第一课”——“防邪教”宣传教育活动,筑牢学生的反邪防线;10月,武原街道联合县禁毒办在城西小学开展“禁毒邂逅非遗扎染”宣传活动,在让学生们感受“非遗”文化魅力的同时,了解毒品危害,增强拒毒防毒意识。

据统计,今年以来,武原街道已开展儿童普法与宣教活动6场,针对青少年开展反诈宣传活动15场。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