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城镇全力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


  • 发布时间: 2022- 09- 29 16: 54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撰文 杨颜璟 陆苳妮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灵魂,两者同是推动共同富裕的关键。近年来,海盐县于城镇坚持党建引领,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以产业兴农、文化赋能,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

今年,于城镇深挖“八字葡萄-江渭蓝龙虾”产业优势,深入打造覆盖3个行政村、8个自然村,惠及29个农场、4000余人的江渭-八字共富产业带项目,立足镇内8个文化礼堂重要阵地助推村民实现物质与精神共同富裕。

聚焦物质“富口袋”

“在资金支持方面,聚焦稻虾种养、阳光玫瑰等特色产业,加大政策扶持力度,降低扶持门槛……”近期,于城镇江渭村开展了“嘉里共富 禾你来议”民生议事堂活动,省、市、县政协委员,群众代表,镇村干部聚焦“产业兴农 文化赋能 着力推动共同富裕示范带建设”开展协商讨论,为解决以产业叠加文化推动共富建设这一主题出谋划策,现场气氛热烈。

于城镇八字村农户严徐良一共种植了12亩多的葡萄,以“阳光玫瑰”和“无核四号”为主,去年收入近50万元。“已经种了十多年了,当时看大家种,我也跟着种,一开始真是一窍不通,后来一直在村葡萄专业合作社里学习技术,不仅学到各种各样的知识,大家一起种,氛围也好。”严徐良说。

葡萄产业已经成为于城农业的“黄金产业”。目前,于城全镇葡萄种植总面积达6350亩,其中阳光玫瑰3000余亩,全镇葡萄年产值超1亿元。

除了蒸蒸日上的葡萄产业外,蓝龙虾也成为了于城的“金字招牌”。去年,于城镇引进了“蓝龙虾全产业链综合示范项目”,该项目集科研、保种育苗、外塘养殖、大宗水产品供应链集散中心、水产品深加工和农旅体验等功能于一体。由此,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辐射带动了一批农户开展规模化稻虾生态种养。预计明年可繁育蓝龙虾苗9000万尾以上,供给4万亩以上稻田用于养殖。

今年,于城镇规划在江渭村、八字村、三联村搭建“1+2+7+X”的总体项目构架,以一个中心、两大产业、七大重点项目、多个配套节点为规划实施方案进行建设。建设项目设计由14个项目组成,包含产业带入口提升建设、稻虾产业致富共养基地及服务站建设、牛桥码头提升改造、菜园子码头建设、八字葡萄合作社党建引领建设、共富产业带驿站建设、建筑风貌整治、河道沿岸提升等。通过规划观光车路线、步行绿道、自行车骑行线路等展现田园风景,并完善节点配套驿站,提供休憩、换乘等需求,形成集观光科普、农业知识科普、稻虾共养科普、体验考察、自然采风、田园研学、智慧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休闲观光产业带。

下一步,于城镇计划利用农旅融合的产业优势,引导广大农户参与产业示范带项目,开创从单村作战向抱团发展的新局面,努力打造共同富裕示范的乡村样板。

聚焦文化“富脑袋”

今年年初,“‘于’你在一起 欢乐过大年”2022年于城镇迎新春文艺晚会视频在江渭村文化礼堂录制。这是新落成的江渭村文化礼堂迎来的首次演出,八十多名演员以歌舞、戏曲、小品、说唱等节目,全方位、多角度展现农村文化礼堂的建设成就,反映新时代农村的美好生活。

近年来,于城镇除了将文化融入群众生活,整合全镇的文化资源、文化阵地和文化能人,为老百姓送上喜闻乐见的文化大餐外,还致力于将文化转化为经济。计划通过于城文化新地标老粮仓(1953创库文化产业园),重点加强对现有的竹编、尺糕等非遗产品和技艺的展示、开发与品牌打造,设立电商直播间,引导培育线上运营和推广模式,带动当地经济发展;于城镇还利用现有产业、品牌活动及文化礼堂等文化标签,开展葡萄开采、江渭舞龙等特色鲜明的节庆主题活动,开展蓝龙虾垂钓、烹饪、葡萄采摘等亲子活动,推出产业logo和文化IP,通过小视频、宣传册、各类新闻媒体扩大节庆文化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与影响力,助推文旅融合发展,提升文化软实力,助力共同富裕。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立足自身优势,深挖江渭蓝龙虾、八字葡萄‘鲜香+甜蜜’产业发展潜力,打造文化礼堂共富高地,进一步推动产业兴农、文化赋能,依托‘民生议事堂’倾听民情民意,推动物质、精神‘双富裕’,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满意度。”于城镇相关负责人表示。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