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风过后 海盐各地逐步恢复生产生活


  • 发布时间: 2022- 09- 16 11: 26
  •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
  • 浏览次数:
  • 打印

■本报综合报道

本报讯 受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影响,海盐出现了狂风暴雨,给各领域造成了不同程度影响。随着“梅花”逐渐远离,海盐各级各部门(单位)迅速行动,以最快速度恢复生产生活。

及时清理倒伏树木 确保道路出行安全

昨天上午,在于城镇南王线路段,该镇消防队对倒伏在电线上的树木进行紧急处理。记者看到,4名消防人员齐心协力用绳子将倒伏在通信线缆上的树木移除,并分段切割后运离现场。“树木的倒刺直接挂在通信线上,容易导致事故发生,影响居民正常生活。”于城镇消防队队长李洗说。在处理完倒伏树木后,李洗带领的消防队员为节省时间,在消防车里简单吃了早饭,随即奔赴其他点位,清除安全隐患。“争取尽快让道路恢复畅通,让群众出行更安全。”李洗说。

不具备安全条件不复工复产

昨天下午,县应急部门组织检查人员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对危化企业进行复工复产安全检查,帮助辖区危化企业尽快恢复正常生产。为应对今年第12号台风“梅花”,全县危化品企业严格落实防汛防台相关措施,其中有部分企业实施停产或者减负荷生产。

在浙江恒翔新材料有限公司,检查人员来到企业中控室和储罐区,重点查看企业复工复产方案、设施设备运行等情况,并要求企业逐岗位、逐部位、逐设备开展安全符合性复核,确保复工复产安全。

“台风过后,可能对危化品企业,特别是危化品企业的生产装置以及一些安全设施设备造成影响,所以我们组织力量对这些企业开展全面检查,消除隐患,确保企业不具备安全条件不复工复产,安全防范措施不落实也不复产。”县应急局危险化学品和火灾防治安全监管科科长陈秀说。

政策性农险为受灾农户撑起“守护伞”

“速度太快了,上午才报案,中午就到账了!”昨天一早,嘉兴市双丰家庭农场有限公司总经理周爱君来到农场,看到经过一夜的风雨侵袭,部分大棚受损严重,薄膜脱落、钢筋扭曲。他立即联系相应的政策性农险承保公司,为参保大棚申请理赔。“7点10分报的案,8点20分人就到了,现场勘查、办理后,中午12点11分,赔付款19224元就到账了,从受理申请到理赔款到账,仅仅花了3个小时!”周爱军说,这样的速度完全超出预期。

为最大限度减少台风“梅花”带来的损失,县农业农村局联合第三方保险机构启动应急响应预案,第一时间开通政策性农险理赔“绿色通道”,坚持“快查勘、快理赔、快定损、快结案、快赔付”原则,最大程度、最快时效将受灾理赔款送到农户手中。“在政府指导下,我们开通24小时受理专线,全天候受理农户报案,加快理赔速度。”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海盐支公司总经理沈惠兴说,从当天早上7点开始,公司陆续接到农户报案,主要为大棚设施损坏、水稻倒伏等,保险理赔专员一直奔赴在一线勘察和办理理赔业务。

保供稳价行动守好群众“菜篮子”

“梅花”已过,海盐县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组织开展保供稳价行动,遏制哄抬物价、囤积居奇等违法行为。县市场监管局武原分局检查人员来到武原农贸市场,对蔬菜、肉类、水产、散装食品等商品进行检查。检查人员仔细询问菜品价格台风期前后变化,以及货源、供应等情况,同时对部分散装食品的标识是否符合规范进行检查。

“总体市场的物价还是相对比较平稳,市场供应量还是比较充足。”县市场监管局武原分局局长沈叶锋表示,受台风影响,部分水产价格有轻微上涨。县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关注市场价格异动,全力维护台风过后的市场秩序和食品安全,守护好老百姓的“菜篮子”。

全面开展工地排摸检查 安全施工有保障

为保障转移人员返回住所后万无一失,昨天上午,县住建局组成检查组对全县213个在建工地进行灾后全面排摸检查。上午9点,记者跟随检查组先后来到沈荡镇嘉南景苑安置小区项目、和悦里项目部等地进行检查。“重点检查建筑工地临时宿舍、深基坑、脚手架、起重机械等,预防施工中高处坠落、施工坍塌等事故发生。”县住建局建筑业管理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孙凌云说。

据了解,海盐共有在建工地213个,台风期间转移人员17950人,其中集中安置5183人。“我们下发了《台风过后建筑工地检查表》,由施工监理单位进行安全隐患自我排查,防止意外发生。”孙凌云说。接下来,县住建局将对在建工地自查情况进行抽查,在确保安全隐患消除的情况下,帮助在建工地有序复工。


信息来源: 海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