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海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的通知

盐农〔2022〕55号

  • 发布时间: 2022-07-04 16: 07
  •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局属各科室:

为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特制定《海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

2022年7月1日

海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

2022年是全省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的关键之年,为进一步深化我县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以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撬动农业农村各领域发展,特制定《海盐县农业农村局2022年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全面贯彻落实省、市、县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决策部署,坚持“数字引领、变革重塑”,全面对标“1612”工作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乡村建设。紧扣推动共同富裕的目标,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解决区域、城乡、收入差距问题为主攻方向,坚定不移推进高质量发展。

二、工作目标

到2022年底,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1.62以内,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5.3%;年经常性收入150万元的村全覆盖,经营性收入超80万元的村集体占比80%以上;新时代美丽乡村行政村占比达到90%以上。确保低碳未来乡村、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强村富民成为全省标志性成果,农业全产业链构建、全域秀美、双强双带、地理标志富农、农村金融改革等每条子跑道至少总结一个典型案例。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改革,加快推广浙农系列应用和“数字畜牧”“浙农险”“浙农经管”等省级应用的海盐特色场景建设,全面提升农业农村领域数字化应用,数字化多跨场景应用扩展到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全领域。加快农业产业数字化发展,新增省级未来农场、数字农业工厂1个以上,新增数字化种养基地5个,“浙农优品”入网农资店85家以上、规模主体400家以上,“网上农博”入驻商家20家、上架产品145款。深化数字乡村建设服务,加快农村数字应用场景与“浙农码”融合贯通,赋码用码量累计达50万次以上,打造省级未来乡村3个以上,继续争创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先进县。

三、重点任务

(一)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

推进党政机关整体智治。充分发挥局办公室牵头抓总、统筹协调作用,推动建设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推进党政机关高效协同运转和农业农村治理现代化。着眼农业农村重点工作,完成对十大跃升战和两大攻坚行动的四个体系(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评价体系)梳理,初步完成党政机关整体智治专题门户设计。紧盯“七张问题清单”,强化问题整改力度,按时完成整改目标,推动清单问题从发现到销号全链可追溯。

(二)推进重点领域数字系统应用建设推广

1.全力增“数”,做好海盐特色场景开发与建设

加快“数字畜牧”场景建设,通过养殖、防疫、检疫、屠宰、调运、无害化等数据的集成、统计和分析,实现家禽产品“四项安全”,并积极争取试点推广。加快“浙农经管-村级财务电子票据管理”场景建设,通过在“浙农经管”中增加“票据管理”模块,规避审批上传票据图片不清晰,票据和录入金额不符等情况发生。加快“浙农险”试点推广,通过一键参保 、一键理赔 、一表监管 、一图风控 、一体融资 、一网联农,实现线上参保,积极推广应用。

2.全面谋划,积极向上争取先行先试项目

结合工作实际,谋划数字化改革相关内容,主动对接联系省市部门,及时了解最新工作要求、进度和相关任务,积极争取“先行先试”和特色场景的增量开发。

3.全“数”赋能,加快“三农”高质量发展

聚焦农民富裕富足、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加快“浙农富裕”“浙农田”“浙农宅地”“浙农机”“浙农粮”“浙农种业”“浙农帮扶”“浙农经管”“农民信箱”“浙农惠”“未来乡村”等省级“浙农”系列和“种粮宝”等农业农村领域多跨场景的推广应用。

推进“农业产业大脑+未来农场”建设。加快数字化技术在农业生产领域的推广使用,推进数字种养基地、数字农业工厂、未来农场等一批数字农业新基建示范创建,新增省级未来农场、数字农业工厂1个以上,新增数字化种养基地5个。积极探索稻虾产业大脑建设。

加快“种粮宝”推广应用。聚焦粮食稳产保供,重点推进“种粮宝”等场景应用,到年底实现全县规模种粮大户“浙农码”赋码率100%、规模种粮补贴线上申请率90%以上。

加快实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大力发展农产品电商,积极培育直播电商、社区电商等新业态。探索搭建区块链赋能农业供应链金融平台,破解农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全面推广应用“浙农码”。推进农业农村数字化领域一“码”贯通,重点开展农产品、农业主体、资源装备和未来乡村赋码应用。进一步提升“浙农码”赋码用码率,赋码用码量累计50万次以上。

统筹推进数字乡村建设。持续开展数字乡村建设,加快乡村宽带、5G基站、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等建设进度,推动实现信息基础城乡一体化。做好农业农村数字化改革和数字乡村建设成果展示和总结宣传,持续做好县域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监测。

(三)实施“双强双带”工程

以农业“双强”行动为抓手,深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产业带和海盐葡萄甜蜜产业带“双带”建设。稻虾产业扩面提质,新增稻虾面积1万亩,实施“海盐县稻米品牌三年培育计划”,开展“盐邑禾旺”“盐邑虾旺”稻虾区域公共品牌宣传推介,培育稻渔产品知名品牌3个,加快稻虾三产联动,举办第四届稻田龙虾文化节。葡萄产业提标抱团,建设十大“海盐葡萄”地标高标准示范基地,全县葡萄标准化率达到90%以上,成立海盐葡萄产业联盟,全面推进“海盐葡萄+主体商标”的母子品牌模式,加强地标管理和集成推广,不断提升“海盐葡萄”的市场知名度和占有率。

(四)推进强村富民集成改革

推进“市场化改革+集体经济”。完善村干部报酬与村集体经济挂钩机制。探索制定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机制。开展“企业+村集体”共富试点,探索村集体入股拟上市公司。持续用好“飞地抱团”抓手,推进望海街道县级抱团项目建设,新实施镇域抱团项目2个。推进“标准地改革+农业‘双强’”。制定农业标准地改革指导意见,全市率先启动农业标准地改革。健全农业“亩均论英雄”综合评价应用体系,引导经营主体主动提升农业科技、机械应用水平。推进“宅基地改革+乡村建设”。实施“小县大城”战略,完善农民自愿有偿退出农村权益政策,引导集聚农户1000户。在丰义村、紫金山村率先开展闲置农房(宅基地)盘活利用,推动激活1500幢闲置农房发展新业态。推进“数字化改革+强村富民”。强化数字赋能集体经济管理,先行先试“浙农经管”“村级财务电子票据管理”等重大应用或场景。实施低收入农户光伏抱团共富“双千”计划,惠及低收入农户1000户以上、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鼓励稳定增收的村集体每年开展股份分红,分红村比例达到30%以上。

(五)打造农业全产业链模式

依托全省新时代乡村现代农业集成改革试点平台,进一步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加强农业经济开发区、现代农业园区等平台建设,构建以家庭农场为主的现代农业经营体系,依托我县农业优势产业,聚焦投入端、生产端、销售端要素整合,打通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流通销售及文化旅游产业链,全面建立现代农业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机制,形成稻虾、生猪、蔬菜3个海盐特色的农业全产业链模式。

(六)全域推进未来乡村建设

以“花园海盐·未来嘉乡”为建设定位,按照“一统三化九场景”要求,发挥县域南部见山面海平原山水自然禀赋,集中建成绿色低碳雪水、国遗物阜丰山、盐学问农北团、富硒康养茶院等一批省级未来乡村,打造南部未来乡村样板带,以样板带为示范引领市级未来乡村在全市率先全覆盖。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坚持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一把手”工程,建立健全“分管领导+业务牵头单位+专班”,进一步完善“周例会、月总结、季分析”工作运行机制,确保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加速推进。

(二)突出变革重塑。在积极承接省数字化改革(全面深化改革)“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开展核心业务梳理,加强业务流程再造、制度重塑、多跨协同。探索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重大改革和数字化改革“三位一体”的融合机制,积极探索地方特色应用谋划建设,争取先行先试。

(三)强化技术支撑。加强全面深化改革、共同富裕重大改革和数字化改革知识的学习,通过开展业务工作例会、专题会等活动,着力提升全系统干部的全面深化改革理念、认知、思维和数字化改革工作能力。强化引智借力,借助重点企业、专家智库力量,引导市场主体、技术公司、科研院校积极参与应用开发、运营、推广、宣传,营造共建共推、良性互动氛围。

(四)注重实战实效。坚持实战实效导向,着力破解应用建设和日常工作“两张皮”的问题。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全面优化用户体验,迭代升级应用功能,引导农户侧广泛使用,推动治理侧农业农村部门一线基层人员普及使用。


信息来源: 县农业农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