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307456360T/2022-70349 | 成文日期: | 2022-06-10 |
文件编号: | 盐市监〔2022〕49号 | 组配分类: | 建议提案 |
发布机构: | 县市场监管局 | 有效性: |
海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67号提案的答复函 |
||
|
||
温卢峰委员: 您在县政协十届一次会议上提出的《关于搭建专利转化平台助推我县企业科技创新的建议》已收悉。经研究,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工作 (一)加强专利和商标等知识产权提质增量 1.专利授权情况:走访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提供专利服务,宣传专利优先审查申请途径,提升专利申请质量。2021年累计授权专利4362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494件、实用新型3301件、外观设计567件。 2.专利许可情况:为推进专利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应用和推广,实现专利技术成果效益最大化,服务企业开展专利许可签约工作,2021年共指导企业完成专利许可65件。 3.非正常专利核查情况:按照省局下发的四批非正常申请专利名单,迅速组织专项行动小组,对四批共830件非正常申请专利展开核查工作。截至目前,主动撤回803件,主动撤回率96.7%,提起申诉21件。 4.商标培育及保护工作:开展商标申请、续展和咨询服务,截至2021年底,累计注册商标24754件,2022年新增3164件。 5.驰名商标:与浙江联翔智能家居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友邦集成吊顶股份有限公司进行沟通,提供已取得驰名商标的成功案例以供学习借鉴,并针对企业的产值、利润等情况,商定申报方案。2021年11月,“友邦”获得中国驰名商标行政认定。 6.地理标志:以发展农产品地理标志为重点,培育、保护和发展一批我县特色农产品品牌,有效提升本土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培育一个商标、壮大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指导“通元湖羊”申报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并成功注册。 7.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一是加强宣传,积极引导企业通过商标权质押融资;二是搭好平台,与海盐县农业银行、泰隆银行海盐分行对接,拓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渠道;三是简化流程,推进知识产权“一件事”改革成果,提升商标质押融资办理手续效能。2021年共完成7.51亿元专利质押、1.25亿元商标质押。 (二)积极推进我县企业科技创新 海盐科技创新发展工作重点围绕打造科创大平台、创新能力大提升、高端载体大突破、创新要素大集聚、创新环境大优化,奋力实现科技和人才工作蝶变跃升。 1.强谋划,高能级科创大平台建设初见成效。一是制定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高质量完成《海盐县“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编制,引导未来5年科技创新发展。二是谋划建设杭州湾湾北科技城。突出湖区科创,编制完成《关于杭州湾湾北科技城的策划方案》。三是全面提升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能级。成立海盐核电关联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明确组织架构及主要职责,落实专人负责建设推进工作。 2.抓主体,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大提升。一是开展高新技术企业梯度培育。2021年共72家新申报高新技术企业获认定备案公示,新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139家、市级研发中心30家,均创历史新高。二是着力实施科技项目攻关。县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农社发领域重点科研项目分别新立项6个和8个,立项省“尖兵”项目、“领雁”项目各1个。 3.引载体,实现高端科创载体大突破。一是高能级科创载体建设有突破。浙江清华长三角军民协同创新研究院通过军工资格,年度立项科研项目3项,入选省“尖兵”项目1个;南北湖医学人工智能研究院引进(柔性)博士1名,高端人才2名,发布国家级标准1项;复旦科技园引进科创项目20个。二是校企研发中心建设有突破。浙江华帅特新材料有限公司与浙江理工共建功能性新材料研发中心,核电集团与浙江大学签约共建重点实验室,上海交大-国检联合研发中心完成专利申请11件,开发新检测服务项目16项,引进硕士以上人才4人。 4.强整合,推动创新要素大集聚。一是打造高端人才“强磁场”。截至5月底,持证外国人共有45人,2人入选省级海外工程师;推荐浙江省万人计划(领军型创新创业人才)8名,1人通过嘉兴市推荐;组织申报省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6个,5个通过嘉兴市初审。二是建立科技成果转移转化“连心桥”。新增1家技术转移工作站(嘉兴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等高校来盐对接10次,促成产学研合同2项,与企业共建博士后工作站2个。科技大市场累计征集企业技术需求79项,组织14家企业在嘉兴市“揭榜挂帅”应用平台发布企业关键技术攻关类需求16项,涉及金额1.0422亿元。完成科技成果竞拍2个,涉及金额270万元。 5.重生态,推进创新环境大优化。一是推进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入库。入库企业已达512家,累计发放科技贷款2.3亿元,惠及企业75家。同时出台《海盐县科技金融支持企业实施办法》,促进我县科技型中小企业快速健康发展。二是做好企业研发项目信息管理系统3.0版推广。联合统计、税务部门举办企业研发业务填报培训班,对3.0版进行推广、培训,高新技术企业填报率达97.17%。 二、提案办理的有关情况 (一)关于专利的筛选和专利汇编成册问题 县市场监管局将会同县科技局、县经信局和县商务局等部门对我县现有的专利,尤其是发明专利进行筛选,同时结合我县高价值发明专利的培育,计划对全县截至2021年底的380件高价值发明专利分镇(街)予以汇编成册,供我县企业和相关政府部门参考,积极推进我县战略新兴产业专利和海外专利数量快速增长。 (二)关于建立专业的专利推广平台问题 2021年4月26日“浙江知识产权在线”正式上线。该数字化应用系统由浙江省市场监管局开发,聚焦知识产权保护一件事集成改革,直击知识产权保护痛堵点,全门类数据集成,全流程业务重构,全领域部门协同,新建、改造、集成40个办事系统,于全国首创“一窗口统办,一平台交易,一链条保护,一站式管理,一体化服务”五大集成应用场景。 “浙江知识产权在线”系统还新建了线上知识产权超市,对接集成省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开辟知识产权评估、交易、融资线上专区,配套提供权利状况评估在线申请、在线反馈,供需双方在线联系、视频对接等工具箱,提供“一平台”线上交易服务。 海盐县局按照省局要求,全力推进我县企业“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应用,通过宣传培训、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使我县上线企业迅速增加,截至5月底,“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已上线企业633家。为打造“一站式”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构建专利快速授权、快速维权、快速确权“绿色通道”,进一步优化县域知识产权发展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 根据省市场监管局数字化改革一体化要求,省局已开发的系统,县局不能再重复开发。目前“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已实现了专利交易平台的功能,因此我县也无需再搭建专利转化平台。我县专利企业如果想自己的专利进行转让和许可,只要借助“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就能在网上轻松实现。我县企业想购买专利,也只要登录“浙江知识产权在线”就可以去挑选自己想要的专利。 (三)关于“海盐县优秀专利”评审问题 截至2021年底,我县共有有效发明专利 1873件。2021年我县新增发明专利494件。因此每年对如此众多数量的发明专利进行甄别和评审,并对其中科技含量高、创新力度大、有望取得重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发明专利授予“海盐县优秀专利”,就目前情况而言,还难以实现。原因主要有以下三方面:一是目前海盐县尚无“海盐县优秀专利”的评审标准,开展评审无依据;二是参与评审的部门和机构如何确定,评审标准如何科学合理的制定,必须上升到县政府层面上,仅靠市场监管部门一家难以实现;三是若开展评选,对评选出的“海盐县优秀专利”是否实施奖励需县政府和县财政部门予以确定。 (四)关于加大对企业创新发明政策扶持问题 为更好发挥财政奖励政策的杠杆作用,积极落实专利专项奖补资金,坚持通过一批,申报一批,奖励一批。2021年共发放奖补资金370.5万元,奖补对象包括6家通过知识产权贯标认证企业、11家获县级专利示范企业、184件获得授权的国内发明专利和20件获得授权的国外发明专利。接下来,我局将会同县科技局、县财政局适时调整知识产权方面的奖补政策,进一步鼓励企业创造发明、申请专利,出台对高价值发明专利的财政奖补政策。 我县积极推进一体化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高新园区立足现有产业基础,规划整合海盐核电小镇、市高能级产业生态园、长三角智慧新型显示城等园中园发展平台,主要集聚发展核电关联及核技术应用、新型显示及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等产业。积极谋划高标准建设中国同位素工程研究中心项目,依托中国核电和同位素产业发展优势,融合人才、资本、技术,增强产业研发和配套能力;深化平台改革创新和标准的建设,设立核电小镇综合服务中心、核谐家园党群联盟、核电小镇“三定”服务企业工作站,从政策咨询、人力资源、技术服务、金融支持等着手,实施店小二式“全链代办”。 最后,感谢您对我县市场监管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并希望您继续多提宝贵建议。 海盐县市场监督管理局 2022年6月10日 (联系人:姚爱国 , 联系电话:0573-8612618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