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小芳 潘成豪 通讯员 王如意 郁伟
本报讯 6月12日,4个总投资10亿元的优质显示产业项目签约落户海盐县望海街道,为海盐新型显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活力。记者了解到,这些项目从接洽到正式签约,仅用了22天。
四个签约项目分别为液晶模组全产业链项目、触控一体化及配件生产项目、蓝牙耳机LED模组全产业链项目及智能手环研发生产项目 ,均属于新型显示产业下游终端及行业应用领域,产品科技含量足,市场前景广阔。
22天,四个项目组团签约,这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这还要从本轮上海疫情说起。今年上半年,上海爆发新冠肺炎疫情后,海盐外出实地招商工作受到影响。但招商人员并未放弃努力,而是通过电话、互联网等主动对接,开展线上云访,紧紧抓住招商资源、人脉,不放过任何一条招商信息。“很多客商、中介人员因疫情影响,被隔离在上海家中。我们进不去,他们出不来,但是招商工作不能停下来,因此我们决定先把具体事务放一放,从温馨招商着手,为他们寄去防疫物资,包括蔬菜、肉类等,通过雪中送炭的方式让对方了解我们的诚意,同时确保联络不中断。这一举动也赢得了客商的信任。”县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说。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海盐招商人员很快了解到,在深圳有不少显示产业领域的企业正考虑在长三角地区投资布局。但此时,嘉兴疫情还未完全平息,全国多地疫情持续散发,外出招商压力巨大。“实地接洽不代表一定能成功,还有可能因为疫情而隔离在外或无法返回。”县招商专班人员赵杰毅说。
好不容易收集到的优质的投资项目信息,如果放弃,不仅影响招商士气,对海盐新型显示产业发展也会产生消极作用。为此,由县招商专班和望海街道招商班子组成的招商团队决定试一试。
5月20日,这支招商团队踏上了前往深圳的招商之路。“招商本就是一项艰苦的工程,往往花费巨大精力,也不一定能成功,但是,没有付出,肯定不会成功,所以,我们一直都对任何机会,满怀热情。”赵杰毅说。
出征就是奔着成功的目标而去,为此,海盐招商团队做足了准备,在综合评判几家显示企业的实力和投资意向后,望海街道党工委书记宋伟庆主动赶赴江西等地,与投资方负责人面对面对接。“为争分夺秒招引项目,招商团队饮食基本在路边、车上解决,有时一顿午饭要到下午3点才能吃上。”宋伟庆告诉记者,因为一路上是追着投资方跑,这样的付出让对方感受到海盐招商人的热情和诚意,在考察完所有工厂后,四家企业的相关负责人预订了前往海盐的机票。
端午假期后,四家企业相关人员在详细了解海盐的投资环境、产业基础和相关政策后,决定在此投资。“之所以在短短22天内就决定落户海盐,是被海盐各级政府工作人员,特别是招商人员务实、高效、拼搏的招商精神所感动。当然,海盐也有我们企业发展壮大的产业基础和优质营商环境。”智能手环研发生产项目代表裘丹岚说。
记者了解到,接下来,这些项目将于今年7月陆续入驻位于望海街道的长三角智慧新型显示城,并进行厂房装修,最快将于三个月后投运。“我们将全面做好‘店小二’服务,协助企业完成布局规划、注册备案等,强化要素保障,推进项目早落地,早投产,早见效。”宋伟庆说。截至目前,长三角智慧新型显示城已引进项目22个,总投资70亿元。
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海盐主动作为,危中寻机,以“云”为桥、见“屏”如面,开展云洽谈、云招商等,创新招商方式,实施“固定招商日”,开展“一把手”带头招商及招商专班蹲点招商,做到防疫和招商两不误,确保经济发展“不断链”“不掉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