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步:得胜村“猪猪分类法”接地气出实效 |
||
|
||
■全媒体记者 邵祺 通讯员 杜添豪 本报讯 做好垃圾分类是提升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内容。百步经济开发区(百步镇)得胜村两年前创新推出“猪猪分类法”,两年下来,这种接地气的工作方法,提高了农户对生活垃圾分类知晓率,目前得胜村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 记者近日来到得胜村,家家户户的易腐垃圾桶上都有一张小贴纸,图案上显示着小猪和瓜果等,意为猪可以吃的是易腐垃圾。“这是我们分对垃圾的法宝。”村民裘士涛一边将易腐垃圾扔进垃圾桶,一边自豪地说。 原来,这是得胜村自创的“猪猪分类法”。得胜村自2016年成为百步镇垃圾分类试点村以来,在宣传、硬件、机制、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发力,但是在日常检查中发现,部分村民特别是老年人,仍然会混淆其他垃圾和易腐垃圾。 “老年人受限于文化水平和接受新事物的程度,开会、发传单这样的宣传还是听不懂、记不牢、分不清。”得胜村党总支副书记吴丹萍表示,得胜村在整村搬迁前,家家户户都有养猪的经历,易腐垃圾中大部分是厨余垃圾,可以用猪能不能吃来区分是不是易腐垃圾。于是,2020年5月,得胜村推出“猪猪垃圾分类法”,并将近300份“猪猪”贴纸分到各家各户。“猪猪垃圾分类法”施行不久就获得了农户的广泛好评。 村民吴凤生今年65岁,以前,他会把厨房的餐巾纸、保鲜膜等一股脑儿扔进易腐垃圾桶里。自从有了“猪猪垃圾分类法”,他特地在厨房准备了两个垃圾桶,仔细区分出易腐垃圾。“这个方法好,通俗易懂,拉近了与生活的距离。”吴凤生说,“每次扔之前要为猪的安危想一想,它能吃,我们就分对了。” “猪猪分类法”如春雨般润物细无声,“垃圾分类要精细”在农户心中扎下根。实行两年以来,得胜村所有农户都在厨房设置两个垃圾桶,垃圾分类准确率达到95%以上,日产生量较少的可回收垃圾和有害垃圾也能及时投放到集中点。得胜村还在此基础上,建立“每月打分”“垃圾督导员入户检查”等一系列行得通、出实效的长效机制,提高村民垃圾分类的准确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