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233042458168434XF/2022-69882 成文日期: 2022-04-26
文件编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慈善总会 有效性:

2021年度慈善工作总结和2022年度慈善工作思路


  • 发布时间: 2022-04-26 10: 44
  • 信息来源: 县慈善总会
  • 浏览次数:
  • 打印

各分会:

2021年,海盐县慈善总会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及人士的大力支持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全力践行“慈善为民、依法行善”,有序开展各项慈善工作,全年共接收捐款2254.57万元,其中心连心捐款2002.82万元,发放救助款1792.96万元,惠及受助群众11775人次,为助力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促进社会和谐和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一、慈善资金稳定增长

2021年,海盐各级慈善组织继续高度重视慈善资源募集工作,实行专兼结合、项目带动、全员参与的募集模式,积极创新募集机制,不断拓宽募集渠道,构架慈善资源募集多元化格局,保证了善款数额的稳步增长。一是“心连心”慈善募捐暨“慈善一日捐”活动创历史新高,共募集慈善资金2254.57万余元,有1076家(次)企业捐款1637.56万元,占总捐赠额的72.63%。二是冠名捐赠逐年增多。海盐秦山房地产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向县慈善总会捐款260万元,这是县慈善总会自成立以来,收到的单笔金额最高的捐款,秦山核电延续2020年爱心,2021年再次向县慈善总会捐款100万元,各镇(街道)、村(社区)新增(含续签)30家企业(个人)签订冠名捐赠、村级小额冠名捐赠协议,协议捐赠总额738万元。三是“互联网+”线上募捐影响力不断提升,年内共有45495人次和312家单位参与线上捐款金额392.48万元。

二、慈善项目持续完善

2021年,海盐慈善总会继续开拓创新,不断完善各项慈善救助项目,探索各种慈善救助方式,提升了慈善救助的能力和效果,慈善精准扶贫作用日益彰显。一是传统项目有序运行。围绕“助学、助医、助困、助老、资助公益事业”五大类十七个救助项目,在扶贫济困、改善民生等方面发挥慈善重要作用。全年助学支出共397人104.7万元;助医支出共540人326.77万元;助困支出共9140人892.01万元;助老1599人64.09万元;资助公益事业支出35.56万元;其他支出99人369.83万元。二是救助实施规范到位。开展培训测试,下乡对全县9个镇(街道)基层慈善工作人员进行救助办法培训、指导和现场答疑。并结合中华慈善日,通过业务竞赛活动的方式提升村级慈善工作者掌握慈善救助政策的准确度。委托嘉兴市海创会计师事务所对财务2020年度财务凭证、报表、救助审批材料等进行第三方审计监督,就救助申报、审批程序、资金发放等环节仔细检查,督促各分会规范运作、阳光救助。配合审计部门对县慈善精准扶贫基地2018年10月至2021年9月的执行情况进行了绩效评价。三是慈善“造血”优化升级。2021年,为进一步帮扶海盐困难家庭和助力屏山巩固拓展扶贫成效,海盐县万好慈善造血扶贫基地倾力打造“万好聚力多维融合”子项目和“屏山万好分基地”。“万好聚力多维融合”子项目通过“代种代管慈善基地+农业经营主体+万好慈善基金+全员覆盖”新模式来推动“造血扶贫”,已帮助农户实现收入127.6万元,净利润20.1万元。“屏山万好分基地”通过建设“慈善加工车间+农产品生产基地”模式,引领159户建档立卡困难户发展竹笋和食用菌蔬菜基地3000亩,安排5名建档立卡户人员就业,基地2021年农产品销售收入及就业收入累计达41.6万元。助力东西部扶贫资金100万元 ,扶贫物资1批,价值427.794万元。将6笔驰援河南的定向捐款共计147561.5元汇到郑州慈善总会,为支援河南省抗洪救灾贡献海盐的爱心力量。

三、慈善文化大力弘扬

一是开展各类党史学习教育。推动海盐县慈善组织、慈善干部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扶贫帮困、解忧排难、善作善成的实际效果。共发放《海盐慈善报》、《慈善救助实施办法》、《不忘来时路——海盐党史印记》等各类宣传资料4000多份,覆盖12000余人次,营造了浓厚的学党史氛围,推动海盐县慈善组织、慈善干部把学习教育成果转化为扶贫帮困、解忧排难、善作善成的实际效果。

二是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以“慈善情暖万家”系列慰问活动、慈善精准帮扶基地创建、慈善法“六进”、“中华慈善日”等为载体开展慈善宣传。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注重与各载体的有机衔接,力求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操作性强,吸引社会各界和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营造人心向善、人人行善的社会氛围。

三是创新宣传方式,拍摄录制电视专题片《法制海盐〈当慈善遇上法律 别让爱心踩了红线〉》,举办线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知识竞赛,各镇(街道)慈善分会组织各村、社区慈善工作者观看海盐慈善宣传视频,专题辅导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并做知识问答,规范慈善活动,推进法治慈善,促进依法行善。

四、慈善服务深入开展

2021年全县各慈善义工组织开展各类义务服务活动6315次,有15022人(次)义工参与,服务43562人(次),服务时间达25262小时。一是固本强基,切实抓好义工素质提升工程。加强慈善组织团队建设,及时调整镇(街道)慈善义工站长2名、村(社区)义工分队负责人15名。开展义工专题业务培训9期、面对面授训11次,举行“疫见真情 最美慈善义工”表彰,举办“同心向善,逐梦前行”团队拓展活动,增强团队向心力凝聚力。二是找准载体,不断创新义工服务品牌内涵。结合“学党史、守初心、践善行、传美德”主题活动,坚持“三突出”(突出思想引领、突出行为实践与突出关爱帮扶),培育了秦山街道“秦驻你我•志愿联盟”、百步镇“成长添翼 童心向党 与爱同在”、沈荡镇“零距离”满足居民“微需求”等慈善义工品牌项目,使义工服务项目更加精准化。三是积极探索,“义工十社工”活动效果日益彰显。以社工专业引领,义工全方参与的双工联动机制更加完善,活动内容趋于多样。秦山街道义工站和蒲公英社工事务所开展的“‘趣’味童年伴你行关爱困境儿童项目,核电慈善义工分队与嘉德社工组织的进社区慈善义演、韵之家慈善义工小分队与管家社工组织的敬老系列服务,深受当地群众的欢迎。

2022年慈善工作思路

2022年,我会将加大募集力度、打造慈善品牌、提高组织公信力,推进我县慈善工作高质量发展。2022年,募捐目标确保1500万元力争1700万元以上,救助计划安排1600万元以上。主要做好以下工作:

一、聚力募捐工作,确保稳步增长。坚持“以救促募,以募保救”的募救工作理念,拓宽募捐渠道,构建全方位、多元化、多渠道的募捐新格局,继续做强做大做优中华慈善日、“心连心”暨慈善一日捐等传统项目,深入推进“阳光慈善”,提升品牌项目和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拓宽慈善资金募集的思路,积极开拓募捐的新领域,发挥好网络平台的积极作用。

二、创新救助项目,开展精准帮扶。修订新的慈善救助办法,确保慈善项目规范、透明、健康运行。2022年以传统救助项目、区域特色项目、慈善合作项目三大板块,通过制定慈善项目管理办法,实现捐赠意愿与慈善效果的有效结合。开展“盐善迎虎年  情暖年夜饭”活动,邀请百名捐赠人(单位)代表参与,促进捐赠人与受助人之间的良性互动,增加慈善透明度,增强慈善荣誉感。继续壮大和创新海盐县慈善“造血”帮扶基地建设,作为海盐县高质量发展勇当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典型案例,在做大做强万好慈善精准帮扶基地的基础上,优化调整其慈善实体基地的运行,打造慈善“造血”实体基地融合发展模式,带动全县更多困难群众共同脱贫致富。

三、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浓厚氛围。继续将推广慈善理念、传播慈善文化、深化慈善意识、扩大慈善影响力作为慈善宣传工作的重点,健全宣传机制,创新宣传手段,讲好慈善故事,充分利用慈善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等活动,升级慈善网站等多渠道宣传慈善文化,激发社会正能量。举行第五届慈善奖评比活动,借力媒体对重大慈善表彰、爱心人事的善心善举及时进行报道,发挥先进引导作用,形成崇尚慈善、参与慈善的浓厚氛围。

四、加强自身建设,提高专业化水平。2022年,县慈善总会将举行第四次会员大会,完成换届工作,为慈善队伍增加新鲜血液。通过进一步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等法律、法规,提高依法助善、依法行善能力,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完善现有的规章制度,并顺应发展需要,查漏补缺,及时做好补充完善工作。加强管理,做好制度落实,切实发挥规章制度在规范工作行为、增强组织管理、提升工作效率等方面的作用。积极探索义工服务内涵与形式,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提升服务质效,尤其要在“社工十义工”服务项目上下功夫。



2022年4月26日


作者: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