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数字赋能织密疫情防控网 |
||
|
||
■全媒体记者 马卓仪 邵祺 朱小芳 柴丽婷 通讯员 田芳美 本报讯 面对当前严峻复杂的疫情防控形势,海盐坚持凭“智”出招,通过数字化手段的综合运用,紧密契合、高效运转整个疫情防控链条,快速控制传播风险,从重点人员的流调到管控实现全过程精密智控。 今年,海盐创新建设“四联五快”智控应用,推动“县、街道、社区、网格”四级协同智治,落实“快检测、快流调、快编制、快转运、快隔离”五快机制,扎牢精密智控网。日前,相关部门发现1名新冠肺炎密接者进入县域,卫健和公安部门工作人员迅速调查相关信息,明确密接者活动轨迹、风险场所、次密接者,并在该应用的流调溯源系统双线同步录入流调信息,快速生成关系图以供决策。与此同时,指挥部“吹哨”,第一时间集结防疫力量,将县、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疫情防控组织架构搬到线上,分层分级传达核酸检测、转运隔离等指令。 一声“哨响”,指令从指挥部一贯到底,直达神经末梢,各级立即行动了起来。仅3小时,相关部门便完成流调工作,有序完成密接及次密接人员的核酸检测与集中隔离工作,并完成环境消杀,紧急状况成功化解。 通过平台的四级联动指挥体系,各级工作人员可以做到即时应急响应、即时发送指令、即时反馈情况,确保指挥系统成员第一时间知悉相关工作进展,实现“县、街道、社区、网格”四联闭环协作,提升工作效能。 “精密智控关键在实效,‘四联五快’智控应用突出‘联’和‘快’,公安、卫健、应急、交通等各部门都运用同一个系统,可以第一时间反应,凝聚工作合力,减少因流程不畅导致的内耗,大大提高了疫情防控工作效能。”县公安局情报指挥中心副主任周启晨介绍。 防疫流调相当于“战场侦查”,也是精密智控有效运作的关键。今年1月底,海盐在各公共场所点位张贴推广“盐易码”,市民扫“盐易码”后,健康码、行程卡、疫苗接种、48小时内核酸检测报告结果一屏展示,系统对个人最近14天内的行程数据和国内中高风险地区列表数据进行对比,显示市民的健康状态。如今,在海盐的车站、医院、药店、超市、旅游景点等地都张贴了这款“防疫利器”。截至目前,全县已发码12546张,总扫码量近350万次,在核验居民健康状况、精准辅助流调溯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四联五快”智控应用的四级联动指挥体系,海盐各级防疫工作人员可做到即时应急响应、即时发送指令、即时反馈情况,确保指挥系统成员第一时间知悉相关工作进展,实现“县、街道、社区、网格”四联闭环协作,提升工作效能。“我们把微网格为最小作战单元,组建了村(小区)包干专班与楼栋管控服务小组,一旦出现紧急情况,县级指挥部指令可层层传达至一线网格员,再由网格员反馈指令执行情况。”周启晨说。全县421个全科网格的1110名网格员开展的网格基础数据排摸和战时要素管控等专项工作都可以在该应用上管理与体现。 “平台地图也是一张‘全息作战图’,当出现涉疫人员之后,可第一时间根据在地图上绘制封控区、管控区、防控区,启用预设卡点、核酸检测点、隔离点等,若出现异常情况,可以通过大数据法分析精准控制,做好三区管理,最大程度地降低对群众生活的影响。”周启晨向记者介绍道。 近日,望海街道新兴社区干部陈征世像往常一样,向居家隔离的人员打电话,了解当天的体温情况,并将结果记录在一张名为“新兴社区疫情防控“四色管控卡”的卡片上,卡片记录了重点人员的信息情况,包括管控原因等。记者了解到,为提升防疫应急响应,该社区推出“四色管控卡”管控模式,社区内每一名管控人员都有一管控卡,更新信息后,统一挂在社区疫情防控作战图白板上,所有管控人员实现信息共享。“红色对应的是14+7管控,黄色对应的是3+11管控,蓝色对应的是2+14管控。”陈征世表示,一旦管控负责人临时有事,其他人能第一时间顶上,避免漏管、脱管现象。 目前,海盐正以精密智控平台应用为基础,在防疫实战中提升精密智控能力,实现疫情防控链条高效运转,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贡献了海盐的数字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