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5957856940/2022-68844 成文日期: 2022-02-24
文件编号: 盐执法〔2022〕16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有效性:

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2021年度法治政府建设情况工作报告


  • 发布时间: 2022-02-28 10: 27
  • 信息来源: 县综合执法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2021年,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引,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提高案件办理能力、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增强人员法律素质,努力锻造“唯实惟先、善作善成”堪当现代化建设重任团队,充分发挥“执法铁军”在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工作中的攻坚堡垒作用。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推进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创新执法模式

一是推进“大综合一体化”改革见成效。成立海盐县全面深化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明确以县综合执法局、县委编办、县司法局“三牵头”的工作体系,组建工作专班并实体化运作,于全市首家挂牌成立县(市、区)综合行政执法指导办公室,统筹协调解决全县综合行政执法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制定《海盐县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方案》,得到市改革专班督导组高度肯定。统筹下达执法监管计划和争议协调制度,12个业务主管部门与县综合执法局签订行政执法协作配合制度。

二是推广“综合查一次”数字化应用。出台《“综合查一次”执法检查工作实施方案》《区域联动执法工作实施方案》,创新推出片区执法和应急联动执法,对同一对象开展“一张清单”“全科模式”的部门内综合执法检查和部门间联合执法检查。开展一般工商贸企业、建筑业、餐饮业等行业领域综合检查。组织交叉执法和应急联动执法,特别是“居民住宅楼底铺开设餐饮店”问题在全市率先实现全域清零。充分运用“综合查一次”数字化应用平台,在已梳理出的60个“一件事”检查场景中选择运用并加以拓展,提高监管和执法成效。累计覆盖店招店牌、建筑垃圾、房地产中介等“一件事”场景数47个,完成线上检查计划52个,涉及检查对象143家,居全市前列。

三是推出数字化智慧化执法模式。结合道路有机更新,创新打造“智慧街区”,实现违停自动抓拍、越店经营、占道等违法行为自动采集和违停温馨提示功能,累计发送违停温馨提醒短信2万余条,城市管理有精度有温度,市民满意度大幅提升。依托现有的智慧城管平台开发场景应用,创建简易行政处罚快捷通功能,当事人可当场扫描决定书二维码进行罚款缴纳。深化拓展“空中执法队”运用范围,助力违法建筑、秸秆禁烧、建筑工地、渣土偷倒等领域的执法办案工作。

(二)紧扣队伍和制度建设,提升执法规范化水平

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持续推进基层文明规范公正执法队所创建,9个镇(街道)分队均通过省级复评验收。推进星级基层执法队建设,2个分队获评三星级分队、3个分队获评二星级分队、4个分队获评一星级分队。新录用人员全部通过执法证考试,持证率达94%。鼓励在职人员报考法律职业资格考试,2021年通过4人,全局共11人持有法律职业资格证书,培养法律专业人才。

严格落实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制度,按照《嘉兴市综合行政执法辅助人员管理办法》,及时修订完善相关日常管理办法,进一步明确行政执法辅助人员适用岗位、身份性质、职责权限、权利义务、聘用条件和程序。

二是严肃制度保障。制定出台《关于开展执法事项“零办案”唤醒行动的通知》《法治宣传教育第八个五年规划(2021-2025)》等,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制度,建立合法性审查制度,持续推行行政执法公示制度、执法全过程记录制度、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从根本上保障依法行政的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实现执法信息公开透明、执法全过程留痕、执法决定合法有效,促进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检查、行政许可等行为得到有效规范,为落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推进法治政府建设莫定坚实基础。

三是严格法制审核。持续推行“全员办案”,2021年共办理一般程序案件2046宗。充分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全面推行“驻队律师”模式,强化基层兼职法制员素质提升。法律顾问切实参与部门重大行政决策、重大行政合同签订、规范性文件制定等合法性审查材料工作。开展案件评查,今年开展参与案件评查8期,相关问题形成具体评查报告并落实整改,切实提升办案质量。2021年共有4个案卷在市局组织的评查活动中被评为优秀案卷,其中1个案卷同时获评全市行政执法优秀案卷。

(三)强化法治宣传,助力优化营商环境

一是加大法治宣传力度和广度。紧紧围绕综合执法和城市管理主业,开展法律知识考试、法制培训、法治宣传等,2021年组织法律知识考试6场,开展法治宣传教育12次,完成两期《法治海盐》电视栏目录制,开展宪法宣传周活动并启动“八五”普法工作。积极发挥基层立法联系点作用,参与立法、宣传普法、监督执法,广泛听取和反映民意,推动地方立法宣贯落实,畅通基层立法“最初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2021年共向上反馈意见建议15条。

二是拓展执法服务深度。围绕“最多跑一次”改革,完善服务体系,提高服务效能,实现网上审批操作,提高网办率,极大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2021年行政许可办件量623件。依托海盐智慧城管系统,深化“火柴信用”系统开发,建立信用修复机制,鼓励失信商户在规定期限内纠正失信行为、消除不良影响,并在参加法律法规学习、作出书面承诺后申请信用修复。

三是注重柔性执法方式。坚持依法监管、底线思维、过罚相当、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审慎、合理、适当使用行政处罚手段,促进执法更加严格规范公正文明,进一步完善柔性执法制度,推行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度,为提高执法效能,全面推行非现场执法工作,为打造最佳营商环境,推进共富提供有力的法治环境。

二、不足和原因

一是法治宣传创新程度仍待加强。法治宣传形式途径仍然较少,以案释法对象不够广泛,没有打造出具有辨识度的法治宣传品牌。

二是执法方式创新程度仍待加强。虽然有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制度和非现场执法等举措,但在创新的深度与广度上仍待拓展。

三、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法治建设职责

(一)认真学习,思想上高度重视

带动全局学法、用法、守法,以理论学习会、专题学习会、夜学等形式开展领导班子集体学法10次,在县十五届政府第九十六次常务会议上领学《浙江省综合行政执法条例》,自觉运用法治思维做决策、办事情,始终保持对权力和法纪的敬畏之心,努力增强依法行政、科学执政、民主执政能力。

(二)切实发挥领导核心作用

落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做好法治政府示范创建工作,按时完成县委依法治县委员会及其办公室交办的各项任务。对在执法活动中依法履行职责、行使职权和遵守纪律及依法行政效果等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和考核评价。

(三)提升全局法治观念

抓住领导干部这个“关键少数”,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模范。把法治政府建设列为重要学习内容,教育引导领导干部不断提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动工作、化解矛盾、维护稳定的能力,不断提升执法为民、为民执法的意识和能力。

四、2022年的安排

一是全力推进“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全面建立县、镇(街道)两级行政执法统筹协调指挥机制和平台,稳步推进“一支队伍管执法”,融合“县乡一体、条抓块统”改革,承接“1512”工作体系,形成“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有监督”的海盐经验,在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中展现“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硬核成果。推广“综合查一次”平台应用试点,推进“风景名胜区一件事”项目,实现“一地创新、全省推广”目标。

二是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中心工作,结合本局工作实际,不断创新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措施,打造法治宣传教育综合执法品牌。不断强化执法人员业务能力和执法水平,努力建设一支德才兼备的高素质法治工作队伍。

三是提升案件办理和数据统计的电子化、信息化和便捷化。继续推进轻微违法行为告知承诺和非现场执法工作,促进综合行政执法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创新执法方式、优化裁量权、改善执法环境、提升综合行政执法形象。继续推进数字法治工作,助力数字化改革。

四是强化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与法治宣传阵地相衔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并开展法律法规宣传、法律咨询服务等活动,最大限度发挥联系点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擦亮全市综合执法系统内唯一一个基层立法点金名片。

五是结合镇(街道)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调研、指导工作,切实解决执法办案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和疑难杂症,保障和推进依法行政工作。

海盐县综合行政执法局

2022年2月24日


作者: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