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002556053K/2022-73454 成文日期: 2022-11-07
文件编号: 组配分类: 其他工作
发布机构: 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有效性:

海盐本土作家贝客邦做客涵芬讲坛畅谈创作背后的故事


  • 发布时间:2022-11-07 09:15
  • 信息来源: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在这个信息媒介高速发达的时代,当碎片化阅读成为趋势,当鸡汤爆文大行其道,我们不由困惑:如何成为一名悬疑小说家?创作出优秀的文学作品?11月5日下午,新锐悬疑小说作家贝客邦做客张元济图书馆涵芬讲坛,这位首部长篇小说《海葵》一经改编成影视剧就大获成功的作家,畅谈阅读与创作,剖析其作品背后的深刻含义。

本次活动由嘉兴日报社记者、浙江省优秀阅读推广人周伟达主持。讲座的上半场,贝客邦首先进行了创作分享,从对写作毫不敏感到走上全职写作道路的个人成长,从有固定的写作流程到如今笔下人物发出自己声音的写作手法转变,贝客邦将多年来的经历向读者娓娓道来。他坦言自己萌发出写作的冲动是受到了中学的阅读经历影响,在爱伦坡小说的影响下,贝客邦开始关注人物内心,由上至下、由外往内走,逐渐产生“也许我也可以写这样的小说”的念头。“中学的阅读经历,让我与文学大家进行了对话,写作的种子在那时遗落到了口袋中”,而这颗种子直到他36岁,在网上偶然看到豆瓣阅读征文启事才开始萌发、生长。因此他鼓励有写作兴趣的读者去尝试写作,写作是一件低门槛、高成就的事情。

对于如何写好一个悬疑故事,贝客邦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核心主题与让故事顺利推进的契机是至关重要的,作品《海葵》的灵感源自他与孩子日常生活。在他的作品里,我们不难发现,他擅长从作品的案件中如实关照社会现实,而这也是社会派的典型特征,在写作中融入社会问题,引发读者思考。

活动的下半场,贝客邦与记者周伟达、范萍老师、律师王立三位优秀阅读推广人以访谈的形式,从社会、教育、法律等不同的角度共同探讨作品中社会命题。新书《白鸟坠入密林》同《海葵》一样,贯穿未成年教育问题,范萍老师认为家庭教育要重视关注孩子人性的成长,消失的孩子不仅仅指物理上的消失,更重要的是由于家庭关怀的缺失,造成了孩子在精神上的消失。接下来,三位阅读推广人与贝客邦一起就“学生如何排解学业压力及困惑”“好的家庭教育该怎么做”“躺平和卷之间如何平衡”“如何理解法律和人心是对立的”等问题进行交流。

活动末尾,读者互动环节发言热烈,贝客邦回答了“写作遇到的最大困难”“心中的‘月亮’和‘六便士’意味着什么”等问题。各位读者通过爱海盐录播回顾这场精彩的对话,走近海盐本土推理作家贝客邦的悬疑世界。



信息来源: 县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