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002556344N/2022-74002 成文日期: 2022-10-21
文件编号: 组配分类: 计划总结
发布机构: 县交通运输局 有效性:

海盐县交通运输局2021年度工作总结及2022年工作思路


  • 发布时间: 2022-10-21 11: 43
  • 信息来源: 县交通运输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今年以来,我局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省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精神,抢抓高水平交通强省建设和一体化发展战略机遇,加快健全“物畅其流,人享于行”的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为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共同富裕示范样板展现先行担当、作出交通贡献。

一是坚持有效投入,在建工程持续推进。续建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等项目11个,新开工G525平改立、农村公路路灯亮化等项目4个,浙北高等级航道新建升界桥左幅主跨顺利合龙,完成综合交通结构投资10.7亿元。

二是聚焦风险防范,治理能力明显提升。扎实开展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隐患大排查大整治全面深入,船舶碰撞桥梁隐患、危旧桥梁、港口码头经营等十余项重点领域治理有效实施,船舶岸电和老旧营运车辆淘汰均提前完成年度目标,行业重大安全、生态风险得到有效防范化解,有力护航建党百年。

三是注重改革创新,服务保障日益拓展。市域公交一体化改革全面推进,开通至嘉兴南站城际直达快线、完成市域公交2元一票制改革、启用“嘉兴市域公共交通一码通”,新增至杭海城铁公交。落实公共交通常态化防疫措施;督促企业加强冷链食品管控,参与嘉兴冷链集中仓监管和上海空港返浙人员转运隔离;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实现零突破,先期已投运36标箱船6艘。

一、2021年主要工作情况

完成公路货运周转量12.60亿吨公里,同比增幅9.5%;全年完成水路货运量2052.91万吨、货物周转量87.16亿吨公里,同比增长9.44%、19.34%;内河港口货物吞吐量2075.04万吨、海河联运中转量283万吨,同比增长5.55%、15.26%;公交客运、水上交通、交通在建工程以及生产企业均未发生人员伤亡事故,全县交通运输安全生产形势平稳。

(一)落实首位战略,加快谋划建设一批标志性的交通工程

贯彻“高水平交通强省”和“枢纽嘉兴”建设部署,全力推动市域交通一体化、交通强县、海河联运示范区建设。

一是聚焦市域一体化,努力拓展多向融嘉的“快速走廊”。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一期)、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南北湖互通改造工程均已完成工可审查和勘察设计招标,后者地质勘察已进场;嘉兴高铁枢纽至海盐快速路嘉兴段初定高架方案,拟由嘉通集团统一实施;疏港公路嘉兴港海盐港区(C区)至G1522常台高速百步互通工程(海盐大道)工可评审、初步设计送审稿编制完成。

二是聚焦水运复兴,加快打造海河联运枢纽示范区建设海盐样板。内河基础设施加速提质,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建设工程加快推进,8座桥梁全部开工建设;嘉兴港海盐海河联运Ⅲ区工程(澉浦作业区)一阶段4个泊位12月开工建设,通元和经济开发区码头项目完成项建初稿;官堂线航道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完成投资1386万元,计划2022年4月完工;嘉兴海河联运示范区海盐内河枢纽工程6月通过项建书评审。沿海码头项目相继投运,钱塘物流一期码头改扩建、秦山伟业建设配套内河码头工程8月试运行,南方水泥内河码头扩建项目9月交工验收。水运规模化进程继续加快。海运保持高速增长,新增海船2艘4.9万载重吨,总运力30万余吨多年稳居全市首位。水运企业新上规3家(林龙港口、祥龙码头和嘉兴锐洋海运),新设内河集装箱运输企业1家,已投运36标箱船6艘,实现了我县内河集装箱运输零的突破,后续还将新建投运47艘同类型船舶。

三是聚焦县域畅行,加快完善快速融通的县域出行骨干路网。围绕中心城区,以G525平面交叉改造工程打通北联望海堵点,以盐于公路改建搭建西向快速跳板,以疏港公路秀洲至仙居公路海盐通元至澉浦段新建工程(武袁公路-澉浦大道段)南接南北湖未来城(七月开始隧道施工),以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工程(海盐段)工程加密西向高速通道。

(二)强化底线思维,全面防范化解行业重大风险隐患

一是聚焦事前预防,推动安全生产风险清单化网格化管理。明确清单任务,梳理明确重大风险隐患清单17项,开展公路水路承灾体、道路运输领域安全生产风险普查;继续聘请第三方机构开展风险评估;牵头制定道路交通领域“遏制重大事故攻坚整治实施方案”“风险链关键节点管控措施和责任清单”;推动县平安交通建设年活动,统筹推进“九大专项整治行动”。重点管控到位,查处违法超限车辆343起,超限率满足控制要求;实施危货运输企业安全码、危货驾驶员运安码分类分级管控,5家企业连续三个季度获安全“蓝码”评级;指导县经济开发区危化运输车辆公共停车场完成建设验收,嘉兴腾宏与浙江骏茂等危货运输企业加快兼并重组步伐。应急联动有效,开展公路应急联动处置192次,完成台风“烟花”“灿都”和寒潮等恶劣天气保畅工作。

二是聚焦事中事后监管,开展交通运输重点领域大排查大整治。道路安全专项整治和“遏重大”攻坚行动稳步推进,完成154处临水临崖高落差隐患点位整治、12处道路交通事故多发点段和重点道路湖盐线整治验收销号;开展桥梁隐患排查,出台《危旧桥梁治理行动方案》,明确150座桥梁的治理计划,其中82座列入政府投资项目分两年实施改造,已整治完成9座;19家重点货运源头单位数据和视频接入省监管平台,依法处罚货运源头单位1家;完成1条800公里以上班线及4辆57座客运车辆淘汰。水路隐患治理全方面实施,开展危险品码头(水上加油站)第三方安全评估,船舶碰撞桥梁隐患治理共排查航道15条、桥梁121座;联合市交通运输局、嘉兴海事局开展沿海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核查,实施“三无”船舶清剿专项行动;实施商船检验244艘次、内河渔船137艘次、沿海渔船20艘次。“平安工地”建设持续深化,工程项目安全监督覆盖率、监督交底覆盖率100%。

三是聚焦绿色发展,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车辆更新与淘汰齐头并进,更新纯电公交车57辆、天然气出租车10辆。淘汰老旧营运车161辆,为市级指标的183%。港口与船舶防污染双向发力,完成3家生态示范码头提升改造;完善船舶污染物接收、转运和处置联合监管,收集船舶生活污水3095艘次609.96吨,船舶生活垃圾8133艘次17.79吨,油污水接收1082艘次209.44吨,转运处置残油废油21.91吨;加强船舶排放控制区建设,船用燃油检测72艘,处罚并通报不合格9起,合格率87.5 %,达到85%的合规率要求;建成岸电桩6套,内河码头企业、公共服务区分别累计安装23台、22台,沿海码头岸电全覆盖,全年岸电使用量13.01万千瓦时、同比增长26%。省市县督察和整治全面落实,高标准抓好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问题、省环保督察、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问题整改和“回头看”,迎亚运“两路两侧‘三化一平’”等公路路域环境专项整治加快实施。

(三)坚守为民初心,加快推进人民满意交通建设

一是聚焦社会期盼,省市民生实事相继开工建设。强统筹确保如期完工,总投资7500余万元、203.5公里农村公路路灯亮化工程于12月25日建成亮灯;除老通六桥待相关政策明确后实施外,包括12.8公里大中修在内的县管公路改造提升工程完工。完成6条线路38公里绿道标志标牌设置,推动省级绿道网络体系构建,满足城乡居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的生活需求。多渠道缓解城市拥堵,加快推进治堵“九大行动”,新增城市道路6.45km、道路面积0.169平方公里、公共停车位1155个,打通断头路(新增联网路)2条,实行错时共享停车单位45家车位1189个,新改建城市公交港湾式停靠站12个、电子站牌28个,新建公交首末站1个,渠化路口15个,路口交通信号灯联网控制协调率90%,南北湖风景区推出停车预约服务。

二是聚焦城乡共融,公共交通均等化建设不断深化。优化公交线5 条,新增客运中心至农副市场、高铁嘉兴南站、杭海城际等线路4条,首开清明扫墓专线。创新公交运营组织,望海街道三级公交于2022年元旦正式投运。完成市域公交一体化一票制改革,启用2元一票制、长途客运汽车电子车票和“银闪付”功能,新增新桥路电信营业厅公交卡移动充值点。农村公路站立式公交车安全隐患治理加快推进,摸排四级及以下公交通行路段13条、50余公里,涉及公交线路14条、车32辆,已制定包括提升公路等级、更换车型、车辆限载等在内的治理方案。2020年度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水平达到5A级、位列全省第八位。

三是聚焦基层基础,构建完善的行业服务体系。完成120个村社区快递网点覆盖、累计建成252个。推进客货邮融合发展,雪水港农村驿站客货邮融合服务点即将投入运营。推进“最多跑一次”向交通公共领域延伸,完成白苎服务区提升工程,客运中心启用人脸识别系统,完成换乘长廊改建,建成525国道“司机之家”,促进运输行业健康稳定发展。《海盐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修订完成文件编制及意见征求。

(四)坚持强基垒台,着力打造明时代要求、有先行担当的交通铁军

一是向改革要效率,答好机构改革后半篇文章。在后勤、人事、计财等基础部门精简整合的基础上,实行系统财务一本账管理,完善制度,推进财务管理标准化建设。出台体制机制整合优化方案,清单式理清职能边界。交投集团实体化改革稳步推进,澉浦作业区加快推进,通元、经开区公用码头启动前期,养护等业务有序拓展。

二是以勤廉为保障,纵深推进清廉交通建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聚焦重点领域,开展廉政谈话,强化警示教育和源头治理,出台并落实《交通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关于对党委政府决策的部署执行不力实施问责办法》、《干部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三是以党建为统领,不断涵养风清气正的良好政治生态。 用好每周夜学、书记党课、大走访大宣讲等平台,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七讲七比、争先攀高”党建高地创建。组织开展“美好记忆·丰山溢水”党建精品线骑行活动。聚焦重点领域、建强一线堡垒,推动“盐途筑梦”等特色党建品牌创建,试点成立疏港公路项目临时党支部,在升界桥工程开展党组织共建,引领项目推进。积极推进交通运输领域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开展“赠书送学”,指导10名货运驾驶员完成社区报道与任务认领。

(五)全面从严从紧,组织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一是严防沿海码头疫情输入。拟定《海盐港海港口岸疫情防控协调机制》,及时组织港区码头企业开展船舶排摸,强化船员换班闭环管理,落实“非必要不登轮、非必需不下船”等防控措施。二是守好客运中心“两扇门”。落实长途客运“测温+查码+戴口罩”,其他乘客“查码+戴口罩”乘车措施,加强客运中心、公交车辆等场所和区域消毒,客运从业人员定期核酸检测。三落实工程项目管理。交通在建项目参建人员530余人疫苗接种率100%,督促企业减少人员非必要出行和流动,加强新进场人员核酸检测、测温、绿码、行程卡综合管控,落实项目环境卫生、人员集中场所封闭管理。四是强化冷链运输防控。督促两家涉及进口冷链货物的企业车辆安装GPS并接入浙冷链系统,根据疫情高中风险地区划分合理调配运力,加强车辆、运输器具、进口货物消杀,提供国外进口冷冻肉货品三证一码,人员,运输相关人员疫苗接种率100%。

二、2021年亮点工作

(一)致力规划引领,项目争取不断突破。按照主动服务国家和省市县重大发展战略的要求,聚焦加快建设现代交通物流体系,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及时组织交通运输“十四五”和中远期综合立体交通网发展规划意见征求、专家评审,并多次向县委县政府、人大政协、省市主管部门汇报重点项目研究方案和规划进展,多次组织修改完善,1月6日通过县委常委会审议。在项目谋划上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对照县域高等级公路比重偏低,干线公路欠缺的现状,以加快市域一体化、深度融嘉为目标,突出重点方向、加大项目谋划和争取力度。重点推进了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杭州湾环线高速南北湖互通改造工程、嘉兴高铁枢纽至海盐快速路前期等专题研究。经争取,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连联络线(一期、二期)、杭州湾环线高速南北湖互通改造工程、嘉兴海河联运枢纽港列入《省综合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525国道海盐城区段快速化改造工程、疏港公路秀洲至仙居公路海盐通元至澉浦段新建工程、S207秀洲至仙居公路海盐县南湖界至南北湖互通段工程列入《省公路发展“十四五”规划》。

(二)工程监管数字化有序推进。施工视频监控系统、电子考勤、生态环保监测等在浙北集装箱通道升界桥工程成功推行。在升界桥的重要施工场地如梁板场、主跨挂篮施工现场装设了视频监控系统,建设单位和管理人员通过手机APP可以实时观察施工现场情况、工程进度、质量安全动态等,实现对问题的即拍,即交办、即处理,有效震慑“三违”作业。推进建设项目场地水循环利用,扬尘噪声监测数据等全程公开。升界桥工地成为全市范围内第一个安装扬尘噪声监测仪的交通工程,实时显示施工现场的PM2.5、PM10、噪声值,为监管工程扬尘、噪声提供了有力数据支撑。此外,强化施工用水监管,推行施工场地的雨水、施工用水循环利用,在拌和场、梁板场通过设置三级沉淀池(共3组三处),收集沉淀雨水、施工水后再利用。为深化“品质工程”建设和文明标化工地创建提供了样板。

(三)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不断深化。《海盐县农村公路建设养护管理办法》完成修订及意见征求。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机制改革试点。建立权责清晰、齐抓共管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深入推进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改革,拓展农村公路养护向社会购买服务的广度和深度,推行养护行业管理与养护作业管理相分离,逐步建立政府与市场合理分工的养护生产组织模式,农村公路通行条件和路域环境明显提升,交通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三、2022年工作思路

(一)总体目标和定位

全面把握交通发展“先行官”的历史定位,围绕建设交通强县,全力打造“接沪连杭融嘉”的现代交通网络,为构筑我县开放融合新格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全年计划完成县级交通建设投资10亿元。

(二)思路举措

1.谋深谋细谋实“十字+放射状”高铁轨道网、至嘉兴半小时至周边主要城市1小时交通时空圈,有序推进首条高铁和城轨建设,一体构建功能完备的对外出行体系。

2.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建、管、养、运水平,着力做优”融嘉接沪连杭”的干线公路网,加快构建“两横两纵一连”高速公路、“一环六射”快速路,一体建设均衡共享的城乡畅通格局。

3.协同完善沿海、内河集疏运体系,着力做强“节能减碳”的海河联运网,全面提升服务产城发展的港航物流水平,一体打造无缝衔接的海河联运样板。

(三)主要工作载体和重点项目安排

1.推进市域一体的快速互通工程。全力推进杭浦高速公路海盐联络线(一期)及地面道路(七沈公路沈荡段)建设、有序推进 G92杭州湾环线高速南北湖互通改造工程、海盐大道前期工作;续建疏港公路秀洲至仙居公路海盐段、524国道秀洲王店至海宁海昌段工程(海盐段)。

2.推进城乡一体的提质畅通工程。推进盐于公路改建、嘉盐公路拓宽改造工程、G525平改立和危旧桥梁治理工程;完成武袁公路、农村公路、县管公路三项提升工程;力争开工盐于公路提升改造工程(二期)。

3.推进港产城一体的海河联运示范工程。续建浙北高等级航道网集装箱运输通道、嘉兴海河联运示范区海盐内河枢纽工程(澉浦作业区),启动经开作业区前期;启动海河联运网航道提升改造工程,完成官堂线航道提升改造一期工程,开工二期。

4.推进安全绿色的高质量发展工程。用好遏重大、护航建党百年工作经验,强化“两客一危”、工程建设、水路运输、港口作业等重点领域安全、生态风险管控和隐患治理,加强值班值守,全力以赴做好防汛防台,统筹抓好车、船、码头污染防治,继续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

5.推进优质均衡的民生服务工程。推进优质均衡的民生服务工程。完善公交线网,拓展三级公交,推进农村公路站立式公交车安全隐患治理。实施公交候车亭改造工程(计划100个,争列民生实事工程)。有序推进危旧桥梁整治,力争至2022年底,全面完成现有农村公路四/五类桥梁、民间危旧桥梁的治理工作,实现全县在役桥梁无结构性安全隐患,确保桥梁整体运行状态良好。制定实施新一轮治堵方案,完成“民评民选”堵点乱点治理。

6.推进标本兼治的清廉保障工程。深入推进交通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全面落实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信用动态管理和评价,着力降低外部风险。深化“放管服”改革,规范权力运行,创新监管方式,有效激发机构改革活力,优化交通运输营商环境。落实风险排查,用好“四种形态”,健全一杆到底的推进机制,纵深推进清廉交通建设。



作者:

信息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