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
|||||||||||||||||||||||||||||||||||||||||||||||||||||||||||||||||||||||||||||||||||||||||||||||||||||||||||||||||||||||||||||||||||||||||||||||||||||||||||||||||||||||||||||||||||||||||||||||||||||||||||||||||||||||||||||||||||||||||||||||||||||||||||||||||||||||||||||||||||||||||
|
|||||||||||||||||||||||||||||||||||||||||||||||||||||||||||||||||||||||||||||||||||||||||||||||||||||||||||||||||||||||||||||||||||||||||||||||||||||||||||||||||||||||||||||||||||||||||||||||||||||||||||||||||||||||||||||||||||||||||||||||||||||||||||||||||||||||||||||||||||||||||
“十四五”期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也是消防救援队伍改革转隶以来消防事业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消防工作的系列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应急管理、安全生产的系列重要论述精神,加快推进消防救援事业与全县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切实提高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关于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框架方案》《关于深化消防执法改革的意见》等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基于“十三五”时期我县消防事业发展基础条件,结合我县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海盐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基本要求以及建设“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新目标和新定位要求,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为2021-2025年。 一、规划基础 (一)“十三五”时期工作成效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宏观环境和改革稳定的艰巨任务,全县上下深化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嘉兴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始终坚持消防安全理念,大力弘扬“红船精神”,不断攻坚克难、开拓创新,火灾形势总体平稳,火灾防控水平和灭火救援能力明显提高。“十三五”期间,全县共发生火灾740起,受伤4人,无人员死亡,直接财产损失2879.54万元,未发生重、特大火灾事故和群死群伤恶性火灾事故。2016年至2020年火灾十万人口死亡率分别均为0,均在省政府控制指标范围内。 1.责任体系大推进。“十三五”期间,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浙江省消防条例》等法规制度,将消防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建强县消安委,定期研究部署消防工作。将消防工作考核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平安建设等考核,逐步建立部门信息沟通、宣传教育和联合执法机制,定期组织实施检查考评,部门监管职能进一步发挥。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逐步完善消防安全责任制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消防安全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整改的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2.防控水平大提高。到2020年底,全县火灾等安全事故综合治理防控体系已健全,政府统一领导、单位负责的火灾防控脉络进一步清晰,全面完成社区微型消防站和村志愿消防队提档升级任务,社会化消防工作得到全面落实。期间开展居住出租房整治、“春雷”、“护航平安”、工业企业百日攻坚行动、今冬明春火灾防控等专项整治行动37个,每年对火灾重点镇(街道)加强综合治理并得到明显改善,督促整改省、市、县三级政府挂牌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区域)28家。 3.基础设施大改善。“十三五”时期共投入5300余万元经费,完成望海街道和西塘桥街道消防站建设,迁建6个专职消防队营房,购置消防车4辆,更新抢险救援、灭火器材装备3000余件(套),新增市政消火栓284个(现有消火栓1402个),切实推进了农村消防水源、消防车通道等消防基础设施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建设。 4.队伍建设大发展。“十三五”期间, 在现有1个中心站、2个单编站、6个专职消防队和120个村(社区)微型消防站三级应急救援体系,再加民间救援组织补充。全县共接警3295起,出动车辆6793辆,出动警力39155人,抢救被困人员348人,疏散被困人员166人,抢救财产价值 11620.3万元。 5.民生福祉大增进。“十三五”期间,定期督促物业企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村(社区)、高层建筑单位等责任人和管理人等目标人群开展消防安全提示,督促住宅小区和社会单位划好消防通道线;各镇(街道)和村(社区)进一步完成体验式消防培训站点提档升级,实现了建成率达100%。 6.智慧消防大推广。依托城市天眼、云数据库等高新科技,完成重点单位火灾远程监控系统、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城市火灾集中监测中心纳入“智慧城市”建设。推广安装火灾远程监控系统225套、智慧用电2418套、智慧预警4013个,建成电动自行车智能充电桩241套,智能接口2271点位,智慧用水430个,111家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内部消防安全管理系统,实现了智慧消防安全管理水平的较大提升。 7.消防宣传体验大提升。全县消防宣传力度不断加大,主流媒体宣传阵地得到有效巩固,社会化宣传影响力广泛。镇(街道)消防体验室、村(社区)消防体验点覆盖率达100%,累计接待参观7.8万人次,发送消防安全提示信息120余万条,各类宣传品10余万份。开展宣传培训580余场,利用本土文化形式开展消防文化塑造。在嘉兴新闻、南湖晚报等市级主流媒体上建立消防专栏。截至2020年,全县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为86.1分。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十三五”期间,我县消防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火灾事故总量仍然较高,消防工作仍存在短板。一是消防安全管理社会化程度有待提高。政府消防安全法定职责和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有待加强,基层消防监管力量较为薄弱;职能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消防安全监管落实不到位,部门联合监管和执法机制还不完善;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较为淡薄,消防安全职责履行和火灾隐患整改尚不到位;消防安全监管公民参与度有待于进一步提高。二是乡镇消防专项规划滞后和区域性消防问题逐步凸现,农村消防基础薄弱。部分乡镇仍存在居住、工业和商业等用地混合的现象,部分工业园区没有综合考虑消防安全布局,发展未将消防规划与道路、供水、电线等相关规划优等协调,存在“先天不足”。另外,一些基础设施规划建设不同步、不配套,市政消防基础设施存在较大缺口。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因消火栓数量不足,自来水管网压力不足、市政管网和乡镇管网无法链接对口等造成的消防水源不足问题,乡村道路狭窄、路口设置障碍物等造成消防通道不顺畅等问题,直接增加了火灾扑救难度,极易造成人员或财产损失增大。三是火灾防控水平有待提高。全县小企业、作坊、生产经营性合用场所及出租房屋等火灾隐患比较突出,消防安全监管困难;人员密集场所分布广、基数大,火灾防控形势仍然严峻。四是公共消防基础设施有待进一步完善。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滞后于城市发展,现有消防站存在布点稀、距离远、责任区面积过大等问题;城区消火栓覆盖率和完好率不高,天然水源消防取水设施较为缺乏;中心城区道路消防车通行状况不尽理想,占用、堵塞、封闭消防车通道等现象时有发生;农村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亟待加强,消防经费不足、防灭火保障措施薄弱等问题仍然存在。五是灭火救援装备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全县用于扑救高层建筑、大跨度大空间、地下建筑和石油化工等特殊火灾及应对建筑倒塌、危险化学品、核事故、水域救援、恐怖袭击、气象与地质灾害等突发灾害事故所需特种消防装备较为缺乏,装备结构需要进一步优化,装备质量需要进一步提高。六是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有待进一步加强。全县多种形式消防队伍整体建设水平还不高,大型企业专职消防队缺配,政府专职消防队发展不够平衡,福利待遇、伤残抚恤、立功受奖等保障机制有待健全,规范化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七是社会化消防宣传力度不够,全民消防安全意识亟待提高。消防意识薄弱是造成火灾隐患久拖未改和火灾事故频发的重要原因。消防宣传教育覆盖面还不广,社会化程度还比较低,特别是针对弱势群体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亟待加强,部分社会群体消防安全素质较低,自防自救能力不足,“小火灾大伤亡”的威胁较为严峻。 (三)“十四五”时期面临的形势 “最精彩板块”新目标对消防工作提出新要求。“十四五”期间,我县全面贯彻中央、省市委有关会议精神和市委市政府打造“七张名片”要求,按照县委十四届十二次全体(扩大)会议部署,全力以赴育先机、开新局,迈好第一步、展现新气象。推动海盐蝶变跃升、跨越发展,奋力打造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消防安全是打造中国最平安城市中的重要一环,也是支撑我县建设“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重要保障力量,对新时期的消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社会治理现代化对消防工作提出新使命。“十四五”期间,我县推进风险防控工程,进一步落实公共安全责任,健全两级救援指挥平台,构建统一指挥、专常兼备、反应灵敏、上下联动的应急救援体制,建立完善多层次、全方位的公共安全隐患排查和预防控制体系,形成与县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城市相适应的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数字化转型对消防工作提供新支撑。随着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给数字经济带来新的变化和内涵。“十四五”期间,应充分汇聚整合消防内外部相关数据资源,通过大数据分析挖掘,科学指导全县消防工作,实现各项消防工作流程化管理和协同运作,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提高各消防责任方的消防科技水平与业务水平,促进消防工作社会化的贯彻与实施,全面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改革转隶对消防事业提出新期待。消防救援队伍被赋予应急救援主力军国家队的定位,必须清醒认识我们面临的任务将更加繁重,对能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必须保持本领恐慌、能力恐慌的危急感,加快推动队伍转型升级,脱胎换骨,浴火重生,确保灭火救援行动更加安全高效,确保执勤训练水平走在前列,打大仗、打硬仗本领进一步增强。 二、指导思想与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授旗训词精神,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牢牢扛起红船起航地的政治担当,紧扣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及时应对处置各类灾害事故的职责使命,推进公共消防设施快速发展,“智慧消防”不断深化,全民消防安全素质全面提升,确保消防安全形势持续稳定,努力建设两桥之间黄金海岸经济带、长三角创新活力之城、杭州湾滨海魅力之城、新时代富裕智慧之城,实现“十大梦想”,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区。 (二)基本原则 1.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始终聚焦党和国家中心任务以及海盐发展战略,将消防工作融入大局,融入地方,坚决做到在大局下思考、在大局下行动,为中心工作助力,为“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的行稳致远保驾护航。 2.坚持责任落实,依法监管。落实单位主体责任,强化党委政府领导责任和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不断完善执法制度,依法履行消防行政许可和监督管理职责。 3.坚持实战唯先,科技引领。坚持队伍战斗力标准,紧盯实战需求,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技信息化建设,补短板、强弱项,实现人与装备的最佳结合,提高各类灾害事故的防范、处置能力和应急救援工作的科学化、专业化、智能化、精细化水平。 4.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治理。瞄准现有问题和短板,科学分析深层次原因,制定针对性措施,除隐患、补短板、强基础,真正解决制约全县消防工作发展的源头性、根本性、基础性矛盾,实现消防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有机统一,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上彰显成效。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匹配适应海盐县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公共消防安全体系和消防救援力量体系基本建立,确保完成建党100周年等重大活动消防安保任务。四项指标(火灾起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总体下降,有影响以上火灾事故风险进一步有效遏制。 消防安全形势方面:全县火灾数实现逐年下降,十万人口火灾死亡率和年均GDP火灾损失率均低于全市平均水平。 消防安全责任方面: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位,政府加强对消防工作统筹领导,行业主管部门和行政执法监管部门依法开展消防工作,消防安全重点管控强化落实,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范有序。 消防安全社会治理方面:将消防安全管理纳入相关的地方性法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达标率、重大火灾隐患挂牌督办完成率、3人以上居住出租房复查整治合格率、消防网格化管理达标率等指标均居全市前列。 公共消防设施建设方面:城镇公共消防设施一体化建设水平明显提升,优化全县消防站布点规划。加强消防、发改、规划、城建、水务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快市政消火栓和取水口建设力度,加大消防水源网络覆盖范围。公共消防设施建设与城市建设同步发展。 综合救援能力方面:注重消防救援队伍的多功能发展,努力构建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为主,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协同的消防综合救援体系,全面提升队伍指挥协调能力、精准布兵能力、专业救援能力、机动作战能力、快速反应能力。全面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职能任务需要。 社会化消防宣传方面:推动全县消防宣传体验场馆提质升级,开展消防主题公园、消防文化街、消防文化广场等建设,不断丰富消防安全宣传教育资源和渠道。进一步提升群众消防安全意识,发现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起火灾和逃生自救互救能力明显增强,人为因素引起的火灾事故明显减少,公众消防安全常识知晓率持续提升。 表1 “十四五”时期主要指标
三、重点任务 (一)健全火灾防控治理体系 1.加强消防工作责任落实。强化政府主导责任落实。按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失职追责”的要求,健全党委政府定期研究部署消防工作制度,将消防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议事日程和民生实事工程。推动完善政府常务会、办公会常态化研究部署消防工作,推行完善火灾事故领导分级到场制度。建立健全边界清晰、分工明确的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制定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干部消防安全“责任清单”和年度“工作清单”,将消防工作纳入政府和部门及领导干部年度工作考核内容,提高消防工作在政府目标绩效考核、平安考核中的分值占比。强化消安委综合协调作用。完善县、镇(街道)两级消防安全委员会运行机制,明确承担消防安全委员会日常工作的机构和专职人员,落实消安委办公室常态化运作机制,完善落实会商研判、月度通报、季度例会、消防安全半年巡查和每月督导检查、约谈通报等工作制度,协调解决重大消防安全问题。强化部门工作联动作用。推动具有行政审批职能的部门在审批中对消防安全条件的把关。健全完善针对新型化工、新型建筑、新能源等新材料、新业态的火灾风险预估预判机制。按照“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要求,加强对行业领域消防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和指导,建立常态协作机制,推动教育、民政、民宗、卫健、文化广电旅游等行业部门推进行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推广普及行业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试点经验。强化单位主体责任落实。提升单位规范管理水平,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落实“三自主两公开一承诺”工作机制,积极应用智慧消防先进技防措施,推广单位消防安全风险指数和消防蓝码。2022年前,积极推广使用全民消防学习云平台,分批次、分类别组织社会单位重点人群开展消防教育。合理确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名单,修订完善《重点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定期开展火灾风险研判,全县重点单位全部落实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推进行业协会(商会)消防安全自律管理组织建设,鼓励实施自我管理、自我检查、自我评价、自我整改。人员密集、易燃易爆、高层地下建筑等易发生群死群伤火灾事故的高危单位,全部投保火灾公众责任保险。 2.强化火灾风险系统管控。建立动态研判机制。出台消防安全形势分析研判规定,定期开展突出消防安全风险以及新材料、新工艺、新业态等新兴风险研判,找准风险点、危险源,列出火灾防范重点。加强消防安全形势研判,对城市大型综合体、超高层建筑、大型公共地下空间、大型石油化工企业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评估。建立重大节假日、重大活动火灾风险提示机制,提升火灾风险精准防控能力。对农村开展消防安全风险调查评估,摸准摸清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研究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和应对措施,提高安全设防等级。强化消防系统治理。聚焦火灾多发的行业领域和火灾高风险场所,推动各级政府紧紧围绕本地火灾规律特点和消防安全治理三年专项行动要求,部署开展打通生命通道、高层建筑、居住出租房、工业企业等消防安全专项治理,及时消除火灾隐患,依法运用法律手段,从严整治消防安全违法行为。加强部门协调配合,严格消防产品、中介机构的监督管理,严厉打击消防领域违法行为。完善重大风险治理机制。推动加强长三角一体化示范区消防安全共同治理,建立健全重点消防安全隐患区域和消防安全重大风险源联合排查机制。聚焦火灾多发的行业领域和火灾高风险场所,组织开展消防安全治理。推动各级政府综合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强力整治消防安全突出问题,对影响公共安全的重大火灾隐患单位和区域实施挂牌督办。 3.加强基层消防综合管理。完善镇(街道)消防工作机制。结合基层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明确管理机构及责任主体。加强与镇(街道)应急管理机构协调配合,探索成立专门监管机构,统筹组织开展镇(街道)消防工作。完善健全镇(街道)消防组织规范化运作,健全落实消防隐患排查责任清单、问题清单、整改清单等“三张清单”,落实隐患常态化排查、督办、整改、销号等闭环工作机制,规范季度例会、形势研判、督导考核等工作机制。落实重点镇(街道)挂牌督办制度,实施消防安全综合治理提升工程。夯实基层防火工作力量。完善基层“1+1+X”消防监管(即消防监督干部管片、辅助执法文员派驻、基层力量综合监管)模式,明确任务清单和责任清单。推行消防救援站参与防火工作,建立健全联勤联动机制。推动将消防安全融入平安乡村建设和“网格连心、组团服务”网格化管理和三治融合“八进工程”,按照基层综合治理“一张网”建设要求,将消防安全纳入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建设,建立完善基层网格员、公安派出所定期开展消防隐患排查机制,形成社会消防群防群治管理模式。发挥行政村基本治理单元的作用,指导成立由村“两委”成员牵头的消防管理组织。构建农村长效工作机制。将农村消防工作纳入总体规划统筹管理和系统衔接,同步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管理。盯紧农村新兴产业的新问题、新风险,加强对村企业集聚点、村办企业、直采电商、农家乐及民宿等村新兴产业消防安全评估和管理,督促落实消防管理责任。通过人居环境改造治理、美丽乡村建设等工程,结合村房改、水改、电改、灶改、路改等工作,有计划地改造防火间距不足,加快村电气线路、炉灶等用火用电安全改造升级,根据加强农村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设要求,实施新农村消防设施配置提升工程。 4.深化消防监管改革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完善公众聚集场所投入使用营业前消防安全检查告知承诺管理,完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重点落实《浙江省消防重点领域行业信用评价管理办法(试行)》,健全消防重点领域行业信用管理,规范开展信用等级评定、评价结果运用、信用修复,推行信用风险预警管理。完善信用监管约束机制,将信用记录统一归集到消防行业信用综合监管平台,依法实施惩戒。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大力推动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宣传教育等工作社会化运行。 5.提升火灾调查评估效能。建立健全部门协作机制。完善住房城乡建设、公安、交通运输、应急管理、消防等部门及检察机关火灾调查协作机制,规范失火、消防责任事故案件办理。强化火灾事故延伸调查。针对亡人、较大以及有重大社会影响火灾,开展火灾延伸调查,逐起组织对工程建设、建筑物或场所投入使用后管理使用主体,以及消防中介服务、消防产品质量、日常监督检查等环节开展责任倒查,对符合刑事立案标准的,一律移交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深化火灾整改措施后评估机制。建立较大以上火灾调查整改措施落实情况后评估工作机制,对典型火灾事故案例开展综合研究,分析火灾事故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指导防火检查、灭火救援、消防宣传、法规标准修订等工作。
(二)提升公共消防设施体系 1.优化消防设施空间布局。树立规划先行理念,结合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修编全县消防专项规划,优化全县消防站布点规划,建强中心站、建密小型站,重点在中心城区和老城区规划设置小型消防站,破解中心城区落地难和“空心化”难题。推动城镇消防规划纳入“多规合一”,将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训练、消防科普教育基地等纳入控制性详细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有效保障规划落地。 2.完善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十四五”期间,全县计划新增融2个消防站(融创文旅城消防站、南北湖未来城消防站)建设,2021年6月底前,秦山和百步完成消防站营房开工建设;2021年底前,沈荡、通元完成专职消防队新营房投入使用, 2022年,完成秦山、百步新营房投入使用;2021年6月底建设完成消防主题公园。2022年融创文旅城消防站、南北湖未来城消防站要结合实际力争完成开工建设。2025年,力争融创文旅城消防站、南北湖未来城消防站投入使用。 3.加强消防水源建设。积极运用物联网等智能化管理手段,确保消防水源设施的完好有效。确保每年市政消火栓建成率不低于规划数的95%,完好率不低于98%,建成改造工业园区、企业密集区等重点区域的供水设施,扩大管网的通行容量,各镇(街道)利用河流、湖泊、水库等天然水源规划建设取水平台和引水设施,形成市政管网和天然水源相结合的消防水源体系。
(三)优化消防综合保障体系 1.推动高质量装备建设发展。提升消防车辆配备水平。加快车辆更新步伐,将达到报废更新年限的消防车纳入年度更新计划,重点更新达到年限的举高喷射消防车和重型泡沫消防车。建立符合队站分布特点的车辆编配模式。形成非中心站(小型站)车辆配置满足辖区内基本灭火救援需求,中心站车辆配置满足本县市“全灾种、大应急”救援需求。推动落实新建消防站配套消防装备经费保障机制,推行车辆装备购置计划超前于消防站点建设模式,确保新建消防站建成后营房、装备同步投入使用。优化消防车辆装备配备结构。侧重举高类消防车的配备,达到各类消防车配备比例平衡,实现车辆配备结构合理。着眼城市快速路、轨道交通、城际铁路的建设推进,配备攻坚能力强的特种车辆装备。加强专业队伍装备建设。按照“一专多能、专常兼备”的原则,配齐配强各类“专、精、尖”装备。逐步配齐石油化工队、地震救援专业队、抗洪抢险专业队、高空救援专业队、空勤救援专业队装备。不断提升复杂地质灾害救援条件下精准探测、切割破拆、安全支护和自我保障能力,提升水面搜索、水下救捞等水域救援能力,提升建筑物破拆、清障等工程机械救援能力。推动建立常规装备更新补充机制。按照应急装备物资保障体系建设要求,加强县本级战勤保障仓库装备的储备;按照《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装备配备标准,各消防救援站每年更新补充器材装备,确保消防装备处于达标状态。 2.大力提升消防战勤保障能力。结合现有车辆,重点配备卫勤保障车、发电车、净水车、移动卫生间、装备维修车、器材运输车等战勤保障车辆。以实战需求为引领,以“攻坚作战编成化、实战保障模块化”为原则,按照模块化储备、“一键式”调度、全过程保障的要求,分类制定物资储备标准、应急调度预案、现场保障方案,提高战勤保障的针对性、实效性。深度挖掘社会联勤保障资源,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规范联勤联储、应急响应、协同保障等工作流程,满足全天候、全方位、多元化应急保障需求。“十四五”期间,县消防救援大队、西塘桥消防站、望海街道消防站计划新增消防车6辆,报废、更新消防车5辆;全县消防救援、政府专职消防队个人基本防护装备的系统升级。 3.增强装备维护管理能力建设。建立完善装备验收制度。严格实施装备采验分离,落实装备验收主体责任,建立满足装备验收的场地、配备相应的验收仪器测试装备。完善装备关键节点验收、样品试用,逐步推行第三方验收、队伍互验、上跨一级验收等制度。开展新购装备抽样送检,加强在用装备测试、作战效能评估,建立装备实战反馈机制、售后响应畅通渠道。做强装备维保检测服务能力。发挥修理所在消防车辆装备验收、巡检、保养、维修等方面的功能。推动建设面向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和专职消防队车辆装备服务保障,满足消防装备维修保养、消防装备巡检、火灾扑救和抢险救援应急保障、装备技师和维修技术人员技术进修及复训、消防车辆驾驶员上装维修技能培训等的消防装备维修中心。
(四)强化消防应急救援体系 1.优化健全“大应急”联勤联动机制。利用县、镇(街道)两级消防救援指挥调度平台,充分整合救援联动单位、专业救援力量和公益救援组织,优化联席指挥、信息共享、联勤联动、分级响应、联训联演等工作模式,建立多方合力、高效协同的灭火救援联合处置机制,加强各社会救援力量协同联动,实现实战中无缝对接、优势互补、协同高效、形成合力。 2.升级打造智慧型指挥调度系统。完善统一指挥、信息共享、预案响应、力量前置、应急联动、综合保障等重大灾害应急救援区域协作机制,形成综合救援合力,增强综合救灾效率。应用救援力量、人员方位、救援状态等关键信息,建设灭火救援态势感知实战系统。升级消防图传系统,丰富远程辅助指挥决策手段。融合开发智慧决策调度、预警信息发布、单位消防设施物联网信息接入等功能模块,建设综合型、智能化的新型指挥系统。 3.加强长三角区域协同。建立区域火灾防控标准规范体系,加强区域消防安全评估和消防救援能力考评机制建设。推进跨区域的石油化工、高层建筑、城市综合体、轨道交通等领域专业救援力量建设,强化周边跨区域协作。以消防站点布局规划、消防安全公共设施建设、消防救援物资储备运输为重点,整合示范区应急救援资源,着力构建覆盖城乡的公共消防服务体系、灭火与应急救援体系、物资供应保障体系。
(五)打造消防救援队伍体系 1.推进专业人才队伍培养。实施人才兴队战略,培养造就一批领导管理型、高层次领军型、专业指挥型,业务专家型、一线骨干型和实战智能型人才。组织防火、灭火及专业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实施灭火救援、专业救援技能培训及考核,对取得经国家权威机构认可的资格证书和职称的消防指战员、政府专职消防员和消防文员,按程序分岗位给予职称补助。创新人才招聘方式,聘任社会专业人才补充到三支专业队伍中。积极引进国际专业救援认证机构力量,培养潜水、绳索、基础生命支持等特殊技能人才。依托区域高层建筑、轨道交通站点、大型城市综合体、物流仓库、石油化工企业,建设区级、站级消防综合救援实训基地,完善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和其他救援队伍联勤联训机制。组织微型消防站队员年度轮训、专职消防队联训,鼓励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参与练兵竞赛活动。推动大应急救援力量参与,完善政府救援队伍和社会救援队伍的协作制度,采用政府购买、租赁等方式整合地方政、企救援队伍资源,确保各方面救援力量科学配置、合理调度和协同行动。 2.完善多种灾害救援体系。针对化工、高层、地下、大跨度、地震(地质)灾害、轨道交通、高架、隧道等特点,完善多种灾害救援技术体系,开展针对新行业、新材料的新型救援技术研究。探索建立典型灾害救援技术标准,成立多种灾害事故作战编队,开展作战编成研究和推广常态化训练,推动灾害救援体系化、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3.强化消防队伍职业教育。依据职业特点构建培养机制,建立基层一线与院校联动、集中培训与数字化远程教学相结合的培训机制。建立干部岗位任职资格体系,开展消防员等级达标训练体系研究,制定符合专业救援特点训练、考核体系,保证一线救援人员每年定量参训时间。加强师资力量建设,将灭火救援、信通、火调、装备等稀缺专业技术人才纳入师资团队。建立专业人才培养和保留机制,引导鼓励一线指战员参评灭火救援技术职称。 4.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推动国家综合性救援队伍指战员纳入公务员队伍培养管理计划,优化人才培养、管理机制。按照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标准,充分利用地方资源优势,加强与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建立合作机制,重点培养管理指挥、专业技术、特殊任务技能三类人才。推动人才培养框架协议落地,建立消防指战员本科、硕士、博士学历教育,建立人才培养长效机制。 5.大力推进专职消防队伍建设。制修订政府专职消防队伍管理制度,健全招录用工、培训考核、岗位职责、等级评定、职务晋升、轮班轮休、着装证件、退出转岗等管理机制。填补人员、装备配备,弥补灭火救援力量空白点,基本达到普通二级消防救援站建设水平,对符合条件的政府专职消防队纳入消防救援机构统一管理。明确专职消防队伍管理机构,统筹专职消防队伍管理。督促大型石化企业、大型港口等企业依法建立企业专职消防队,推行建立工艺处置专业队,建立工艺处置专业队实施方案、工艺处置专家库、制定运行管理方案。 6.实现队伍正规化建设。围绕“对党忠诚、纪律严明、赴汤蹈火、竭诚为民”建设方针,建立规范的执勤战备、训练教育、工作运行、生活保障秩序,构建与履行新时代职责使命相适应、与释放新体制效能活力相匹配的队伍建设与管理体系。
(六)完善消防职业保障体系 1.深化队伍优待政策。贯彻落实《嘉兴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做好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人员有关优待工作的通知》(嘉政办发〔2020〕67号)精神,推动海盐县出台消防救援队伍职业保障办法。探索开展政府专职消防员等级和薪酬体系课题研究,完善政府专职消防员薪酬待遇、看病就医、住房保障、优先优待、伤亡抚恤、绩效考核和奖励机制等方面政策,提高政府专职消防员职业荣誉感和归属感。 2.强化表彰奖励激励。创新符合战时特点的表彰奖励办法,推动出台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政府专职消防救援队伍单独奖励实施办法,表彰和奖励在火灾扑救、抢险救援,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中,作出重要贡献和工作成绩突出的集体和个人。建立健全“送奖到一线、送喜报到家”等关心关爱和表彰激励机制,发放集体和个人奖励证书、奖章、奖牌和奖状,提高国家综合性消防救援队伍职业荣誉感。 3.加强职业健康防护。健全消防职业病防护和保障体系,将消防职业病防护纳入地方职业病防护体系。建立消防救援队伍职业健康中心,集伤病员康复疗养、职业健康管理、现场救护、队伍卫生防疫、心理障碍干预、卫生业务培训、日常诊疗等于一体,提升指战员职业健康保障水平和应急救援卫勤保障能力。县卫健部门应明确本级定点救治医院,健全消防救援人员因公负伤紧急救治机制,探索建立医疗统一报销体系。 (七)构建进消防数字应用体系 1.推进“数字化”改革。推动消防治理要素数据化、治理数据标准化,以政府数字化改革带动消防治理数字化转型。大力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新技术与消防工作融合应用,鼓励行业部门、社会单位主动探索信息化、智能化消防安全监管手段。有序推进“智慧消防”系统建设,融入“智慧城市”,加强与城市大脑、消防内部业务系统及其他平台的对接整合,打通网络和信息屏障,同时实现消防档案数字化转型。 2.强化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利用物联网、卫星遥感、视频识别等技术手段,打造消防安全、预测预警、救援指挥、队伍管理等全域感知网络。依托国家军民融合机制参与建设国家应急专网,建成天空地一体、全域覆盖、全程贯通、随遇接入、韧性抗毁的应急通信网络。围绕消防主责主业应用实际需求,加强移动智能终端、大屏显示终端、智能交互终端、卫星通信终端等信息化终端装备的合理布局和管理。配齐配强“高、精、尖”通信装备及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应急通信融合指挥系统及网络,提升研判预警、实战调度、指挥决策和应急通信能力。 3.打造新型信息化架构。引入“大平台、小前端、富生态”的设计理念,充分融合数字政府公共支撑能力,借助新技术和互联网思维,融合网络架构、平台架构、应用生态、移动接入,打造“可插拔、松耦合、易迭代”的消防新型信息化架构。搭建生态应用超市,实现创新应用百花齐放新局面。围绕消防救援主责主业,推动高质量数据服务融合应用,开展数据治理,打造数据、技术、应用和业务中台,助力新技术支撑智能化发展。 4.创新五大业务主题应用。以数据融通和数据赋能为牵引,充分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建设火灾防控、应急救援、队伍管理、政务服务、应急通信等五大主题应用,构建智慧联动的消防业务应用体系。全面推进火灾防控动态监管、敏捷预警、精准治理,应急救援快速反应、智能辅助、科学决策,队伍管理正规精细、高效有序、专业运行,政务服务一站服务、指尖办理、感知开放,应急通信轻型集成、便携有效、融通可靠,提升信息化业务支撑能力。 5.统一两大工作门户。对标国家应急和消防信息化发展规划,统一消防救援工作总门户,形成一套“门户体系”。打造面向队伍内部“智慧消防综合应用”和社会公众“智慧消防综合服务”门户,支持PC端、移动端、大屏显示终端等多种服务方式,实现政务服务、信息综合展示、工作任务处理功能及业务系统统一入口。充分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城市服务、政务微信等多元化移动端渠道。 6.构建智能化大数据应用平台。融入全县“智慧城市”建设。建设完成数智消防大数据综合应用平台,设立火灾防控大数据库,打通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之间的信息壁垒,开发并有效应用火眼系统、单位自主管理APP、消防排查APP等辅助软件,推进消防设施“全生命周期”智能化管控,探索与基层社会治理四个平台的有机融合,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科技与市域消防治理深度融合。构建广覆盖终端技术应用局面。以“智安小区”“智安街道”建设为契机,引导推动城市远程监控、智能预警、智慧用电、智能充电等智慧消防技术产品应用,加快构建全方位、多维度、全领域消防智能感知网络,充分融入“智安城市”。构建全领域消防智慧管理网络。实施单位自主管理“百千万”工程,提升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自我管理水平和能力。
(八)规范消防法规标准体系 1.推进消防法制建设。推进县人大消防立法,探索在火灾预防、消防组织、应急救援、监督执法、公共消防设施、消防宣传教育培训、社会消防活动、农村消防管理等领域立法,厘清改革转隶后部门间消防工作职责,在消防安全责任制、基层力量建设、信用监管、智慧消防、消防救援行为免责和补偿机制等方面进行探索完善。深化“放管服”改革,完善地方法规配套规章,将消防安全管理事项和管理责任与其他行业立法进行有机融合,确保本区消防安全责任制落地实施。结合海盐实际,深入做好《浙江省消防条例》出台后,细化落实规定,建立健全适应新时代海盐经济社会和消防救援事业发展的法规配套规章制度。 2.制定消防技术标准。聚焦灭火与应急救援、火灾风险识别、消防安全管理、消防工作社会化、消防装备设施等重点领域制定地方标准,重点出台注重实效的消防地方标准。鼓励支持企业、社会团体聚焦消防安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制定实施一批先进适用的企业标准、团体标准,提高社会层面消防工作标准化水平。 3.推进执法能力建设。推行法律顾问和公职律师制度,提升执法能力水平。推进指战员参加注册消防工程师考试和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推进消防员、政府专职队员、协助执法文员参与执法资格考试。探索与地方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协作培养机制,定期组织消防监督执法干部进修学习。 (九)加强消防安全宣传体系 1.强化媒体宣传阵地建设。充分发挥消防全媒体效能,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的进一步融合。在地市级以上主流媒体开设消防宣传专栏并进行动态发布、科普宣贯、形象宣传、典型推广、警示曝光,强化微博、微信、抖音、快手等政务新媒体矩阵的构建,用好直播、调查等手段增强互动。定期召开消防宣传工作策划会、新闻通气会,实现“整体联动、集体发声”。 2.完善科普场馆运作机制。进一步推动县、镇(街道)、村(居)三级消防科普教育场馆达标创建和提档升级,健全科普教育馆及消防救援站对外开放标准,培养示范讲解员队伍;打造县级消防科普教育体验基地及消防主题公园;全面推广科普场馆线上、线下预约开放渠道,扩大体验参与面。 3.构建消防文化价值体系。深化消防志愿服务,联合相关部门完善消防志愿团队吸收、培训、使用、激励等相关措施,指导快递、外卖、网约车等行业推动消防志愿团队建设,打造本地化消防志愿服务品牌,培植一批典型集体和个人。更新消防主题卡通形象、策划拍摄消防宣传系列微电影及短视频,激励本地文化工作者及技艺传承人结合消防元素开展创作。 4.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落实政府、部门、社会单位和公民的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责任和义务,不断深化消防宣传“五进”(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农村、进家庭)工作,持续推动广大市民对消防知识学习云平台及的普及力度,汇集社会资源持续提升消防宣传体验品牌的影响力。规范消防宣传教育培训内容,鼓励社会力量参与消防培训工作,扶持打造优质消防安全培训机构,推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为重点人员开展培训;将消防安全纳入岗前“必修课”范畴,依托大专院校、社会机构定期对党政领导和行业部门、国企消防安全责任人、管理人进行培训;组织宣讲团面向社区民警、多种形式消防队员、村居委工作人员、综治网格员、企业安保人员、物业管理人员和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员工等人群开展消防基本技能实操实训,加大消防安全“明白人”培训力度,提升扑救初起火灾和自救逃生能力。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各镇(街道)行业部门应高度重视消防工作,明确责任,强化消防事业规划的协调管理。应依法落实消防工作责任,统筹消防安全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把消防安全主要控制指标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统计指标体系,实现消防安全发展与经济社会同步规划、部署、实施、考核。 (二)加强规划衔接。加强与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空间规划等对接,将消防规划内容纳入区域各项规划范畴,确保消防事业发展规划和消防专项规划顺利推进,在规划建设项目审批中重点做好公共消防设施和消防训练基地、应急物资储备中心等设施的用地规划控制。 (三)明确责任分工。应分解落实规划目标、任务和重点项目,制定年度实施计划和细则,明确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通过确定时间表、路线图、责任链,狠抓落实、全力推进,确保各项任务如期圆满完成。 (四)加强经费保障。要把加强消防工作作为公共财政支出的重点领域,确保消防业务需求和消防事业发展相适应。加大对公共消防设施、应急消防物资储备、灭火救援专业队伍、数字化改革等专项建设的消防经费投入。涉及项目持续纳入政府建设项目库,制定消防中长期滚动投资项目规划。县财政部门要落实《浙江省消防救援队伍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试行)》,合理制定基本支出保障标准并加以保障。各级职能部门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所需经费应纳入本部门财政预算予以保障。 (五)强化督查考核。各镇(街道)要从实际出发,建立完善规划实施考核机制,保障规划分步有效实施,加强对规划实施进度和情况的监督检查,推动消防工作与当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建立规划实施的评价和监督制度,于2022年和2025年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中期评估和终期考核,将评估考核结果作为评价各镇(街道)和各部门绩效的重要依据。 附件: 海盐县“十四五”时期消防车、船(艇)配置规划 (2021—2025)
海盐县“十四五”期间消防站项目建设任务预算支出表
海盐县“十四五”时期专职消防队建设规划表
规划解读:海盐县消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