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兴日报】海盐以“数智化”监督推动基层公权力运行重塑


  • 发布时间: 2022-01-29 08: 55
  •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 浏览次数:
  • 打印

■记者 陆省宁  通讯员 马晓燕 顾 彦

本报讯 “你看,多亏了云哨平台,我们避免了508万元国有资产损失的风险。”昨天,指着眼前的数据驾驶舱,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纪工委书记顾海赟感慨地说。顾海赟口中的云哨平台就是海盐经济开发区公权力大数据监督平台,是全省首个开发区领域公权力监督数字化应用场景。

自去年10月31日上线以来,云哨平台已将海盐经济开发区43个工程项目、8个招商引资项目、9个土地收购项目纳入预警体系。通过抓取近三年业务全流程数据,平台比对各类数据20余万条,发出预警信息237条,形成问题清单5条,避免经济损失1000多万元,有力推动了公权力行使全流程在线运行、留痕可溯、预警处置。

打开云哨平台,508万元如何“化险为夷”一清二楚。在海盐经济开发区某邻里中心项目审批过程中,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一开始提出设计概算1.53亿元,开发区村镇建设办在概算审核时,经过第三方核算后,该项目可核减金额508万元。

随即,平台触发了概算审核异常预警模型,同时产生了黄哨和红哨预警信息。说起此事,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章剑锋很有感触:“我们就是要通过云哨平台的实时监督,及时触发预警,有效阻止国有资产损失。”

一声“哨”音,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收到了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纪工委发来的纪检建议书。“邻里中心项目通过概算审核,核减金额较大,说明前期设计概算人员存在把关不严的情况。”顾海赟说,“我们通过云哨平台的监督,要倒逼公职人员在行权时紧紧把好每个流程节点,以此助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说起这差点损失的508万元,海盐县委巡察办综合科科长张利娟很有感触:“如果没有云哨平台,也许只有等到审计或巡察时,这个问题才有可能被发现。”

作为一名一线巡察干部,张利娟深感推动开发区公权力监督“数智化”的便与利。“对主体开展巡察,看台账、找资料起码一周时间。”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资料,张利娟并不怕,她真正担心的是没能及时发现背后隐藏的问题线索。如今有了云哨平台,张利娟彻底没了这种担忧,因为监督关口早已前移。

如此精准的监督,源于云哨平台已建立的40个监督预警模型。海盐县纪委副书记、县监委副主任钟亚萍介绍,通过这些预设的预警规则,云哨平台构建了业务和监督预警“红黄”双色模型,实时感知公权力运行过程中的廉政风险,推动公权力监督由“人治”向“智治”转型。为下一步全面推开云哨平台,嘉兴市纪委市监委牵头组织赴全市5个开发区进行专题调研,就开发区体制机制、业务流程、信息化基础进行全面了解。

目前,该应用场景已纳入全省数字化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S1”。海盐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县监委代主任范剑春表示,在嘉兴市纪委和海盐县委领导下,海盐县纪委县监委将在找准“跑道”突破重点的基础上,进一步把数字化改革着力点聚焦到纪检监察核心业务的提质增效上,通过行权事项清单标准再完善、预警模型标准再提升、业务数据标准再精细,将公权力监督进一步融入大数据语境,实现权力数据化、监管动态化、亮权实时化。


信息来源: 嘉兴日报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