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盐县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古城复兴、高铁新城城市设计国际征集


  • 发布时间:2021-05-14 16:31
  • 信息来源:县自然资源规划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5月13日上午,海盐召开古城复兴、高铁新城城市设计国际征集新闻发布会。会议邀请了嘉兴市城市总规划师沈磊教授、海盐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小平、海盐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徐胜娟、海盐县政协副主席肖钰鑫及有关部门等。参加本次新闻发布会的媒体有:浙江日报,嘉兴广播电视台,嘉兴日报,南湖晚报,县传媒中心。

前期,海盐向国际发出高铁新城、古城复兴城市设计及重点片区建筑概念设计方案征集令,旨在向国内外设计机构征集具有前瞻性、创新性、可实施的设计理念和解决方案。目前两个项目共有北京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等10家设计单位入围。

那么,此次征集有何特点?为何要开展城市设计项目?

新闻媒体提问:为何要开展古城复兴、高铁新城城市设计这一项目?对于海盐来说有什么重要意义?

徐胜娟回答:海盐开展这两项城市设计,首先是长三角一体化首位战略所趋。海盐是“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南向拓展带上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接沪融杭的重要节点。随着长三角一体化战略的不断推进,海盐奋力打造嘉兴融入长三角一体化的金南翼,积极构筑杭州湾北岸黄金海岸经济带。

其次是响应浙江省“千年古城”复兴计划所向。今年,省政府提出了实施“千年古城”复兴工作,打造新时代文化浙江建设新名片。海盐拥有6000余年的文明史和2200多年的建县史,在古城复兴上理应有所作为。

最后是顺应民生期盼所需。海盐人民大气如海,淳朴似盐,勤劳勇敢,守正创新,对古城复兴和高铁新城充满了期待。海盐将借助“一古一新”两个竞赛,打响海盐城市知名度,打造海盐发展新引擎,推动海盐蝶变跃升跨越发展。

新闻媒体提问:此次国际征集有什么特点?对入围设计团队有什么样的期望?

徐胜娟回答:此次国际征集包含“一古一新”两个片区,要将海盐的千年古城与高铁新城统筹考虑、通盘规划。要探索传统文化与新兴技术的融合发展路径。古城复兴要探索巧妙的古为今用和活化利用,高铁新城既要高端前沿,又要方便实用。总之,要让设计活起来。

希望设计团队能够以国际视野、未来眼光、一流标准开展高铁新城和古城城市设计,提出既有创造性、前瞻性,又有落地性、可实施性的方案,以高标准、高水平的规划设计方案,庆祝建党100周年。

新闻媒体提问:海盐古城作为历史悠久的千年古县城,在此次复兴提升中,需要设计团队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沈磊回答:海盐古城保存有众多历史文化遗存,拥有良好的本地资源,且紧邻高铁新城,依托千年古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要与海盐滨海国际度假区(杭州湾融创文旅城)、南北湖未来城等重大平台联合提升城市品牌,依托最优质、最大规模的客源市场,通过形成全链条、多类型的完善体系,成为文化特色和旅游功能高地,打造一套可持续的古城业态,打造世界级大湾区文化特色旅游带上的璀璨明珠。

新闻媒体提问:高铁为海盐的城市能级提升、融入世界级城市群发展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高铁新城的建设,需要设计团队重点关注哪些方面?

沈磊回答:第一是高铁新城的交通组织与接驳,一方面是要提升高铁站点与周边重点板块之间的交通接驳,另一方面是高铁站自身的动线组织、远期预留、站城一体的考虑。

第二是谋划高铁新城的产业和服务体系,推动区域产业提升。高铁新城是未来海盐优质资源快速流通的枢纽、核心产业品牌展示的窗口,因此需提出高铁新城现代、活力、创新的业态布局体系研究。

第三是打造高铁新城的风貌塑造、门户形象。古城复兴与高铁新城的建设同为海盐现阶段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两片区的总体空间设计、建筑设计、公共空间系统规划等方面需相互协调,一新一古风貌和谐又各有千秋,共同成为海盐的标志性城市名片。

海盐高铁新城项目区位

海盐高铁新城区域交通优势突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群互联互通。片区以高铁站为核心枢纽,由通苏嘉甬高铁线、沪平盐城际、杭海城际铁路海盐联络线等形成“十字+放射状”轨道交通网络。

在海盐县域,高铁新城片区已形成“公路+高速”的道路骨架,对外交通优势显著。现有G525(东西大道)、环城南路、百尺路、新桥路等,规划有迎宾大道、滨海大道等,与最近的南北湖互通距离仅2公里。通过“两横四纵”公路主骨架和高速互通,高铁片区与杭浦高速、沈海高速联系便捷。

高铁新城位于海盐县的中心城区,地理区位条件优越。高铁新城紧邻海盐古城,南侧是秦山街道,西北侧是城西新城。

海盐古城复兴项目区位

海盐古城片区区域交通优势突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群互联互通。古城片区紧邻高铁枢纽,由通苏嘉甬高铁线、沪平盐城际、杭海城际铁路海盐联络线等形成“十字+放射状”的轨道交通网络。

在海盐县域,古城片区不仅保留有大量历史文化资源,同时与周边的滨海新城、高铁新城等始终保持便利的交通联系和协调的城市风貌。对外交通优势显著,基地南侧是环城南路,北侧是枣园路,南北向是百尺路、新桥路和滨海大道,与南北湖互通、杭浦互通相距均7千米。通过城市公路和高速互通,古城片区与杭浦高速、沈海高速联系便捷。


信息来源: 县自然资源规划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