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海盐县委党校(海盐县行政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 |
||
|
||
“十四五”规划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对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和非常长远的意义。党校作为干部教育的主阵地,地方政府的新智库,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大力推进党校工作现代化建设,为实现我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是一项事关我县改革发展全局的战略任务。为此,海盐县委党校要主动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努力开创党校工作发展新局面。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和《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等文件精神及省委、市委、县委有关决策部署,结合我县党校工作发展目标和我校实际,特制定本规划。 一、指导思想 “十四五”时期党校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中国共产党党校工作条例》、《干部教育培训工作条例》、《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校工作的意见》精神。坚持党校姓党根本原则,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着力打造“红色学府、地方智库、开放平台、精神家园”,自觉服务全县工作大局,统筹推进党的建设、教学培训、科研咨政、行政管理、队伍建设、后勤保障等各项工作。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创新强校、从严治校、开放活校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党校“三个阵地、一个熔炉”作用,聚精会神把党校事业办出新气象,创出新业绩,为打造“重要窗口”中最精彩板块海盐样板贡献力量。 二、总体目标 “十四五”时期党校发展的目标是: ——干部教育更高质。精心组织谋划各类培训班次,坚持把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摆在最突出位置,确保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的主业主课地位进一步夯实。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不断建设和完善课程体系,提升党校教师授课能力,实现课堂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完善教学测评反馈机制,重点主体班次的教学质量测评率达到100%,教学质量测评优秀率保持在90%以上,学员满意度和社会认可度进一步提高。 ——科研咨政更显著。强化科研的基础地位和咨政的重要作用,全面提升科研咨工作成效。省、市级以上课题立项实现量质并升,各级各类理论和学术研讨活动中获奖数量有较大幅度增加。为县委县政府决策服务的能力不断增强,提供的决策咨询报告质量大幅提升。 ——对外培训更广泛。进一步挖掘提炼海盐地方特色,对照“五彩嘉兴”干部教育现场教学体系标准,建设一批有特色有亮点有影响的现场教学基地。扩大对外宣传,加强与省内外党校合作,吸引更多外培班次来盐培训,不断增强海盐的影响力。强化外培服务管理,不断增强海盐培训工作的美誉度。 ——队伍结构更优化。持续引进高素质人才,不断优化党校教师队伍,培养和造就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忠诚于党的干部教育事业、具有可持续创新能力的高素质教学科研咨政人才队伍和管理服务人才队伍,逐步形成与党校各项事业科学发展相匹配的人才体系,着力培养在嘉兴地区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 ——管理机制更全面。强化制度建设,不断推进制度建设的科学化和规范化,逐步建立起一套覆盖干部教育全流程、科研咨政全方位、内部管理全频段的制度机制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形成制度全面、机制完善、执行有力的良好局面,让健全的制度体系成为推动党校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 ——后勤保障更完善。加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办学条件。强化后勤管理和服务,为学员安心在党校学习、提升学习成效提供良好的便利环境。加大信息化建设投入,不断提高办公自动化和教学科研手段的现代化水平,着力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和信息化的应用能力,扎实推进“智慧党校”建设。持续推进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具有党校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 到2025年末,把海盐县委党校建设成为有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特色品牌课程、有高质量科研和决策咨询成果、有一定影响力的名师、有规范化示范性现场教学基地、有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制度、有优美良好的校园环境的高水平县级党校,教学质量、科研水平、人才队伍、办学条件、管理机制等各方面都有明显提高,整体办学水平走在全省党校系统前列。 三、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实施教学质量“提升”工程 1、提升主体班次质量。始终把办好县委主体班次作为主要工作任务,精心谋划、精细组织、精准施教,高质量办好每期主体班。坚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摆在最突出位置,通过专题教学、案例教学、现场教学、交流研讨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成效。聚焦主业主课,确保理论教育和党性教育双达标,凡一个月以上的主体班次,必须安排系统的党性教育单元。深化完善以党的基本理论教育、党性教育、专业化能力培训、知识培训为核心内容的模块化教学布局,切实增强领导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意识、政治定力,全面提升领导干部的执政本领。积极参与“长三角一体化”进程,强化与长三角地区党校的合作办学,不断提升办学水平。 2、提升课程体系建设。一是依托“红船起航地”政治优势,开发红船精神系列课程。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南湖讲话精神,围绕红船精神的历史地位、科学内涵以及党建功能等主题,系统开发一批教学专题。二是依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萌发地”独特优势,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实践”系列课程。结合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时期形成的“八八战略”及其实践,深入研究“八八战略”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之间的内在逻辑、主旨要义、一贯要求,开发一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特色课程。三是依托“改革开放先行地”实践优势,开发改革创新系列课程。紧紧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浙江精神新内涵及对海盐提出的“三个示范”要求,深入挖掘以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为代表的海盐改革精神传承,系统开发海盐改革创新经验系列课程,把鲜活的实践经验转化为丰富的教学资源,以专题教学、现场教学、体验教学、案例教学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为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贡献经验和智慧。 3、提升教学改革力度。一是丰富专题式教学。以集体备课、课程准入、课程评估等方式,不断提升专题课程质量。着力推动互动式、研讨式等专题教学方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年度课程更新率不低于30%。二是开发全景式教学。积极开发“传承步鑫生改革创新精神”全景式干部教育培训教学项目,在不断挖掘、充实新史料的基础上,丰富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流程,着力打造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品牌教学项目。三是加强案例式教学。大力推广案例式教学,开发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海盐实践的生动案例,逐步建立教学案例库。改进案例教学方式方法,提升案例教学实效。四是规范现场式教学。强化现场教学的针对性、规范化建设,统筹现场教学资源配备,制定现场教学计划及规范流程,从教学方案、教学讲义、教学路线设计、讲授教师安排等各环节,严把质量关,不断提升教学效果。 4、提升教学评估科学化。全面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从教学设计、组织实施、过程管理、培训效果等方面全方位评估测评,建立健全教学质量全程督导机制。综合运用学员座谈、问卷调查、教学测评等手段,形成定量评估和定性评估相结合的科学合理的教学质量评估体系。注重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开展教学质量评估,不断提高评估结果的科学性、实效性。将评估结果作为指导教研部门、教学管理部门改进教学方式、提升教学质量、完善教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5、提升社会宣讲覆盖面。充分发挥党校在传播红船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方面的主力军作用。依托“红船起航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重要萌发地”“改革开放先行地”的优势,优化组织形式和宣讲形式,拓展活动载体和平台,充分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各自优势,不断提升理论宣讲在基层特别是村(社区)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二)实施科研咨政“提标”工程 1、提标科研咨政工作基础。一是强化科研组织力度。充分利用各级各类社科规划、党校(行院、社院)系统、学术性学会团体等课题研究平台,加大对课题申报的组织管理及激励力度,提升课题立项的质量和层次。支持教研人员参加各类学术研讨活动,鼓励教研人员积极与政府部门开展课题合作,进一步拓宽视野打开思路。二是深化科研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系统的科研管理制度,强化科研成果进课堂为教学服务、进决策为中心工作服务、进期刊为理论研究服务的“三进三服务”导向。持续推进研究式工作法,积极营造注重研究、热衷学术、勤于思考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深化科研改革,积极实施科研精品工程,组织科研力量进行重点攻关,在保持科研成果数量稳步增长的前提下进一步提高科研成果质量,力争多出高层次科研成果、高质量咨政报告、高水平学术文章。 2、提标科研咨政转化机制。一是强化咨政工作组织引导。聚焦党和国家重大决策部署、社会热点难点焦点问题、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确定年度《领导参阅》选题,组织开展对策性、经验性、前瞻性研究,着力为推动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价值的对策建议。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综合运用走访式、座谈式、问卷式、蹲点式等多种调研方式,不断提升科研咨政的广度、深度、宽度。整合部门和学员资源,做实、做强县情研究,做精、做优咨政文章,为领导决策提供更高质量、更有价值的咨政成果,努力实现决策咨询服务在全县有作为、有影响、有地位。二是做精咨政成果转化平台。整合校内科研骨干力量,高质量编撰《领导参阅》,每年编撰并报送不少于6期,形成立足海盐、面向县外的调研咨政报告,为领导决策提供高质量的咨政成果。联合《嘉兴日报·海盐新闻》、《嘉兴社会科学》、《南湖论坛》等平台,确定重点题目,组织教师撰写并争取发表高质量理论类、宣传类和综合类报告。 3、提标科研创新团队建设。一是发挥科研团队的支撑作用。坚持以课题带动为龙头,鼓励教研人员开展科研合作,共同开展课题研究,力争每年在高层次课题立项方面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党校理论优势、研究优势、人才优势,加强与部门间的科研合作,实现科研互助共建,以便更好地把握县情,创造良好的课题研究支持环境。二是着力培育创新团队。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县委县政府重大需求、本校自身发展定位,坚持以教研人员为主体,选择具有鲜明特色的研究方向,制定科学合理、定位准确的科研创新团队发展规划。科研创新团队以学科建设为基础,以重大课题为纽带,广泛开展科研协作,在团队攻关实践中整合研究力量、强化合作意识、搞好新老帮带,培养造就一批年富力强、政治和业务素质好、锐意进取的中青年科研骨干,实现人才整合与人才历练、重大课题突破与科研精品打造的良性互动。 (三)实施对外培训“提高”工作 1、提高教学基地数量。坚持教学主题鲜明、教学效果良好的原则,按照标准化、规范化、高品质要求,以“五彩嘉兴”为脉络,围绕弘扬红船精神、笃行“八八战略”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浙江的萌发与实践等方面,积极挖掘我县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典型经验和特色案例。每年梳理建设一批特色现场教学点,做精做深做优现场教学,力争在2025年末形成一批在长三角地区有一定知名度的精品现场教学路线。 2、提升外培班次质量。一是进一步整合师资资源。建立健全与周边兄弟党校协作办学机制,共享区域名师资源。考虑引入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以理论指导实践,用经验丰富理论,进而提升学员的理论水平,提高对外培训的质量。二是进一步整合本地资源。巩固、完善和提升现有现场教学基地,加大对外培训的吸引力。做细做优秦山核电和步鑫生改革精神等精品现场教学路线,拓展现场教学形式,在有条件的教学点开展提问、讨论等教学模式,使学员在参观后有思考、考察后有收获。三是进一步整合系统资源。推进嘉兴市党校系统内教学资源的共享共创,加强与嘉兴市内兄弟党校的协作,整合同类资源,提取特色经验,打造以某一主题为中心的由“点”到“线”及“面”的培训课程。 (四)实施管理机制“提效”工程 1、提效内部管理。把管理作为兴校之源,全面完善党的建设、教学科研、组织人事、行政管理、后勤服务等各方面制度,不断提升制度建设科学化水平,真正做到制度管人、制度管事、制度管校。到2025年末,初步形成系统全面、分工明确、配合协调的制度体系。积极有序推进内部管理制度化、流程化、规范化,进一步明确职责分工,细化管理程序,促进责任落实,逐步建立科学合理、充满活力的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形成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工作格局。 2、提效教学管理。进一步深化集体备课和课前试讲机制,严格落实主体班授课意识形态风险防控承诺制度,开展教学质量评估和教学督导,积极推进精品课建设,不断提高党校教学水平。重视教学过程中的政治纪律,通过事前、事中、事后监管,确保教师恪守“讲坛有纪律”要求,严守政治底线。强化学员管理,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中组部《关于在干部教育培训中进一步加强学员管理的规定》,建立完善学员管理办法及考核实施细则,将学员考核情况报备干部教育主管部门,激发学员学习动力。 3、提效科研管理。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科学、系统的科研管理制度,细化调研、研讨、申报、撰写、结题等科研工作各个阶段的管理和服务,逐步实现以“集团作战”代替“单打独斗”,着力推进教研咨一体化,推动党校科研工作高质量发展。参照嘉兴市《关于进一步完善市级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管理等政策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主动对接相关部门,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地管理办法,科学制定科研经费和科研奖励发放办法,进一步提高教研人员科研积极性。 (五)实施队伍建设“提优”工程 1、提优人才结构。根据学科建设和人才储备的需要,统筹引进适应党校干部教育培训需要的专业技术人才及行政管理、后勤服务人才,不断为党校发展补充新鲜血液,逐步优化教学科研、行政管理、后勤保障三支队伍的比例和结构。完善专业技术人员职称岗位设置,尽力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职称晋升空间,保持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和结构优势。到2025年,教职工的专业结构、知识结构、学科结构、年龄结构更加合理,教师队伍更有朝气。 2、提优人才素质。鼓励党校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全面提升人才队伍的思想政治素质、业务能力和心理素质,鼓励教师之间开展良性竞争。持续引进高学历人才,力争到2025年,教研人员占教职工总人数的比例不低于50%,教研人员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比例不低于70%。实施“名师工程”,以现有中青年骨干教师为基础,逐步培养出一批忠诚于党、忠诚于党校事业的教师队伍,并有一到两名党校教师在嘉兴地区具有一定知名度和影响力。 3、提优人才培养。建立一套更加科学的人才管理体制和更加合理的引进培养、考核激励与人才评价机制,加强人才发展平台建设,善借组织人才培养载体,促进人才成长进步,创设培育一个竞争择优、充满活力,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用人机制和环境。树立“赢在中层”理念,选好用好中层干部队伍,建设一支政治坚定、能力过硬、能堪重任的中层骨干队伍。 (六)实施后勤保障“提质”工程 1、提质后勤服务。加强后勤服务管理,健全和完善后勤管理制度、监督制度,推进后勤服务规范化、精细化、高效化、人性化,不断提升服务水平。因地制宜推进校园绿化、净化、美化工作,为学员和教职工提供良好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对主体班次开展后勤服务满意度测评,确保后勤服务满意率不低于90%。积极稳妥推进后勤服务管理创新,努力实现管理科学化、服务人性化、保障现代化。 2、提质信息化建设。立足党校职能,坚持信息化建设服务主业主课、服务科研咨政、服务行政管理、服务后勤保障的原则,突出建设与应用并举、管理与服务并重,加快“智慧党校”建设。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不断创新信息技术在教学科研工作中的作用,有效提升党校教职工的信息化素养和能力。依托党校教科研管理系统,探索与数字图书馆、特色资源库、教学资源片等资源库的整合,逐步建设集教学管理、教学资源、互动学习等为一体的在线学习交流平台,有效提升信息管理和资源建设水平。 3、提质校园文化。树立党校人文核心理念,增强教职工“立校为党、执教为民”的使命感与紧迫感,自觉践行“党校姓党”的校魂。加强校园文化载体和文化景观建设,突出党校文化、红色文化、地域文化,建设红色校园、绿色校园、书香校园、温馨校园,不断浓厚校园文化氛围,达到以文化人、咨政育人的效果。加强主体班次班级文化建设,构建具有干部教育培训特色的班级文化。 四、组织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本规划在校委统一领导、整体部署下实施,分业务条块由分管副校长具体负责落实,各科室要充分认识推进落实规划任务的重要性,明确各自职责任务,形成各司其职、各尽其责、紧密配合、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二)加强政策经费保障。在严格遵守国家、省、市、县相关规定的前提下,主动争取政策和合理编制经费预算。积极争取县委县政府、组织部和财政部门的关心、支持和配合,确保规划实施相关的政策和经费保障到位。科学制定使用计划,进一步加强政策经费的规范化使用。 (三)加强督查落实。各科室要按照本《规划》的部署,积极稳妥推进规划的落实。校委对本《规划》的执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开展中期和5年总结评估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推进、取得实效。 规划解读:中共海盐县委党校(海盐县行政学校)“十四五”发展规划解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