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敏露 通讯员 张一帆
本报讯 安置房建设是重要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今年以来,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全力推进安居工程,加快安置房项目建设,分三批次交付新房,来自海塘、八团、西塘等村(社区)的1719户农户顺利入住新房。
近日,在开发区(西塘桥街道)海城社区场前佳苑小区,记者见到了居民陆建群,几个月来,他一直忙着给新房装修。今年8月底,陆建群拿到了这个小区的3套新房,目前其中一套面积为138平方米的房子正在装修,年底前就能入住。“三室两厅自己住够宽敞了,另外两套房子租给了别人,一个月租金就有近3000元。”陆建群说。
据了解,陆建群家的老房子建于上世纪80年代,已经破旧不堪,频繁漏水经常需要返修,这让陆建群很烦恼。他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如果自己建造新房,大约要花费100万元,选择拿拆迁安置房,只需要20万就能拿到3套。“小区北面是东西大道,南面是滨海大道,东边是西场路,地段好,交通便利。”陆建群说。
“住进新房子,我们老年人享福了,这里环境好,交通也方便。”今年72岁的居民陆龙虎告诉记者,8月底,他一次性拿到4套安置房,现在和老伴暂时居住在一套水电齐全的毛坯房内,等另外一套装修完毕,就能入住。说起新房,陆龙虎的脸上满是笑容。他告诉记者,搬入新小区后,原来的乡亲住得更近了,茶余饭后大家聚在一起拉家常,比以前更热闹。“原来我们住在二楼,年纪大了,上下不方便,现在电梯一按就上来了。”陆龙虎说。
据了解,今年,海盐经济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共交付了新城花苑、场前佳苑、春风桃园、海景南苑4个安置小区的4623套安置房。这批安置房的建设基本满足了辖区内危房解危和拆(搬)迁百姓住房的刚性需求。在确保安置小区品质的同时,该区(街道)还建设了智慧门禁系统、智能充电桩等,实行电梯分层管理等智慧管理模式。“我们将继续围绕安居工程,开展居住品质提升以及老旧小区改造,并进一步优化周边环境配套。”海盐杭州湾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肖磊说。
记者了解到,2003年以来,开发区(西塘桥街道)共建成21个安置小区,总面积300多万平方米。截至目前,已有6200余户拆(搬)迁户入住新房。此外,该区(街道)围绕镇村10分钟生活圈建设目标,大力建设公共配套设施,建造和引进了滨海中学、文体中心、九九颐家(海盐)养老中心等一批民生服务项目,建设了智慧书屋、灯光球场、健身场所和长浜浪河绿道、东港循环科普公园、古镇公园等一批等公共设施,补足城市功能短板,进一步改善居住环境,提升群众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