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记者 朱敏露
本报讯 近年来,海盐围绕校园体育发展,积极挖掘校园竞技体育提升空间,全面促进青少年健康素质教育。今年以来,海盐学子在青少年体育赛事中频传喜讯:在2021年浙江省青少年BMX自行车锦标赛中,荣获2金1银3铜;在2021年嘉兴市青少年击剑锦标赛中囊括15项“第一”......不俗成绩的取得,正是海盐体教融合结出的硕果。
“加油!加油!......”近日,2021年海盐县中学生篮球比赛分别在元济高级中学体育馆和洛克篮球馆举行,全县18所初高中29支代表队近400名学生参加该项赛事。这些学生来自校园篮球队,热爱篮球,喜欢体育。“我从小学五年级开始就接触篮球,一直打到现在。”海盐高级中学学生戴思雨说,只要有休闲时间,她就会和同学相约在学校的篮球场上打球。
日益完善的校园体育设施给了学生更多的体育锻炼空间。记者获悉,通过近几年的建设提升,海盐的学校体育设施面积大幅增加,目前已近47万平方米,大大保障了学生课外锻炼空间,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
在公共体育设施方面,目前,全县已建成社区多功能运动场16个,笼式足球场6个,省市级体育广场9个,省市级体育公园10个,游泳池6个,百姓健身房15个,“运动家”智慧体育社区27个,行政村全民健身工程覆盖率达100%。
“我们通过探索双基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机制改革,组织各类未成年人参加体育活动,同时实施对未成年人收费优惠政策,满足未成年人课外体育运动需求。”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科相关负责人说。
体育是撬动素质教育的重要杠杆。今年9月起,武原中学推出课后服务,时间从下午5点半持续至晚上8点半,内容包括打篮球、做啦啦操等丰富多彩的操场运动。学生姜清淼喜欢打篮球,课后服务推出后,她有了更多的时间发展她的兴趣爱好。“在学校和同学打篮球更有趣。”姜清淼说。课后服务的推出,增加了学生的体育锻炼时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目前,武原中学共有1694名学生参加课后服务,占学生总人数的90%左右。
与此同时,独具特色的体育项目也在海盐的校园内“遍地开花”。城西小学以老师带学生的方式,开展全校性腰鼓活动,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秦山小学积极发展特色体育项目——花样跳绳,相继在第六届上海国际交互绳大奖赛、第三届长三角跳绳锦标赛等大规模赛事中取得优异成绩。百步中学围绕足球特色,发掘“足球小将”,组建校园球队,促进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并入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
“近年来,海盐推动各学校严格落实体艺‘2+1项目’、1小时校园体育活动等制度,确保在校学生体育锻炼参与率100%。”海盐县文化和广电旅游体育局体育科相关负责人说。目前,海盐有8所“武术太极进校园”试点学校,将武术、桥牌、乒乓、足球、击剑、自行车、柔道等十余个项目培训送进校园。同时,利用暑假开展公益培训进文化礼堂,让青少年在“家门口”就能接受篮球、足球、象棋、武术、瑜伽等体育培训。
此外,海盐还以制度落实助推体教融合。通过出台《推进体教融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发挥全县各个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的“枢纽型”社会组织服务功能,重点做好中小学生体育特色培训项目,加强未成年人体育技能水平,促进未成年人全面发展,力争到2025年,实现中小学体育特色“一校一品”覆盖率达80%以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6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