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11330424735253025H/2020-00196 成文日期: 2020-07-06
文件编号: - 组配分类: 文件
发布机构: 县发改局 有效性:

海盐保能源安全相关政策

-

  • 发布时间: 2020-07-06 20: 34
  •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
  • 浏览次数:
  • 打印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做好全年电力保障工作极为重要。今年以来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我市用电负荷、用电量同比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进入5月份后,随着全市全面复工复产统筹推进,经济企稳回暖明显,我市供用电形势呈现较快回升。夏季我市电力供用电平衡较为紧张,若出现极端天气或省内机组故障跳闸、四川水电等外来电少送,不排除高峰时段出现紧平衡可能,做好电力保障工作任务仍较为艰巨。为做好保障民生用电,推动全市经济社会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现就做好今年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2020年供用电总体形势

综合考虑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常年气候情况等因素,预计2020年全社会用电量543亿千瓦时,同比增长约0.9%;网供最高用电负荷需求850万千瓦,同比增长约3.9%。全市夏季高峰供用电平衡较为紧张,极端高温下不排除局部出现供电缺口。尤其是随着全省外受电比例不断增大,特高压线路若发生直流换相失败或直流双极闭锁等极端故障情况下,仍将面临一定的供电压力。

二、指导思想和原则

为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按照“先生活、后生产”的有序用电基本原则,认真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努力将有序用电和有效用电相结合,做到“高峰紧张时期不超用,低谷宽裕时期不少用”,尽可能减小有序用电对用户正常生活生产的影响,实现“错峰不拉线、力争不拉电”的目标。

1.安全稳定原则。严格遵循“有多少供多少、缺多少限多少”的原则,科学合理调度,提高电网经济、安全、稳定的运行水平。

2.公开公平原则。做到公开供电能力和有序用电政策,公布错峰、避峰、限电的执行情况,做到指标分配公平、限电措施公开、违规处罚公正。

3.分级控制原则。根据当年气温和电力负荷的变化特点,实施分级控制。根据不同程度的电力缺口,启动相应级别的预案。

4.差异化管理的原则。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的原则,努力保证不因电力供应紧张引发的其他公共安全问题,最大限度地提供城乡居民的基本生活用电。深入推进有序用电差异化管理,积极探索建立电力资源优先保障战略新兴型企业、限制高耗低效型企业的资源配置导向机制,把有序用电和企业效益、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有效推进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

5.属地负责原则。将供电线路按照属地原则,将线上最高负荷和可用负荷分解落实所属镇(街道),并按照“属地负责、各自包干、谁超限谁”的工作原则来安排。

6.科学合理原则。进一步完善错避峰措施安排。面对严峻的供用电形势,实行“1+X”有序用电方案体系。“1”方案要突出精细化、差异化,充分预测本地缺口,深入分析产业结构和用电特性,科学编制和安排好本地的有序用电错避峰方案和机动负荷,根据“有保有压”原则执行有序用电分类管理。“X”方案要力求个性化、全面化。结合产业、能耗政策,科学制定有序用电错避峰方案,合理落实好错避峰措施,对高耗能行业企业实行与一般企业区别对待的有序用电方式;对连续生产工艺的专线用户,采取相应的个性化错避峰措施。

三、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切实做好有序用电工作

(一)不断完善常态化工作机制。各镇(街道)要居安思危、克服麻痹大意思想,会同供电企业进一步建立健全有序用电和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机制,做到工作不放松,精神不懈怠。尤其是在电力体制改革深入推进的背景下,要研究配售电公司、直购电大用户等市场新主体在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工作流程、管理规范等,使需求侧管理工作顺应电力市场化发展。要建立完善有序用电预警机制,提高供用电信息透明度,及时发布电力负荷需求情况和缺口预警,指导用户合理安排生产,尽可能减少有序用电对工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要会同供电企业尽早确定企业错避峰方案,在巩固以往行之有效的做法和政策基础上,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指导,不断完善有序用电方案和各项有效措施,切实做到有序用电、节约用电、科学用电、合理用电。

(二)推进有序用电精细化、差异化管理。各镇(街道)要强化“单位用能产出评价与能源配置挂钩”的机制,坚持“先生活、后生产、有保有限”“控制与节约并举”的有序用电原则,科学编制有序用电方案,将有序用电和企业效益、节能减排、产业转型升级有机结合,按企业分类综合评价情况,实行“分档有序用电”,优先满足社会综合效益好的企业用电,控制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用电,建立电力供应要素倒逼机制,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推进本地区节能减排和产业转型升级。要科学、合理地落实好“四定”错避峰负荷,按照用户电力负荷特性,帮助、指导用户设计个性化错避峰方案,指导并督促企业填报《企业错避峰安排计划表》,进一步细化有序用电预案,确保城乡居民、重要部门、重点单位、重要场所的用电。

(三)提高有序用电应急响应能力。随着“两交两直”特高压落地,浙江电网故障应急预案已同步修订。经信部门和供电公司在有序用电方案制定落实中,要充分考虑特高压以及重要省际受电通道故障停运等突发情况对本地电网可能带来的影响,及时向当地政府报告,做到未雨绸缪,心中有底,早应对、早谋划、早落实,避免出现突发情况时应对失度,影响社会稳定。要高度重视有序用电应急响应工作,建立、健全有序用电应急响应机制,全面增强应对突发和紧急情况下的快速反应和应急处理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社会和谐安定。为了应对突发短暂的电力供需不平衡,应急负荷安排容量较大的专线和大用户执行错避峰,能在20分钟内完成限电目标。根据用电负荷情况,必要时在灯峰时间出现电力供应紧张,启动灯峰方案。

全县安排六轮共6.4万千瓦超电网供电能力拉限电序位表。在供电能力不足时,按照“错峰不拉线、力争不拉电”的原则,遵循“先错峰、后避峰,再限电”顺序,严格按照海盐电网《海盐电网2020年超电网供电能力拉限电序位表》执行拉限电,最大限度避免停限电带来的损失。

(四)开展源网荷友好互动体系建设工作。当前,我省已进入特高压“两交两直”混网运行新阶段,直流送、受端电网耦合程度持续加深,为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高电力需求侧管理水平,精准管控用电负荷,最大限度减少电网事故对用户生产的影响,亟须开展源网荷友好互动体系建设。经信部门、供电企业要共同做好用户告知、负荷调研、设备安装、系统建设等工作,向用户宣传系统的建设内容和意义,引导用户主动参与体系建设,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实施。

(五)充分发挥负荷管理系统的作用。各单位要切实加强负荷管理系统主站和终端的运行和维护,为精细化有序用电打下坚实基础。在今年迎峰度夏前,要确保负荷实际监测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90%以上,负荷实际控制能力达到本地区最大用电负荷的30%以上,100kVA及以上用户全部纳入负荷管理范围。各单位有序用电方案编制、执行、调整、机动负荷投入,必须全过程纳入负荷管理系统,实现信息化管理,在错避峰限电过程中,要充分发挥负荷管理系统的技术监控手段,督促企业认真落实错避峰措施,避免直接拉停线路。对于故意破坏负荷管理终端、拒不执行错避峰措施的情况,各地要加大查处力度,依法依规严肃处理,确保有序用电工作顺利开展。

(六)坚决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能源消耗强度和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是破解资源瓶颈约束、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抓手,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的重大举措。有关部门(单位)要正确认识,统一思想,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将能源“双控”目标要求与电力需求侧管理和有序用电工作有机结合,坚定不移地控制不合理用电需求,用好、用足、用活差别电价、惩罚性电价等经济调控手段,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削减落后产能用电需求,优化用电结构,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腾出用能空间。各地经信部门和电力企业要密切配合,继续积极推广应用“社会用电优化模式”,不断扩大优化用电的覆盖面,拓展优化用电的内涵,将优化用电与国家节能减排政策相结合,着力优化用电结构,保障合理用电增长需求。

(七)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各地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发〔2015〕9号文及相关配套文件要求,进一步推进电力体制改革,探索建立电力需求响应机制,以更加市场化的方式保障电力供需平衡。要继续加强党政机关等公共机构节电管理,有效控制酒店、商场、办公楼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以及城市景观过度照明,全面推进城市道路节能改造工程。要进一步加强技术节电,大力推广电力蓄能、热泵、绿色照明和高效电机、建筑、交通运输等节能环保技术,优先选用电能等清洁能源,重点做好码头岸电、居民电采暖、锅炉“煤(油)改电”等领域的电能替代工作。要发挥宣传引导作用,组织好各项节能宣传活动,倡导低碳生活、低碳经济,强化全社会节电意识。供电企业要继续做好电力需求侧管理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深入开展电力需求侧管理工作,鼓励开展能源合同管理,加大力度拓展工业节能服务,建立典型案例库,逐步推行《居民家庭科学用电建议书》,帮助居民节约用电,确保年度电力电量节约指标完成。

三、电力需求响应负荷安排

(八)需求响应工作迅速推进。2020年进一步加大需求响应工作力度,全市需求响应总负荷为32万千瓦,形成年度最大用电负荷4.8%的需求侧激动调峰能力。综合考虑各县(市、区)2019年7、8两月统调最高用电负荷平均值占全市比例,对响应负荷进行分配,海盐1.8万千瓦。

四、2020年海盐供电区域有序用电方案

为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做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根据市有序用电办要求,按照市下达的负荷指标,经研究,今年有序用电方案分两种方式执行。

(一)突发性电力缺口情况下的有序用电。突发性电力缺口指电力供应缺口在无事先预知的情况下突然出现,须保证在20分钟内完成限电目标。按照全县统一安排,机动负荷安排6万左右负荷作为应急机动负荷执行错避峰,机动负荷以专线企业为主,确保能在最短时间内有效限电。

(二)非突发性电力缺口情况下的有序用电。非突发性电力缺口指有序用电管理人员能根据天气、网供能力等因素较准确预测下一日的电力缺口,方案执行可有计划、提前一天告知用户。

1.一般情况下,全县错避峰方案安排8级,总共可错避峰的负荷准备在12万千瓦左右。

2.及时公告。一旦出现电力供需矛盾,供电部门要及时通报供用电情况,各镇(街道)有序用电机构要及时将电力缺口情况、执行的方案等级及错避峰措施等及时通知有关企业。

3.积极营造全社会节电氛围。在电网电力供应紧张的时期(启动B级及以上方案后),严格限制景观照明、娱乐业用电等其他负荷,广告用霓虹灯、灯箱、亮化工程按通知要求暂停用电;控制路灯开启时间和数量,实施减半照明,降低路灯用电负荷;星级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指有中央空调)、娱乐场所按通知要求空调负荷减半,机关等办公场所空调严格执行温度控制标准。有序用电协调小组成员单位要按照各自的职责,积极督促有关单位和用户严格执行,各新闻媒体要加强节约用电的宣传和舆论监督,引导全社会节约用电,形成全社会节约用电的良好氛围。

4.严格执行有序用电方案。县镇(街道)两级有序用电督察组根据电力缺口情况进行现场检查工作,重点检查列入限电企业名单企业用户的错避峰执行情况,对不执行有序用电方案的企业第一次给予警告处罚,第二次给予强制拉闸停电处罚;对违规情节严重或擅自拆除负控装置以及干扰负控装置正常运行的企业给予停电三天的处罚并给予电视曝光,第三次处以停电七天。各镇(街道)按照“属地负责、各自包干”加大对辖区内企业执行用电情况督促检查,供电部门将按照“谁超限谁”的原则,对各镇(街道)超负荷的线路,进行拉电措施。

5.完善考核管理办法。建立有序用电工作年度考核制度,由县有序用电办根据考核细则对各镇有序用电执行的情况进行考核,对在有序用电工作中涌现出来的先进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建立有序用电工作长效管理机制,健全有序用电督查等办法,制定有序用电责任追究等内控制度,推动有序用电工作的顺利实施。加快电网、电源建设,着力提高受供电能力;积极调剂使用好现有的电力资源,努力缓解供用电矛盾。



信息来源: 县发改局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