索引号: | 11330424781823113R/2020-00112 | 成文日期: | 2020-03-26 |
文件编号: | 盐防汛〔2020〕3号 | 组配分类: | 规划总结 |
发布机构: | 县应急局 | 有效性: | |
行政规范性文件统一编号: |
关于2020年海盐县防汛检查和汛前准备工作的报告 |
||
|
||
县人民政府: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为切实做好今年防汛防台抗旱工作,确保安全度汛,根据上级防指有关文件精神,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总目标,立足防大汛、抢大险,全面提升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我县早部署早准备早行动。开年以来,各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汛前检查和隐患排查整改,全面开展各自辖区、行业内的自查自纠。3月初,由县应急管理局、县水利局组成联合检查组,分组对各镇(街道)进行了县级综合检查。现就此次防汛检查及准备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准备情况 (一)全面落实防汛责任制。从检查反馈情况看,各镇(街道)、相关单位前期在做好疫情防控和复产复工的同时,对防汛备汛工作思想认识到位,积极探索在疫情管控下的有效工作方式,充分发挥信息化工作手段,通过钉钉、微信等方式,结合实地检查,多渠道多举措协同推进,进一步贯彻落实了以行政首长负责制为核心的各项防汛安全责任制。 (二)加快组织机构更新完善。针对今年各级组织人事调动和网格调整等变化,县防指、镇(街道)、防指成员单位在指挥领导机构、基层防汛防台网格责任人数据库等方面进行了更新调整。据初步统计,共计落实县级责任人48人,镇级责任人数191人,村级责任人710人。 (三)启动防汛预案修编修订。按照省市防指总体要求、县防指在去年编制报批的县级预案基础上围绕对成员单位的调整进行修订,完善县防指内部工作方案。对镇(街道)、部门专项预案加强督促指导,同步进行修订更新,并将在汛前报备县防指。 (四)完善监测预警系统建设。依托县应急指挥中心平台,重点在主汛期前完成对全县各圩区实时水位的数据监控接入,汇聚全县应急资源、避灾安置等灾害管理信息,深化扩展与公安、交通运输、水利、气象、消防等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对县内重要关键节点和各类风险隐患实行实时监测、动态监控。 (五)健全避险转移安置机制。全县共排查出危旧房户146家250人,出海渔船20艘55人,对每户转移人员建立专人负责制,做到精准转移。全县目前共设有避灾安置场所119处,均配备了折叠床、草席、毛巾被棉被、洗漱品等日常生活用品,饮用水、食品等物资与就近超市、零售店、快餐店代为储存和提供。 (六)配强抢险救援力量。经汛前排查统计,全县共储备移动水泵684台、救生衣3054件、编织袋6.15万条、麻袋4.62万条、铁锹1980把、各类照明灯具1840台、橡皮艇53艘及其它一批物资设备。同时,各级做好防汛抢险物资的日常管理工作,做到进出库账目清楚。全县各镇(街道)组建防汛抢险队伍487人,公安、交通、水利、电力、通讯等成员单位及社会救援队共计落实专业应急抢险队45支1262人,对联系方式和主要抢险装备、车辆登记造册。 (七)加强基层防汛体系建设管理。一是县防指办按照上级要求,已将今年各级防汛责任人名单、避灾场所及物资、应急仓库及物资等信息收集更新,及时录入省级相关业务系统。二是根据今年新修订的省级导则要求,由县防指办统一牵头,同步设计制作新版村级防汛形势图,将责任人、联系方式、危房户、避灾点、仓库、闸泵、堤防、学校、医院等要素标绘上图,力争4月初张贴全县各行政村部。三是结合海盐实际,积极制订比选方案,推动卫星电话、发电机等物资在易灾多灾镇(街道)及所属村(社区)的配备。 (八)加快推进台风洪涝灾害科学防控能力提升。对照省防指总体部署,加快建立我县防汛防台“六个一”工作机制,已制定出台县防指工作规则,建成县应急指挥中心并与省、市实现联接贯通,根据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整理形成隐患管控表,工作指南、案例库、风险识别图等工作将根据上级进展情况逐步开展完成。 二、存在的问题 (一)防汛责任意识需加强。从去年防汛防台实战和此次汛前检查电话抽查情况来看,少数防汛责任人对防汛应急期间所属单位的任务分工、自身岗位职责知晓掌握不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主观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不够,防汛忧患意识淡薄,防汛责任制未真正落到实处。 (二)工程尚存“短板效应”。经过近年来水利基础设施的投入,防洪排涝格局初步形成,但在局部仍存有短板需在今年汛期加以关注和防范: 1.南台头闸排水泵站因工期原因,在今年主汛前较难启用运行; 2.澉浦长墙山至青山防汛抢险应急工程、秦山街道地质灾害边坡治理工程等项目在去年底虽已建成,但尚未经受汛期大洪水、大台风的真正考验; 3.南台头干河节制闸加固、沈荡千亩荡调水工程、望海双桥圩区张家浜闸站堤防加固和秦山安静桥圩区乌木桥段堤防加固等圩区工程灾后提升等一批水利项目需跨汛施工,工程本身及涉及影响区域带来防汛安全; 4.东段围涂一期提标加固工程排涝闸启闭装置损坏无法运行,影响围垦区内行洪排涝安全。 5.已建圩区在维修保养、标准化管理上存在老百姓侵占管理范围种菜、拦渔网阻碍防洪行洪,部分闸泵设施因建设时间早、产品定制等原因存在配件备件采购难等问题。 (三)基层防汛体系有待进一步提升。对照上级标准和实战要求,还有诸多不足: 1.基层应急管理体制建设尚处完善中,镇(街道)层面大应急管理职能仍分散在多个站办中心,基本沿用原有模式运行,缺少协同有效的体系支撑。 2.全县119处避灾安置场所在2019年完成了37处规范化建设,但仍有三分之二的避灾安置场所需规范化建设和提升。 3.对照省级新制定的标准,我县发电机、卫星电话等物资装备不足,无法保障极端灾害状态下的应急需求。 4.以人武民兵、专职消防队为主力的基层抢险队伍专业水平较为欠缺。因我县工程出险机率少,抢险队伍实战经验不足,缺少抢险救援技术的学习演练,甚至个别连游泳技能都还未掌握。 三、下一步工作 针对这次汛前检查发现的问题并结合今年的防汛形势和任务,下一步县防指、县应急管理局将着重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高度重视,进一步狠抓防汛责任制落实。 1.健全完善防汛责任体系的动态更新管理,通过网络、纸媒做好防汛责任人的对外公布,接受全社会监督。 2.不定期组织抽查责任人岗位职责熟悉情况,适时通报结果。 3.围绕近年来“大安全、大应急、大减灾”课题,对各级防汛业务人员开展有针对性的上岗培训。 4.严格落实防汛防台24小时值班值守制度,按照合作备忘录约定,加强与自然资源规划、水利、气象等部门的监测资源共享和预警发布,做好汛情的会商研判。 (二)突出重点,加强对防汛隐患的跟踪督办。针对前期各责任主体自查、县级综合检查发现的重要隐患问题,向责任单位下发督办单,并建立隐患管控清单, 实行动态跟踪销号管理,逐项登记、逐一整改,确保限期消除。 (三)巩固提升,推进基层防汛水平。充分发挥县防指的统筹协调,推进单一防汛与大应急管理“一张网”的深度融合;深入推进避灾安置规范化建设,2020年完成82处避灾安置点的规范化建设和提升,实现全县全覆盖;按照“轻重缓急”原则,对标逐步增配补充抢险、避灾等各类应急物资,确保拿得出、用得上;组织开办应急抢险队伍骨干力量的主题业务培训,针对现场抢险可视、指挥部断电等科目举行县级防汛应急演练。 海盐县防汛防台抗旱指挥部 2020年3月25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