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原街道“无桶化”垃圾清运打造“靓丽”商业区 |
||
|
||
■全媒体记者 王海滨 通讯员 张燕红 本报讯 近日,海盐县武原街道开始实行“撤桶建房”,通过“无桶化”垃圾清运,实现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提升沿街商家垃圾分类意识,有效解决日常生活和经营产生的垃圾不能及时清运而影响市容环境卫生的问题。 昨天,记者在武原街道金源商业街看到,一面馆老板王泓博正将店内垃圾倒入新建的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不久,保洁人员就将垃圾房内的易腐垃圾统一收集到专门的垃圾回收车内,随后又对场地进行了清洗。“天气热的时候,易腐垃圾桶容易满,而且气味还难闻,现在换成了垃圾房,容量大,也方便清理。”王泓博说。 据了解,金源商业街所在的天宁寺商业区共有餐饮、酒吧、茶室、KTV、美容等110余家店铺,其中餐饮店有50余家,每天产生的易腐垃圾比较多,日常保洁压力较大。“刚开始准备试行‘撤桶进店’,但由于各餐饮店的经营时间和收集时间存在较大差异,导致大量的易腐垃圾桶滞留在店外。”武原街道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考虑到实际情况,该街道改进措施,采用“撤桶建房”,实施“无桶化”垃圾清运模式,在商业区的东、西两侧设置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配备满足生活垃圾分类投放需求的各项设施。“该模式有效缩减了垃圾滞留时间,避免了垃圾露天堆放,解决了脏水、臭气等问题。”武原街道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定时定点上门收运垃圾,基本实现了垃圾日产日清不落地,提高了沿街商家垃圾分类的意识。 据了解,垃圾分类集中投放点自试行以来,投放站运营时间设定为(上午8:00-10:00;下午13:00-15:00;晚上19:30-21:30)。商家将生活垃圾放至集中投放点,收运人员将上门进行收集,每日做到清运3次,确保垃圾不过夜,并逐步形成“人、车、路线、时间”的固定化。打通沿街商辅生活垃圾分类“撤桶进店”、“定时定点分类投放”、“桶装直运”全链条运行管理体系,进一步实现垃圾不落地,环境更美丽的目标。 “细化网格责任体制,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的监督作用,对商业街生活垃圾分类投放的宣传指导、加强监督管理,确保投放点贯彻执行好‘两定四分’。”武原街道垃圾分类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街道将扩大试点覆盖面,确保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新成效,助力建设干净、整洁、美丽的城市环境。 |